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ZD-2012-345-6)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移斌杨先乐夏永涛柯江波胡鲲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鲟源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源分析
- 2014年
- 鲟是世界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其个体大,全身利用率高,作为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鲟鱼养殖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中国自从1992年开始鲟鱼养殖,到目前为止鲟养殖量早已经已经居世界首位,鲟鱼养殖规模急剧发展。但是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鲟鱼细菌性疾病也开始频发,并因此引起巨大经济损失,成为了养殖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 杨移斌艾晓辉夏永涛杨先乐
-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淡水经济鱼类病原菌分离类志贺邻单胞菌人工感染试验
- 鲟源鲁氏耶尔森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被引量:20
- 2013年
- 西伯利亚鲟隶属于硬骨鱼纲,辅鳍亚纲,硬鳞总目,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全世界现存26种鲟[1],我国的鲟类有2科3属8种,分布在长江水系的有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白鲟(Psephurus gladius)和达氏鲟(Acipenserdabryanus);黑龙江水系的有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新疆地区有裸腹鲟(Acipenser nudiventris)、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和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2]。
- 杨移斌夏永涛郑卫东胡鲲杨先乐
- 关键词:RDNA药敏特性
- 鲟源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源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鲟是世界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其个体大,全身利用率极高.作为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鲟鱼养殖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中国自从1992年开始鲟鱼养殖,到目前为止鲟养殖量早已经居世界首位,鲟鱼养殖发展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但是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鲟鱼细菌性疾病的频发,并因此引起巨大经济损失,成为了鲟鱼养殖发展的瓶颈.鲟鱼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rvia)和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monas shigelloides)等以及革兰氏阳性菌链球菌感染鲟鱼引起的细菌性疾病.
- 杨移斌艾晓辉夏永涛杨先乐
-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鲟鱼养殖淡水经济鱼类细菌性疾病类志贺邻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
- 北京地区流水养殖杂交鲟试验被引量:1
- 2014年
- 流水养殖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养殖鲟鱼的方式,北京地区很多养殖场利用山区泉水或地下井水进行鲟鱼的流水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收益,限制流水养殖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水质和流量,由于北京地区养殖户进场的水流量普遍偏小,如果养殖密度不适宜,会直接影响到鲟鱼的生长和收益。在商品鱼养殖阶段,需要随着鱼体的长大不断调整养殖密度。
- 马国庆朱华胡红霞李立成姚志刚
- 关键词:流水养殖杂交鲟养殖密度商品鱼养殖地下井水水流量
- 养殖水体蓝藻水华的防治被引量:2
- 2013年
- 从本质上讲,水华是以蓝藻为载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的结果。在含营养物质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
- 赵蕾欧仁建陈辉杨移斌柯江波肖国初杨先乐
- 关键词:蓝藻水华养殖水体营养物质能量转换腥臭味
- 鲟病毒性疾病诊断及防治的一般方法
- 2012年
- 鲟养殖业自从1992年成立首家鲟养殖场以来已经得到蓬勃发展,由于鲟经济价值较高,养殖收益高,导致鲟养殖户数量急剧增加,养殖量几呈直线上升,养殖品种由最初的两伯利亚鲟、史氏鲟等扩展到杂交鲟、俄罗斯鲟等。
- 杨移斌夏永涛柯江波曹海鹏邱军强杨先乐
- 关键词:杂交鲟疾病诊断病毒性养殖场养殖品种
- 俄罗斯鲟嗜酸性卵甲藻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被引量:5
- 2013年
- 1993年俄罗斯鲟引进中国大连,并养殖成功。俄罗斯鲟由于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并经人工驯化,成为工厂化、池塘、水库养殖优良品种,故逐渐成为中国近年来养殖发展较快的淡水养殖品种。
- 杨移斌夏永涛曹海鹏曹海鹏肖国初柯江波叶鑫胡鲲
- 关键词:卵甲藻病嗜酸性水库养殖人工驯化
- 鲟苗培育环境条件及常见疾病防治被引量:1
- 2013年
- 从上世纪90年代鲟鱼开始大规模人工养殖后,一直到近年来鲟鱼鱼苗大部分靠进口,国内生产的鲟鱼只占小部分,差不多1/3左右。而我国鲟鱼人工养殖产业不断扩大,需求量不断上升,国内野生鲟鱼资源却呈逐年下降趋势,生产能力几乎已达极限。因此开展鲟人工繁殖培育变得更加迫切,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国部分养殖场自身培育的亲鱼有些已经达到性成熟阶段了,而且据资料显示我国已经掌握了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等的人工繁殖全套技术,这预示着国内自主生产的鱼苗量会有一定的提升,对于国内苗种缺口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要想改变主要依靠国外鲟鱼苗种的现象还需进一步努力。
- 杨移斌夏永涛邱军强
- 关键词:鲟鱼疾病防治人工养殖人工繁殖
- 达氏鳇鱼苗培育试验被引量:1
- 2013年
- 达氏鳇(tfuso dauricus)属鲟科(Acipenseridae)鳇属(auso),是鲟鱼类中最大的种类,自然界发现的最大体质量在1000千克以上,自然界中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及其流域。以往达氏鳇繁殖后主要是用于增殖放流,人工养殖极少,而由于其生长速度快,一些养殖户已经开始在进行达氏鳇的人工养殖,而相关的养殖技术报道较少,本文进行了不同饵料投喂达氏鳇仔鱼的试验,以期为达氏鳇的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 朱华胡红霞王巍袁丁马国庆田照辉
- 关键词:达氏鳇鱼苗人工养殖增殖放流养殖技术饵料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