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C06B06-01)
-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5
- 相关作者:范建容郭芬芬郭祥刘飞张云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地貌特征与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直方图相似度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直方图是数字图像的重要特征之一,直方图相似度代表了两幅图像特征分布之间的相似程度。该文对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直方图与地貌海拔、坡度以及坡向分布直方图进行了相似度计算。研究表明:坡度和坡向的空间分布与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较一致;土壤侵蚀微度、轻度和中度与海拔空间分布较一致;土壤侵蚀强烈及以上空间分布与海拔空间分布不一致;土壤侵蚀海拔特征空间分布反映了土壤侵蚀的特有性质,坡度能部分反映侵蚀特征,而坡向特征几乎是地貌自身性质的反映。研究成果可为更深入地认识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提供参考。
- 刘飞范建容
- 关键词:地貌特征土壤侵蚀
- 西藏地区降水侵蚀力时空分布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以2000—2008年的TRMM3B42数据为基础,在ARC/INFO软件提供的地图代数运算功能支持下,利用日降水量估算降水侵蚀力,对西藏地区降水侵蚀力及其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地区降水侵蚀力大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地区差异大。降水侵蚀力年内分配集中度呈由东南向西北增加的趋势,降水侵蚀力越小的地区,年内降水侵蚀力分布越集中。西藏自治区降水侵蚀力在2000—2008年的年际变化同样存在空间分异,整体上呈现降低的趋势。
- 严冬范建容郭芬芬郭祥宫奎方
- RS和GIS技术支持下的昌都县土壤侵蚀评估被引量:9
- 2011年
- 运用RS和GIS技术对昌都县境内的降水、土壤、地形地貌、植被覆盖以及水土保持措施等数据进行处理,选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定量计算土壤侵蚀模数并对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昌都县年土壤流失量850.81万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789 t/(km2.a),分布规律是以扎曲为界西部地区的侵蚀强度大于东部,河流沿岸以及东北和西南部的部分区域侵蚀较严重。
- 宫奎方范建容张定容尼玛占堆格桑卓玛
- 关键词:RSGIS土壤侵蚀侵蚀模数
- 藏北高原区DEM高程与坡度值提取的误差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高程是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基本信息,坡度是DEM进行地形分析的重要描述性因子之一。选取藏北高原区为研究区域,在实测GPS高程值和实测坡度数据的基础上,对SRTM与ASTER GDEM高程值和提取的坡度进行了误差分析。研究表明:(1)SRTM和ASTER GDEM在采集高程值时误差较小,二者与实测值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和0.994,中误差(RMSE)为57.381和31.106,精度比率(AR)为2.089和1.976,相对平均误差(R_ME)为1.1%和0.7%;(2)SRTM提取坡度的误差较大,而ASTER GDEM提取的坡度误差较小,二者与实测值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78和0.946,中误差(RMSE)为4.014和2.395,精度比率(AR)为1.238和1.034,相对平均误差(R_ME)为21.5%和5.5%;(3)频率累计坡谱能直观地表现DEM提取坡度的误差大小。
- 刘飞范建容郭芬芬张怀珍
- 关键词:坡度误差分析
- 西藏自治区水土流失监测网络系统设计被引量:1
- 2009年
- 针对西藏自治区水土流失监测地域范围广阔、监测重要性突出以及水土保持工作起步较晚和人员配备缺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GPRS/GNSS/G IS/RS和Internet网络技术的水土流失监测网络系统。建成后的系统具有投资少、运行可靠、无人值守等优势,能够对自治区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状况实施动态监测,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监测数据,为国家、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宫奎方田兵伟范建容王向阳郭祥郭华廖晓勇
- 关键词:水土流失监测网络
- 基于GIS的藏东横断山区土壤侵蚀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利用ARC/INFO的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功能,从海拔、坡度、土壤以及土地利用四个方面,对藏东横断山区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来讲,三江河谷地带水蚀较强;山体中部以微度侵蚀为主,而森林采伐迹地土壤侵蚀严重;海拔4500m以上地带,冻融侵蚀严重。(2)不同的海拔与坡度等级下,4000-5000m与25°-35°土壤侵蚀最强。(3)水力侵蚀主要发生在褐土与灰褐土土壤类型,冻融侵蚀主要发生在寒冻土、黑毡土以及草毡土土壤类型。(4)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草地和林地,低覆盖草地上冻融侵蚀尤为严重。通过土壤侵蚀分布特征的研究,为土壤侵蚀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 范建容刘飞宫奎方郭芬芬郭祥张定容
- 关键词:土壤侵蚀
- 土地利用方式对西藏东部河谷山地土壤肥力性质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和室内理化分析,研究了西藏东部主要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性质及其随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差异,耕地和裸地土壤砂粒含量高于其他利用方式,本区域土壤砂质特征明显;受有机质积累影响,乔木林地、灌丛地土壤具有相对较高N素养分;受施肥等因素影响,农耕地土壤具有相对较高P、K养分;在所有利用方式中,裸地土壤尽管具有相对较高的粉粒含量,但所有养分指标均最低,显著低于林地土壤。总之,对于西藏脆弱生境而言,耕作使得有机质更易于消耗。由于有机质与植被之间存在明显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维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对于恢复植被、保护青藏高原东缘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 范建容宫奎方唐家良郭祥郭芬芬张云红尼玛占堆格桑卓玛
-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结构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