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884)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向前朱海涛李晓燕解新明王涛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稻
  • 2篇突变体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性状
  • 1篇叶色
  • 1篇叶色突变
  • 1篇叶色突变体
  • 1篇遗传学
  • 1篇院校
  • 1篇直立穗
  • 1篇实验教学
  • 1篇穗部
  • 1篇穗部性状
  • 1篇突变
  • 1篇农业院校
  • 1篇转运蛋白
  • 1篇基因定位
  • 1篇基因突变
  • 1篇教学

机构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张向前
  • 2篇朱海涛
  • 1篇王涛
  • 1篇董朝霞
  • 1篇柯善文
  • 1篇解新明
  • 1篇李晓燕
  • 1篇邹龙海
  • 1篇冯小龙

传媒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遗传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加大农业院校药用植物育种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被引量:1
2010年
在分析药用植物育种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院校培养药用植物育种专业人才的优势和可行性,以及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以期为农业院校培养药用植物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张向前董朝霞
关键词:农业院校
水稻直立穗突变体 ep7的鉴定及其候选基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在粳稻中花11的组培后代中发现1个突变体ep7,其稻穗直立,且株高、有效穗、粒长和千粒质量等均显著降低;利用该突变体与籼稻华粳籼74构建F2分离群体对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表型由1对核隐性基因控制,并用分子标记将该基因定位于第7染色体长臂上,命名为EP7,其与InDel标记ID5198-2和ID4309-1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7 cM和0.5 cM;生物信息学和序列多态性分析表明,可能是大片段的DNA插入造成候选基因功能缺失,导致该突变表型的产生。
朱海涛柯善文冯小龙邹龙海曾秀瑜张向前
关键词:水稻穗部性状基因定位
水稻阶段性返白突变体的鉴定和候选基因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从粳稻品种中花11的后代中发现了一个叶色突变体sgra,该突变体幼苗期叶色正常,而6~8叶期以后新生叶白化,随后白化叶转绿.突变体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籼粳杂交F2群体对突变位点进行了基因定位,将其定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的2个标记ID343-11和PSM415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9和1.0cM.随后,利用已公布的水稻序列和SSR标记,在两标记间发展了9对新的标记,进一步将SGRA基因定位在IDM-2和RM26739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7.6kb.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候选区段基因组DNA测序分析表明,候选基因编码一个ABC转运蛋白.
张向前李晓燕朱海涛王涛解新明
关键词:水稻叶色突变体ABC转运蛋白INDEL标记
Ds插入突变体的遗传学综合性实验设计与探讨被引量:3
2019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导向,加强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应用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水稻Ds插入突变体为实验材料,以突变体表型观测作为实验切入点,以遗传分析和Ds转座检测为实验学习重点,重新设计了一个分子遗传学综合性实验项目。在此基础上,通过知识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平台学习TAIL-PCR技术,进一步进入研究性实验。通过综合性实验到研究性实验的递进式教学体系,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表型与基因的内在联系、跳跃基因的概念以及转座子在基因功能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加深学生对基因概念及遗传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整合运用能力。
李楠李亚娟郭海滨张向前
关键词:实验教学基因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