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0512081)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韦祖庆农兴强杨荣翰更多>>
- 相关机构:贺州学院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生命信息是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真谛——兼论贺州市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状况被引量:2
- 2006年
- 生态旅游之能生成就在于它的生态性,在于其内蕴丰厚的生命信息。因此,表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其内蕴的生命信息,这是其环境保护的真谛。贺州市生态旅游不仅蕴含丰厚的生命信息,而且实施了有效的生态保护。
- 韦祖庆
- 关键词:生命信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
- 古镇旅游发展与生态文化理念——以贺州黄姚古镇为例被引量:4
- 2007年
- 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对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实现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如下措施:重视生态文化理念的重要性;加大对生态文化理念的宣传力度;遵循古镇文脉,保护古镇原文化和建筑风貌;加快古镇旅游景观和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保护原住者传存和居住者的利益。
- 农兴强杨荣翰韦祖庆
- 关键词:生态文化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 味象的身体审美被引量:1
- 2006年
- 味象勾联着食味,触发身体的生命活动,必然引发身体审美。语符化的文本生活是虚拟化的饮食味象生活,文本审美在实现虚拟化的社会实践的同时,使个体身体走向社会身体。文本审美的味象体验需要身体的参与,这就使其回到身体自身,从而又实现了身体的自我确认与个体生命的自我张扬。味外味之象指向生命本源,故身体审美就是体验本源身体,体验生命的本真。
- 韦祖庆
- 关键词:生命活动文本
- 生态旅游的美学诱因
- 2007年
- 生态旅游兴盛的美学诱因就是现代社会的韵味缺失,缺失韵味必然导向追寻诗意的栖居。只有人与大地自然、艺术相融合,才能实现诗意地栖居。换言之,诗意韵味存在于自然原生态,于是就生成了生态旅游的兴起。
- 韦祖庆
- 关键词:生态旅游审美原生态生命意义
- 生态博物馆的美学内涵被引量:4
- 2007年
- 生态博物馆作为审美文本,其美学性质就是生活审美化。原住民作为生活的主人,不仅表征审美对象,更需要具有审美主体心态,如此才能在表征常态生活的行为艺术当中,充分展现生命美学的风采。
- 韦祖庆
-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生命美学
- 饮食文化催生辨味美感
- 2006年
- 生命本我之里比多释放,从而转型为发达且厚重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不仅存在于家居生活,而且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更植根于宗教祭祀。由此,肉类荤菜就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衡量社会地位与宗教虔诚的重要尺度,成为衡量美感的标杆。肉类的美味也因其内在品质而与审美美感形成异质同构关系,从而转型为审美美感。美味之转型为美感,是与中国人的体悟直觉思维密不可分的,是有“道”的哲学为基础的。辨味批评之源远流长,就在于它根植于中国土壤。
- 韦祖庆
- 关键词:饮食文化美味美感直觉体悟
- 语符的味象生成机制
- 2006年
- 人们阅读语符文本会产生辨味审美,就因为语符具有一种生成味象的机制,这种机制源于饮食生活。饮食生活作为味象生成的根基,其通过交感、第二信号系统及联觉通感等多种途径实现语符的味象生成,从而达成辨味审美。
- 韦祖令
- 关键词:语符饮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