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SW-122)

作品数:29 被引量:167H指数:8
相关作者:刘克明蔡秀珍丛义艳李新华陈薇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植物
  • 8篇分类学
  • 6篇新异名
  • 6篇异名
  • 6篇凤仙
  • 6篇凤仙花
  • 6篇凤仙花属
  • 4篇区系
  • 4篇花粉
  • 3篇小檗
  • 3篇小檗科
  • 3篇花粉形态
  • 2篇豆科
  • 2篇形态学
  • 2篇叶表皮
  • 2篇樟科
  • 2篇植物花
  • 2篇植物花粉
  • 2篇植物区
  • 2篇植物区系

机构

  • 10篇湖南师范大学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邵阳学院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常德职业技术...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0篇刘克明
  • 7篇蔡秀珍
  • 5篇丛义艳
  • 5篇李新华
  • 4篇陈薇
  • 3篇郝日明
  • 3篇汤庚国
  • 3篇常朝阳
  • 3篇王金虎
  • 2篇徐朗然
  • 2篇林祁
  • 2篇段林东
  • 2篇韦发南
  • 2篇田淑珍
  • 2篇周磊
  • 2篇唐赛春
  • 1篇刘炳荣
  • 1篇刘锦辉
  • 1篇杨世雄
  • 1篇陈松

传媒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植物分类学报
  • 4篇植物研究
  • 3篇生命科学研究
  • 3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广西植物
  • 2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2篇2007
  • 4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义香蒲科植物的叶表皮及花粉形态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广义香蒲科的水烛Typha augustifolia、曲轴黑三棱Sparganium fallax和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的叶表皮特征及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其相关类群雨久花科的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和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的叶表皮及花粉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讨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5种植物中,水烛与曲轴黑三棱及黑三棱的微形态学特征较为相近,而与凤眼莲和鸭舌草的差异较大.此外,水烛具有其独特的细微构造:气孔内有多数棒状乳突,花粉粒的网脊不闭合等.
田淑珍蔡秀珍刘克明
关键词:香蒲科黑三棱科花粉形态叶表皮亲缘关系
中国黄耆属(豆科)丁字毛类群2新种——额尔齐斯黄耆和沙地黄耆(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描述了产于中国新疆的黄耆属(Astragalus)丁字毛类群2新种,即额尔齐斯黄耆(Astragalus eerqisiensis Z.Y.Chang,L. R. Xu & D.Podlech)和沙地黄耆(A.shadiensis L. R. Xu,Z.Y.Chang & D.Podlech).其中,额尔齐斯黄耆仅见于新疆布尔津县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与哈巴河黄耆(A.habaheensis)近缘,区别在于前者小叶菱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25(30)mm,宽(3)7~12(15)mm,旗瓣长20~22(25)mm,翼瓣顶端2裂;沙地黄耆产于新疆托克逊县东北部,散生于沙地荒漠,形态上与变异黄耆(A. variabilis Bunge ex Maxim.)接近,区别在于小叶5~7(9)枚而非11~19枚,旗瓣在中部收缩,植株全体被灰色毛而呈灰色.2新种均系中国特有种,其中额尔齐斯黄耆隶属于乌拉尔组(A. Sect.Helmia Bunge),沙地黄耆隶属于旱生组[A. Sect.Craccina(Stev.)Bunge].
常朝阳徐朗然DIETER Podlech
关键词:黄耆属豆科
华凤仙花部特征和传粉系统研究被引量:22
2009年
研究了华凤仙(Impatiens chinensis L.)的花部特征和传粉系统,结果表明华凤仙单花期为2.3d,雄性期是雌性期的6.8倍。花蜜量和花蜜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0.56μL和28.2%。开花当天柱头即具有可授性,花粉活力在花朵刚开放时最高(95%),至花朵凋谢之前仍保持较高的活力(55%)。花粉胚珠比(5730.3±2941.1)和套袋实验的结果表明华凤仙属于自交亲和但以异交为主的繁育系统,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蜜蜂、熊蜂、蝶类和几种芦蜂是华凤仙的主要访花者,最有效的传粉者为三条熊蜂。考氏无垫蜂作为盗蜜者,可能是除正常访花者之外,对华凤仙的有性繁殖影响最大的生物因素。
肖乐希刘克明
关键词:花部特征传粉系统
中国小檗属二新异名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模式标本检查以及原始文献分析,对《中国植物志》(第29卷)小檗属未收录的2种植物进行了分类修订,将Berberisheteropsis Ahrendt处理为鳞叶小檗B.lepidifolia Ahrendt的异名;将B.mairei Ahrendt处理为西山小檗B.wangii Schneid.的异名。
李新华
关键词:小檗科新异名
中国蛇根草属(茜草科)几种植物的分类学订正被引量:5
2007年
根据对中国蛇根草属Ophiorrhiza植物标本的研究和野外调查,将琼崖蛇根草O.aureolina f.qiongyaensis Lo和溪畔蛇根草O.humilis Tseng归并入短小蛇根草O.pumila Champ.ex Benth.,将海南蛇根草O.hainanensis Tseng归并入垂花蛇根草O.nutans C.B.Clarke,将广西蛇根草O.kwangsiensis Merr.exLi和变黑蛇根草O.nigricans Lo归并入日本蛇根草O.japonica Bl.,将龙州蛇根草O.longzhouensis Lo和圆锥蛇根草O.paniculiformis Lo归并入广州蛇根草O.cantoniensis Hance。
段林东林祁
关键词:茜草科分类学订正新异名
细莴苣属的分类学修订被引量:2
2006年
在标本观察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细莴苣属Stenoseris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共确认了3种.有3个名称,即Stenoseris leptanthaShih,S.taliensis(Franch.)Shih和S.tenuisShih处理为新异名.此外,重新编制了细莴苣属分种检索表,并较为详细地记录了每种的分布地点.
朱世新覃海宁籍秀梅
关键词:菊科
青甘锦鸡儿和沧江锦鸡儿(豆科)的分类学订正被引量:1
2007年
根据对乐都锦鸡儿Caragana leduensis Y.Z.Zhao,Y.H.Wu&L.Q.Zhao和玉树锦鸡儿C.tangutica Maxim.ex Kom.var.yushuensis Y.H.Wu模式标本的观察及对国内标本馆大量标本的研究,将它们分别处理为青甘锦鸡儿C.tangutica Maxim.ex Kom.和沧江锦鸡儿C.kozlowi Kom.的新异名,并对二者的地理分布范围进行了讨论。
常朝阳徐朗然石福臣
关键词:锦鸡儿属新异名
江苏蕨类植物区系被引量:30
2007年
对江苏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相邻地区的浙江、安徽和山东等地进行了比较。江苏共有蕨类植物35科67属140种(含变种和亚种);世界分布类型有18科、19属、5种;热带分布类型有16科、34属、16种;温带分布类型有1科、14属、102种;中国特有分布17种。江苏蕨类植物区系组成比较简单,本区不是近代种系分化中心;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从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通过与邻接地区的比较发现,江苏蕨类植物区系与安徽有较大的亲缘关系,它南承浙江,北接山东,同样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中国蕨类植物分区中,华东-华中地区含江苏、安徽、浙江,而不含山东的分区方案较合理;水热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种类丰富程度的重要因素,复杂的地形变化是引起一个地区种系分化的原因之一。
王金虎郝日明汤庚国
关键词:蕨类植物区系
蹄盖蕨属(Athyrium Roth)分类性状观察
2008年
通过查阅馆藏标本和野外观察,对蹄盖蕨属(Athyrium Roth)的分类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根状茎类型、叶上是否具刺、孢子囊群的形状、羽片基部上侧是否具耳状突起和是否具棘头状腺毛等5个形态性状较为稳定,可作为蹄盖蕨属的属下分类性状;叶或羽片的形状及羽片是否具柄等性状可作为分种性状;叶的分裂回数、鳞片和叶柄、羽轴及小羽轴的颜色、被毛多寡及裂片形状等形态性状不适合单独作为蹄盖蕨属属内分种的性状。
王金虎郝日明汤庚国
关键词:蹄盖蕨属形态性状
准噶尔西部山地黄耆属丁字毛类群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对准噶尔西部山地黄耆属丁字毛类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黄耆属丁字毛类群有26种,包括中国分布新记录1种,即多角黄耆(Astragalus polycerasKar.et Kir.),《中国植物志》遗漏种4种,即留土黄耆(A.hypogaeusLedeb.)、灌木黄耆(A.suffruticosusDC.)、流沙黄耆(A.sabule-torumLdb.)和亚黄耆(A.consanguineusBong.et Mey.).为6种植物补充了地区分布新资料.列出了分种检索表,对每个种类的文献引证及地理分布进行了简要记述,并对中国分布新记录及《中国植物志》遗漏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
张瑜常朝阳
关键词:黄耆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