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项目
- 作品数:21 被引量:134H指数:8
- 相关作者:赵军良李改珍巫东堂王秀英郭尚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提高小麦×鸭茅状摩擦禾杂交组合的小麦单倍体植株成苗率的探索被引量:3
- 2008年
- 法国小麦和中国小麦杂交的后代和鸭茅状摩擦禾(父本)杂交,授粉1d后用100mg/L2,4-D蘸穗处理,12-14d取单倍体幼胚培养。结果表明,仅培养于1/2MS培养基上,成苗率为78.01%;而根据幼胚的发育状态,先将发育较完善的幼胚直接接种在1/2MS培养基上,将发育不良的幼胚先接种于1/2MS+2mg/L2,4-D的培养基上进一步养育幼胚,3-4d后再将其转入1/2MS培养基中,此法的成苗率为93.22%,较前者的成苗率提高了15.21个百分点。
- 刘少翔闫贵云孙玉孙善澄
- 关键词:幼胚培养单倍体植株
- 糯玉米航天搭载试验初报被引量:2
- 2008年
- 通过对2个糯玉米材料的卫星搭载、南繁北育试验,初步了解了一些玉米航天搭载的变异情况,并培育出4个优质糯玉米航天材料N1-5,N1-6(黄糯)和N4-2,N4-7(白糯),为选育优良糯玉米品种奠定了基础。
- 陈永欣翟广谦韩永明董立红李文和阮福林
- 关键词:糯玉米航天搭载空间诱变
- Kao's有机化合物与T维生素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试验研究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Kao's有机化合物与T维生素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Kao's有机化合物与T维生素的MC和MD诱导培养基可显著提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且ME与MF分化培养基明显增加绿原基分化率和出苗率。
- 朱晋云杨丽萍许玉娟杨三维王随保
- 关键词: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发生有机化合物维生素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
- 利用AFLP技术对谷子光敏雄性不育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被引量:7
- 2009年
- 利用AFLP技术对谷子光敏雄性不育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对96对引物进行了筛选,通过Kosambi函数计算,P56/M40和P56/M76的引物组合与基因间的连锁距离为10.14,15.46 cM。
- 郝晓芬王节之王根全王潞英王晓宇
- 关键词:谷子AFLP分子标记
- 苹果AFL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10
- 2008年
- AFL1基因是苹果控制花发育的关键基因之一。在已得到AFL1 cDNA基因的基础上,将AFL1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获得了重组表达质粒pET-AFL1,并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AFL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的AFL1融合蛋白分子量大约为53 kD。
- 张传义孟玉平孙海峰曹秋芬
- 关键词:原核表达表达载体构建
- 四翅滨藜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用四翅滨藜茎段、茎尖、嫩叶等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茎段、茎尖外植体的诱导芽和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启动诱导培养基以1/2 MS+KT 0.5 mg/L+2,4-D 1.0 mg/L最好;诱导愈伤组织增殖的培养基以MS+KT 1.0 mg/L+2,4-D 0.05 mg/L最好,增殖率可达3倍以上;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以MS+KT 0.5 mg/L+NAA 0.1 mg/L和MS+6-BA 0.5 mg/L+NAA 0.1 mg/L效果好,增殖率均在5倍以上;生根培养基以1/4 MS+NAA 0.5 mg/L和1/4 MS+IBA 1.0 mg/L效果好。组培快繁取材广泛,繁殖系数高,是加快四翅滨藜种苗繁育的有效途径。
- 李占成崔根芳李宁
- 关键词:四翅滨藜外植体愈伤组织试管苗
- 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因素的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了花期、活性炭和取蕾时间对大白菜小孢子出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科萌78盛花期取蕾培养的出胚率为每蕾79.5个胚,是初花期的3.0倍、末花期的6.3倍;科萌45盛花期取蕾培养出胚率为2.8个胚,而初花期和末花期的出胚率都为0。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800 mg/L)后,金夏55出胚率提高了71.5%,科萌45的出胚率由0增加为3.2个;新三包头下午取蕾的出胚率是上午的2.0倍,科萌45上午取蕾出胚率为0,下午出胚率为4.1个。
- 王秀英巫东堂赵军良李改珍郭尚
- 关键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花期活性炭
- 31份国外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国外31份优质小麦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I U-A1位点上有3种类型:N、1、2*;GI U-B1位点上有6种类型:7、6+8、7+8、7+9、13+16、17+18;GI U-D1位点上有2种类型:5+10、2+12。也出现了一些稀有亚基,在GI U-A1位点上以1为主。
- 谢飒英谢三刚宋昱任文斌潘登魁郭鹏
-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 菊苣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0
- 2004年
- 研究了影响农杆菌GV1301菌株介导的菊苣遗传转化的几种因素,建立了菊苣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转基因抗性苗。结果表明,采用菊苣叶片,经预培养和共培养2d,农杆菌浸泡时间为5~7min,卡那霉素20mg/L,头孢霉素600mg/L,最高转化频率达7.1%,经PCR检测,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菊苣基因组中。
- 程林梅曹秋芬黄静孙毅高洪文王红宝
- 关键词:菊苣遗传转化体系农杆菌预培养PCR检测
- 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若干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以太原地区大白菜主栽品种的F1“科萌夏秋王”、“科萌78”、“德阳01”等30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了基因型、蔗糖、活性炭、细胞分裂素6-BA、生长素NAA、高温热激、氨基酸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培养基对子叶期胚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0个品种大白菜在植物组织培养基NLN-13液体培养基中有15个诱导出胚;添加不同浓度蔗糖以NLN-13培养效果最好;合适的活性炭浓度可明显提高小孢子的出胚率;NLN液体培养基中添加NAA和6-BA对小孢子出胚率影响不大,浓度超过一定剂量时出胚率反而降低;高温热激在12-48 h范围内小孢子出胚率差异不大,在此范围以外小孢子出胚率明显降低;添加一定量的氨基酸可提高小孢子出胚率;1 L B5+0.2 mg 6-BA+20 g蔗糖+12 g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子叶期胚长成再生植株。
- 王秀英巫东堂赵军良李改珍赵俊郭尚郭瑞锋崔桂梅
- 关键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出胚率小孢子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