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700001)

作品数:15 被引量:369H指数:12
相关作者:王全九吴忠东巨龙孙海燕史晓楠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土壤
  • 7篇水盐
  • 7篇土壤水
  • 6篇入渗
  • 5篇滴灌
  • 5篇水分
  • 5篇水盐运移
  • 4篇土壤水分
  • 3篇冬小麦
  • 3篇盐分
  • 3篇盐碱
  • 3篇盐碱土
  • 3篇盐量
  • 3篇水分运动
  • 3篇土壤含盐量
  • 3篇土壤水分运动
  • 3篇土壤水盐
  • 3篇小麦
  • 3篇矿化
  • 3篇矿化度

机构

  • 15篇西安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学研究院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15篇王全九
  • 4篇巨龙
  • 4篇吴忠东
  • 3篇孙海燕
  • 2篇张江辉
  • 2篇刘建军
  • 2篇史晓楠
  • 1篇樊军
  • 1篇杨艳
  • 1篇王琳芳
  • 1篇辛琛
  • 1篇雪静
  • 1篇付秋萍

传媒

  • 7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一维代数模型分析微咸水入渗特征被引量:25
2007年
由于淡水资源短缺,微咸水的开发利用成为缓解农业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为了研究微咸水条件下的土壤入渗过程,进行了室内微咸水垂直一维入渗试验,分析了不同矿化度的微咸水累积入渗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利用一维代数入渗模型模拟计算了土壤含水率剖面。结果表明:含水率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同时利用一维代数入渗模型和Green-Ampt模型对试验资料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两模型均可以比较精确地描述微咸水入渗过程,因此两模型可以互相计算参数,但长历时入渗用Green-Ampt模型计算更加精确。
吴忠东王全九
关键词:矿化度GREEN-AMPT模型土壤含水率
微咸水入渗条件下碱土和盐土水盐运移特征分析被引量:46
2008年
通过微咸水入渗实验结果和入渗模型分析实验资料方法研究了碱土、盐土在微咸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结果表明:当矿化度在一定范围,相同入渗时间内两种土壤的累积入渗量、湿润锋随入渗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SAR的微咸水入渗对盐土、碱土入渗能力影响不大,特别是盐土。碱土的水分和盐分运移与入渗水矿化度均呈正相关关系,盐土则不然。
杨艳王全九
关键词:代数模型土壤水分运动参数
施钙浓度对滴灌盐碱土水盐运移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针对西北等干旱地区土地次生盐渍化的问题,以室内试验为基础,测定盐碱土在不同滴灌施钙浓度下水盐运动过程,研究了不同施钙浓度对盐碱土土壤盐分运移和水分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钙浓度的湿润锋水平、垂直最大运移距离与钙离子浓度之间均符合线性关系,湿润锋的水平、垂直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随着湿润锋水平、垂直湿润距离的增加,不同滴灌施钙浓度的土壤含盐量、钠离子含量均在不断增加,随着施钙浓度的增加,脱钠区深度系数增大,脱盐效果明显。
孙海燕王全九刘建军
关键词:盐碱土滴灌水盐运移
灌水量对半干旱区土壤水盐分布特征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1
2007年
通过冬小麦小区灌溉试验,研究了灌水量对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盐分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水量决定土壤水分含量高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边际土壤含水率先增大后减小,水分利用效率递减,土壤表层含盐量先减小后增加。当表层土壤的含盐量在0.07%~0.09%范围内,产量随着表土含盐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综合节水、抑盐、高产等因素得出当地淡水灌溉的最优灌水量。
巨龙王全九王琳芳史晓楠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定额水盐运移
不同微咸水组合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和冬小麦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被引量:80
2007年
为了研究不同组合灌溉顺序对土壤水盐分布状况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2003年-2005年在河北省中科院南皮生态试验站进行了冬小麦田间微咸水灌溉试验。通过对冬小麦主根区和100 cm深度土壤的水、盐分布状况和冬小麦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 g/L的微咸水可以作为冬小麦的灌溉用水,但连续使用会导致土壤发生积盐;拔节期应尽量避免使用微咸水,且不宜连续使用微咸水进行灌溉,组合灌溉最好采用咸淡交替的方式;综合土壤的积盐状况和冬小麦产量分析,淡(拔节水)淡(抽穗水)咸(灌浆水)的组合灌溉顺序为最优方案,该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灌区地下微咸水提供了依据。
吴忠东王全九
关键词:土壤含水率土壤含盐量
负水头条件下的水平一维土壤吸渗特征被引量:15
2007年
该文分析了不同负水头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负水头条件下水平一维土壤的吸渗特征,根据Brooks-corey模型推求了描述负水头条件下土壤吸渗公式,并分析了各参量间的函数关系。分析了Philip吸渗公式在负水头条件下的适用性,并对所建立的公式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理论关系可以很好描述负水头条件下水平一维土壤吸渗过程。
辛琛王全九樊军
关键词:负水头土壤水分运动
微咸水混灌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2
2008年
根据中科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2002~2005年的冬小麦微咸水混灌田间试验资料,以淡水为对照研究了矿化度分别为3、4、5g/L的微咸水混灌对土壤积盐率、土壤饱和浸提液钠吸附比(SAR)、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从而确定适宜的灌溉水矿化度上限。结果表明,微咸水灌溉后土壤积盐程度与灌溉水矿化度呈正相关;微咸水灌溉会使土壤饱和浸提液的SAR升高,且影响深度因灌溉水矿化度而异。通过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可得,在非偏旱年利用微咸水灌溉的矿化度不宜超过3g/L,偏旱年不宜采用微咸水进行灌溉,或灌溉后应采取措施缓解盐分胁迫,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矿化度呈负相关,综合各种因素可以认为3g/L是当地微咸水灌溉的矿化度的上限。
吴忠东王全九
关键词:钠吸附比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微咸水入渗条件下Philip模型与Green-Ampt模型参数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0
2007年
史晓楠王全九巨龙
关键词:矿化度
利用Hydrus-1D反推土壤水力参数方法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预测分析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必须首先获得土壤水力参数,而且土壤水力参数的准确性决定着与这些参数有关的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型的准确性。本文依据一维积水入渗试验的累积入渗量资料利用Hydrus-1D软件反推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利用反推的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和Hydrus-1D软件对一维积水入渗过程的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湿润深度、含水量分布进行模拟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土壤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湿润锋、含水量分布的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在2%~15%之间,软件模拟数据与试验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这说明利用Hydrus-1D软件在反推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及模拟土壤水分运动方面是可行的。
刘建军王全九王卫华雪静
关键词:土壤水分运动
田间膜下滴灌土壤水分运动特征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过程,以及湿润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表积水半径达到稳定的时间和达到的稳定值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地表积水半径稳定值与滴头流量符合乘幂关系。水平湿润半径随着入渗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在入渗的开始阶段湿润半径增加的速率较大,随着时间的延长速率逐渐变慢。滴头流量大,相同时刻的湿润体水平距离大,故水分运动快,反之水分运移越慢。湿润半径差值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通过分析滴灌水平湿润锋和入渗时间之间关系可知,水平湿润锋和入渗时间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其中的拟合系数与滴头流量有关。
彭立新王全九巨龙
关键词:膜下滴灌湿润体入渗过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