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A136)
-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岩张国强董利民王晨温宁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清华大学解放军第305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人工关节置换与深静脉血栓的生物标志物被引量:6
- 2015年
- 背景: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置换的常见及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超声及静脉造影被广泛应用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但是他们各有缺点。目的:寻找一种更加合适无创的早期诊断深静脉血栓的生物标记物。方法:以"Thrombosis,DVT,Biomarke,rTotal Joint Arthroplasty,D-dimer,FactorⅧ,Thrombin Generation Fibrin Monomer,P-selectin,Inflammatory Cytokines,Microparticles,Leukocyte Count,Genetic factors,Micro RNAs"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在PubM ed数据库检索1995年1月至2015年3月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筛选、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6篇符合标准文献。将诊断深静脉血栓的生物标志物分为凝血相关标志物、炎性标志物及基于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三大层面,并阐述其在诊断治疗中的机制与作用,以求寻找经济、安全、临床可以广泛应用且准确度和敏感度更佳的生物标志物,为早期预测诊断深静脉血栓提供理论基础。
- 陈辉王岩
- 关键词:凝血酶人工假体生物标志物深静脉血栓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单体
- 连通多孔钛表面活化处理方法的筛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筛选出连通多孔钛表面的最佳生物活性处理方法。方法将高温烧结法制备出的连通多孔钛材料在5MNaOH溶液中浸泡处理24h后,然后分成三组(A、B、C组)并分别浸泡在配制好的三种浓度(1.0、1.5和2.0)的模拟体液(SBF)中。每组材料按照浸泡时间的不同又分为三个亚组(即10d、14d和18d组)。另取连通多孔钛材料直接浸泡于1.5倍SBF中(D组)并按浸泡时间不同分成10d、14d和18d三个亚组。将浸泡结束后的材料取出并经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及50℃烘干后,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材料表面进行观察。结果扫描电镜对各组浸泡后的连通多孔钛材料进行表面观察结果显示,A组和C组浸泡10和14d后,所形成的类骨磷灰石均很少,都未形成完整的一层;B组浸泡7d后,表面可见散在、薄层类骨磷灰石层;14d后,其表面可见一完整的类骨磷灰石层,而浸泡18d后,其表面出现较多的空洞并有裂纹;D组浸泡10、14和18d后,扫描电镜显示其形成的类骨磷灰石均很少。结论连通多孔钛材料经过5MNaOH溶液处理并在1.5倍浓度的模拟体液中浸泡14天后可获得最佳的表面活性处理效果。
- 张国强王岩温宁田杰谟王晨董利民
- 关键词:类骨磷灰石模拟体液生物矿化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促进半月板无血管区损伤愈合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纤维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VEGF表达及促进半月板无血管区的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半月板白区,经胶原酶消化、离心分离后,提取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培养至第2代。用流式细胞仪鉴定该细胞表面CD31,CD44,CD45和CD105标志物,并用Ⅱ型胶原抗体做免疫细胞化学鉴定,以证明所培养、传代的细胞是纤维软骨细胞。分别将细胞培养在浓度100ng/ml的CTGF培养基中3、14d后,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和VEGF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造模,在兔半月板中央区,制作长3mm的纵行撕裂。将45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处理方式为:半月板单纯缝合术,缝合术加填充PBS-纤维蛋白胶,缝合术加填充1.5μgCTGF-纤维蛋白胶。术后第1、4、10周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显示Ⅰ型、Ⅱ型胶原和VEGF在损伤处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直观撕裂处的愈合情况。结果:体外实验第14天,定量RT-PCR结果显示,100ng/mlCTGF组中的Ⅰ型、Ⅱ型胶原和VEGFmRNA表达比PBS对照组,明显增加。体内实验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术后第10周,CTGF治疗组中的Ⅰ型、Ⅱ型胶原和VEGF已完全填充撕裂损伤处。PBS-蛋白胶组中,损伤处仍有明显裂隙。结论:CTGF可促进半月板无血管区重要的细胞外基质(Ⅰ型、Ⅱ型胶原)的合成,同时损伤处VEGF的表达活性明显增强,有利于促进无血管区半月板撕裂损伤的愈合。
- 何蔚刘明青祖宏高巍刘玉杰黄潇楠
-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纤维软骨细胞半月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原因分析被引量:14
- 2008年
- 膝关节疼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最常见的症状,多数与手术失误有关,且常预示手术失败。了解疼痛发生机制有助于在术中加以预防,提高手术质量。除感染及关节外原因外,引起TKA后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是膝关节屈曲不稳定、假体对线不良和髌骨关节问题。只有准确判断疼痛原因,才能正确处理。在分析致痛原因时应按照询问病史、物理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的顺序逐步进行,科学条理、思路清晰的诊断程序是正确诊断、防止遗漏和偏差的保证。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详细阐述了TKA后膝关节疼痛的关节内、关节外常见原因及诊断要点。
- 刘明王岩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疼痛
- 四种Y-TZP陶瓷低温时效性能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研究低温时效过程中表面单斜相含量和抗弯强度的变化情况,对比研究3YS、3YS-E、FMY、JDF4种Y-TZP陶瓷分别在134℃、2×105Pa的水中时效15、30、45、60h,X射线衍射分析表面单斜相含量,测试试条的三点弯曲强度,电镜观察陶瓷断口微观结构。结果表明,4种材料的表面单斜相均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YS的相变速度最快,JDF的相变速度最慢;时效过程中4种材料的抗弯强度较时效前均有所升高;从时效过程中表面单斜相含量和抗弯强度两方面综合考虑,3YS-E是4组材料中最好的生物医用氧化锆陶瓷材料。
- 谢启飞王晨董利民昝青峰温宁伊元夫
- 关键词:氧化钇稳定氧化锆低温时效相变抗弯强度
- 复合连通多孔钛体内成骨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复合连通多孔钛的体内成骨能力。方法将三维连通多孔钛制成标准试件,浸泡于1.5倍模拟体液中使之复合类骨磷灰石。分别抽取5只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各1.5ml,分离出骨髓基质干细胞后进行原代培养。将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到多孔钛试件孔壁内,继续培养14d。应用扫描电镜观察成骨情况,然后将其植入兔右侧背肌内,左侧植入空白复合多孔钛试件作为对照。3周后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将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复合IPT试件上培养2周后,在光镜及扫描电镜下可见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孔壁内黏附,增殖活跃。经体内培养3周后的复合多孔钛试件的组织学观察发现,种植有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复合IPT的孔壁内沉积了一薄层骨组织,而未种植该细胞的对照组样品中未发现有骨组织,其孔隙被大量的纤维组织和少量的肥大细胞等充填。结论预先在体外对复合多孔钛进行细胞接种明显提高了其在体内的成骨效果。
- 张国强王岩田杰谟温宁董利民王晨柴伟
- 关键词:诱导成骨骨髓基质干细胞
- 三维连通多孔钛表面成骨能力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通过体外成骨细胞培养实验,评估单纯连通多孔钛材料和复合类骨磷灰石的连通多孔钛材料表面的成骨能力。方法:先将纯钛粉应用热等静压法制备出单纯连通多孔钛并分成2组(每组50件),将其中一组按1.5倍模拟体液浸泡法制备出复合连通多孔钛。将两组多孔钛制成标准试件(5mm×5mm×4mm)并均置于24孔板内。取新生SD鼠颅骨的成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及传代,然后将传代后的成骨细胞接种于24孔板内的两组多孔钛试件中并继续培养。在培养期间进行细胞增殖性测定(MTT法,在培养第1、3、5、7、9天测定)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在培养第7、14、21天测定)。培养7d后对2组多孔钛内的成骨细胞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2组的MTT吸光值和ALP值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复合多孔钛组在MTT吸光值的增加幅度和速度以及ALP活性均优于单纯多孔钛组(P<0.05)。培养7d后扫描电镜显示复合连通多孔钛试件内成骨细胞生长活跃,黏附牢靠。结论:三维连通多孔钛表面具备成骨活性,在多孔钛内壁复合类骨磷灰石后,这种成骨活性明显增强,更有利于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 张国强王岩田杰谟温宁董利民王晨柴伟
- 关键词:成骨细胞钛磷灰石
- 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行关节置换的中长期报告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对应用可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行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中长期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1997年11月-2007年12月应用可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行膝关节表面置换的住院患者746膝(653例)进行临床及X线随访,根据HS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HSS评分从术前平均51.2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2.1分,优良率达92.3%。活动范围从术前平均伸-7.5°、屈64.3°到术后平均伸-1.1°、屈103.5°。术后12例感染,5例假体周围骨折,其他未发现有骨溶解、假体松动或活动衬垫脱位等并发症。结论活动衬垫膝关节增加了股骨与聚乙烯衬垫之间的匹配,减少了接触应力和聚乙烯的磨损,其术后短期及中长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 柴伟王岩周勇刚张国强陈继营蔡谞王秀丽
- 关键词:膝关节
- UHMWPE基体上沉积GLC薄膜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臼杯的耐磨性能是提高人工髋关节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在UHMWPE基体上采用非平衡直流磁控溅射沉积类石墨碳(GLC)薄膜,用扫描电镜、台阶轮廓仪考察了薄膜形貌和表面粗糙度,拉曼光谱分析了GLC薄膜的结构.用划痕仪和球-盘式摩擦磨损机研究了GLC薄膜与UHMWPE基体的界面结合力和GLC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磁控溅射法制备的GLC薄膜与基体结合力大于90 N,且对表面粗糙度没有影响;表面镀覆GLC薄膜的体积磨损率为1.6×10-17m3/(N.m),是UHMWPE的1/19.
- 李众利洪春福李瑞玲涂江平王岩
- 关键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界面结合力
- 新型纳米氧化锆陶瓷的抗时效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针对新型纳米氧化锆复合陶瓷的抗时效性进行研究。方法将纳米氧化锆陶瓷原料中混入5wt%氧化铝(Al2O3)后经过冷等静压及高温烧结后制备出纳米氧化锆复合陶瓷样条,同时将单纯纳米氧化锆材料通过同样方式制备出陶瓷样条。然后将两组陶瓷样条在132℃、2bar的压力的煮锅中蒸煮累积30小时。然后对两组陶瓷样条进行弯曲强度测试、相结构分析(XRD)以及应用环境扫描电镜进行样条表面微观结构的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样条的抗弯强度经过时效处理后均有下降,TZ-3YS组平均下降345MPa,下降率为34.5%;TZ-3YS+5 wt%Al2O3组平均下降154MPa,下降率为16.4%。两组样条晶粒中单斜相所占比例在时效处理后均增加,但TZ-3YS组增加更明显。结论经过时效处理后,混有5wt%Al2O3的纳米氧化锆复合陶瓷在力学稳定性以及内部晶粒相变稳定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氧化锆陶瓷。
- 张国强王岩田杰谟温宁董利民王晨柴伟
- 关键词:氧化锆时效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