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2007313)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3
相关作者:张伟王文龙李子丰赵勤刘东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燕山大学中原石油勘探局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钻井
  • 2篇纵向振动
  • 2篇钻井工程
  • 2篇钻具
  • 2篇钻具失效
  • 2篇钻柱
  • 2篇钻柱纵向振动
  • 2篇减振
  • 2篇减振器
  • 1篇牙轮
  • 1篇牙轮钻头
  • 1篇预防措施
  • 1篇原因分析及预...
  • 1篇原因分析及预...
  • 1篇三牙轮
  • 1篇三牙轮钻头
  • 1篇普光气田
  • 1篇气体钻井
  • 1篇气田
  • 1篇钻头

机构

  • 2篇燕山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原石油勘探...

作者

  • 2篇李子丰
  • 2篇王文龙
  • 2篇张伟
  • 1篇刘东峰
  • 1篇胡群爱
  • 1篇刘化伟
  • 1篇赵勤

传媒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工程力学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激振条件下减振器对钻柱纵向振动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钻柱纵向振动数学模型,在钻头处分别施加激励位移(即激励位移法)和激励力(即激励力法),对比分析了减振器刚度和安装位置对常用塔式钻柱钻杆中最大轴向应力振幅和井口钻柱轴向位移振幅的影响。分析发现:二者随转速的变化曲线呈连续的凹坑形,钻井时应优选转速使二者尽可能小;减振器的安装位置和刚度对二者有重要影响,当钻头处采用不同的激振条件(激励位移法和激励力法)时,减振器对二者的影响规律不同,甚至相反。应该采用激励位移法研究钻柱纵向振动问题。今后应考虑减振器阻尼的影响,通过井下实测评价减振器的作用和开发新型减振器。
王文龙李子丰
关键词:钻井工程减振器钻柱纵向振动三牙轮钻头
普光气田气体钻井钻具失效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被引量:26
2008年
气体钻井技术虽然大幅度提高了普光气田上部陆相地层钻井速度,但屡次出现钻具失效事故,不仅影响钻井速度,而且威胁井下安全。分析了钻具失效规律,并通过宏观分析判断钻杆为疲劳和腐蚀疲劳断裂,钻铤为疲劳断裂。从气体钻井自身因素、钻柱运动(包括公转和纵向共振)、钻具腐蚀、钻井方式、钻铤弯曲强度比不足等方面分析钻具失效原因,提出使用空气锤钻井技术、加强钻具探伤、优化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缓解钻具腐蚀、加强钻柱振动监测等预防措施。指出应加强气体钻井钻具失效的微观机理、钻柱运动与动力学、岩屑对钻具的冲蚀磨损、钻具腐蚀、消除钻柱公转等方面的研究以预防钻具失效。
王文龙赵勤李子丰刘东峰张伟
关键词:钻具失效气体钻井普光气田
钻柱纵向振动分析与应用被引量:20
2011年
利用钻柱纵向振动数学模型,分析了钻柱轴向应力振幅分布曲线和钻柱中最大轴向应力幅频曲线的特征以及钻井液粘度、激励位移和减振器位置对钻杆中最大轴向应力振幅的影响。分析表明:钻柱中轴向应力振幅沿纵向呈波状分布,其最大值在钻柱底部或钻杆中;钻杆中的最大轴向应力振幅随转速的变化曲线呈凹坑形,为了保护钻柱,应该选择凹坑中间的转速带;钻杆中的最大轴向应力振幅和钻柱底部的轴向应力振幅随转速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以后者作为判断钻柱是否共振和优选转速的指标不够准确,而应以前者作为该指标;钻杆中的最大轴向应力振幅与激励位移大致成正比;钻井液粘度越高,钻杆中的最大轴向应力振幅越小;减振器位置可以改变钻柱纵振系统的固有频率,从保护钻柱角度考虑,低转速时,减振器应紧靠钻头安装,高转速时,减振器应与钻头保持一定距离;通过优选钻具组合和转速,防止钻柱共振是预防钻具失效的有效措施。
王文龙胡群爱刘化伟张伟
关键词:钻井工程钻柱纵向振动减振器钻具失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