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W070)

作品数:9 被引量:181H指数:4
相关作者:宋俊华张青飞黄纯张蕾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 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非物质文化
  • 3篇非物质文化遗...
  • 3篇城市
  • 2篇演剧
  • 2篇市政
  • 2篇文化生产
  • 2篇戏剧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传统戏
  • 2篇传统戏剧
  • 1篇地狱
  • 1篇渊源
  • 1篇社火
  • 1篇神性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保护
  • 1篇生态保护区
  • 1篇史料
  • 1篇市政建设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作者

  • 7篇宋俊华
  • 2篇黄纯
  • 2篇张青飞
  • 1篇张蕾

传媒

  • 5篇文化遗产
  • 2篇戏剧文学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戏剧艺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时期广州市政建设对城市演剧的影响
2013年
民国时期,广州市政建设对城市演剧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城市演剧空间从纯商业性的戏院转变为商业性、专业性和公共性兼备的城市文化空间;其二,城市演剧淡化了传统的历史、情爱、神仙等题材的剧目,大大突出了现实、政治题材的剧目;其三,城市演剧改变了传统演剧格局,形成了以商业演出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新格局;其四,城市演剧改变了传统的演出形态、传承方式和文化生态,形成了新的演剧业态。民国时期广州的市政建设,改变了广州演剧的原有业态和历史进程,开启了近代政府干预演剧活动的先例。
宋俊华黄纯
关键词:民国时期市政建设
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确保其生命力,但在'如何确保'在这个问题上,起初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保守路线认为现代遗产'物化'手段和'环境稳定'是不二法门:激进路线则认为与时俱进的产业发展是必然选择。近几年讨论较多的生产性保护...
宋俊华
关键词:文化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神性、俗性及其互动共生——关于传统戏剧生存机制的几点思考被引量:3
2014年
在当下,生存仍然是传统戏剧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神性、俗性是传统戏剧的两面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贯穿于传统戏剧的整个发展历史,从起源的因俗入神、神俗交通,到形态的出神入俗、俗神兼备,最后到功能的因神而俗、亦神亦俗,传统戏剧始终徘徊于神、俗之间。作为实现人神沟通、人神合一的神性装扮与作为娱乐、政治、经济手段的俗性表演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二者的联系之中,我们既能了解传统戏剧形态、功能演变的内在规律,又能认识传统戏剧生存与传承的内在机制。这是思考传统戏剧当代命运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宋俊华
关键词:传统戏剧神性互动共生
论“游地狱”情节的渊源与表演——以秦腔《唐王游地狱》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游地狱"是传统戏剧剧目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情节,其故事内容主要源自佛教经变和宝卷。将宣教文本中为宣扬报应轮回观而虚构的地狱酷刑搬上戏曲舞台,除了需要内容方面的准备,更对装扮和表演技术有特殊要求。秦腔传统戏《唐王游地狱》"游地狱"一场戏的装扮形制与关中地区"血社火"极其相似,以此为线索,本文认为傩仪和百戏杂剧中恐怖造型的装演经验,是"游地狱"情节被搬上戏剧舞台在技艺层面的基础。当"游地狱"成为一个独立的表演片段而被世情故事戏所吸收,其中的恐怖装扮便具有了一定娱乐意义。
张蕾
关键词:秦腔表演
《许宝蘅日记》中的京剧史料被引量:2
2015年
许宝蘅作为历晚清、民国、新中国的文人,其日记中有不少京剧史料,蕴含着珍贵的戏曲信息。其记载了谭鑫培演艺生涯靠后的演出情形,可以看出作者对谭的喜爱;作为经历京剧老生辉煌时期的观众,许氏观看四大名旦的演出次数并不多,对四大名旦的欣赏热情看来并不是那么高。此外,还有关于汪桂芬、孟小冬、鲜灵芝、新艳秋、雪艳琴、李万春、张君秋等京剧演员的演出记录。
张青飞
关键词:京剧谭鑫培四大名旦
“青春版”视野下的当代戏曲生态被引量:9
2012年
随着青春版《牡丹亭》的持续上演以及被国内外观众的广泛接受欢迎,"青春版"这一概念也逐渐被认可接受。从2002年至2012年,据笔者统计,约有40部青春版戏曲出炉。这一现象对当代中国戏曲生态产生了影响。
张青飞
关键词:戏曲生态《牡丹亭》
从供养关系看传统戏剧的城市化被引量:4
2013年
城市化是传统戏剧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戏剧城市化是什么、为何是以及怎样是?却是仍然有待探讨的问题。戏剧城市化不仅仅是戏剧活动空间的变化,而且是戏剧形态、功能和性质的变化。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戏剧需要供养,无论从仪式到艺术,还是从艺术到文化,传统戏剧的每一次变化都与其供养关系的变化有直接关系,也与其演出空间从乡村到城市、从传统城市到现代城市再到后现代城市的变化有直接关系。供养关系是我们理解传统戏剧发生与城市化发展的一把钥匙,也是研究传统戏剧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宋俊华
关键词:供养传统戏剧城市化后现代
民国时期广州市政府的戏剧管理——以《广州市市政公报》中的戏剧史料为对象被引量:1
2013年
民国时期是广州市政建设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城市文化之一的戏剧活动也被纳入到市政管理和市政建设之中。对城市戏剧活动,广州市政府在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体制上,成立了戏剧审查委员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管理机制;在职能上,明确了政府在戏剧管理上新的角色定位,由对戏剧活动的单纯限制、禁毁转变为对戏剧的引导、规范和服务;在手段上,由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变为行政、法律和经济等的综合管理。上述举措,既大大推动了当时广州戏剧的城市化进程,也对当下城市戏剧管理及文化体制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宋俊华黄纯
关键词:民国时期
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被引量:32
2011年
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一种新举措。文化的生态性、文化生态的系统性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性与区域性,是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理论依据。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刚刚起步,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如申报与保护主体问题,分类、分级与范围问题,法规与机制问题,保护与发展关系问题等。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的实质,才能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
宋俊华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被引量:130
2012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确保其生命力,但在"如何确保"这个问题上,起初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保守路线认为现代遗产"物化"手段和"环境稳定"是不二法门;激进路线则认为与时俱进的产业发展是必然选择。近几年讨论较多的生产性保护就是在这两种路线基础上形成的新路线,它强调从文化生产角度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的方法,既强调继承性,又重视发展性;既强调精神性,又重视实践性、经济性;既强调外在保护,又重视自我发展。当然,生产性保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为主、依法生产等原则。
宋俊华
关键词:文化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