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CB951203)
-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秀珍闫中正黄星郭文永何彦龙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荷战略科学联盟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崇明东滩盐沼植被变化对滩涂湿地促淤消浪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4年
- 30年来在海平面上升、人类围垦、自然保护、外来物种入侵等自然与人为作用共同影响下,崇明东滩盐沼植被群落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长江口四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得到盐沼植被群落结构变化,结合对盐沼植被促淤消浪功能已有研究成果,量化崇明东滩盐沼植被促淤消浪功能潜力及其变化。研究表明:1980、1990、2000和2010年崇明东滩芦苇、互花米草、藨草群落面积比例分别为23∶0∶77、73∶0∶27、33∶9∶58、34∶34∶32,同期总植被覆盖面积分别为51、83、37、44 km2。30年来滩涂湿地促淤消浪能力均有下降,1990—2000年变化最大。其中,植被黏附悬浮颗粒物量分别为1976、4645、2192、4695 t;沉积量分别为960、1579、195、286万m3;常规波高情况下堤外没有足够植被保护的岸段长度分别为5、0、7、6 km;风暴潮情况下堤外没有足够植被保护的岸段长度分别为19、5、26、20 km。因此保护堤外盐沼植被对消浪促淤,特别是抵御风暴潮等恶劣气候灾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 任璘婧李秀珍杨世伦闫中正黄星
- 关键词:盐沼植被促淤消浪
- 基于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广西茅尾海红树林面积稳定性评估被引量:3
- 2022年
- 红树林面积的稳定性评估对于保护和利用广西茅尾海红树林的作用很大。本文分析了自2000年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地壳上升、潮滩沉积、潮滩坡度和海堤对茅尾海红树林面积的影响,建立了红树林边界位置的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估算2100年红树林边界的高程数据,确定红树林边界的空间位置。根据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当全球平均海平面以低模式上升时,茅尾海东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大量增加,西北、东南和西南区段红树林面积中量增加。当全球平均海平面以中模式上升时,东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大量增加,东南区段和西南区段少量增加,西北区段稳定。当全球平均海平面以高模式上升时,西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大量减少,东北区段中量减少,东南区段和西南区段稳定。西北、东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减少将降低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务必引起特别关注。(2)茅尾海西北、东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平均海平面以高模式上升引起的红树林向海边界、向陆地方向的移动。(3)当全球平均海平面以高模式上升时,茅尾海西北区段和东北区段应采取适量拆除海堤或后撤海堤的措施,增加向陆边界一侧红树林的面积,以抵消向海边界一侧红树林面积的减少。
- 罗新正孟宪伟
- 关键词:相对海平面变化红树林数字高程模型
- 河口盐沼植物分布对有效光合辐射的响应被引量:1
- 2015年
- 对东滩植被带光量子通量密度的调查研究表明:互花米草带与海三棱藨草带光量子通量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其值分别为1 570和1 556μmol/(m2·s)。光照对两物种的生长、繁殖等植物行为的影响只取决于其对光照的利用能力和效率;在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混生带,到达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的光量子通量密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互花米草对海三棱藨草的遮荫效应达63%,表明互花米草对海三棱藨草具有强的遮荫作用。光照不足严重影响海三棱藨草的生长,在混生带,海三棱藨草生长速率降低,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减少,植株高度增加。因此,互花米草对海三棱藨草的遮荫作用,抑制了海三棱藨草在中潮滩的更新过程,因而也是造成海三棱藨草生境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 何彦龙刘海霞李秀珍郭文永唐莹莹辛在军
- 关键词:植物分布
- 基于斑块的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被引量:15
- 2015年
- 在解译1988、1998及2009年3期遥感影像基础上,运用叠加分析和基于斑块的红树林空间演变机理分析方法,分析了1988—2009年间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差异.结果表明:1988、1998及2009年,研究区红树林总面积分别为1809.4、1738.7和1608.2 hm2,整体呈递减趋势,且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类型主要表现为红树林、农用地、有林地等向建设用地、养殖塘用地转化.分别利用累计计数、按百分比计数、按主要途径计数3种方法的统计结果显示,导致东寨港红树林斑块数量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自然因素,作用力百分比分别为58.6%、72.2%、72.1%,而导致斑块面积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人为因素,作用力百分比相应为70.4%、70.3%、76.4%.
- 黄星辛琨李秀珍王薛平任璘婧李希之闫中正
- 关键词:东寨港红树林景观变化
- 不同情景下长江口滩涂湿地2020年景观演变预测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解长江口典型滩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根据1980—2010年长江口滩涂湿地演变规律,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Dyna-CLUE模型和CA模型预测2020年长江口3处典型滩涂湿地崇明东滩、南汇边滩以及九段沙在生态保护、现行趋势和围垦加剧3种不同情景下的景观演变。结果表明:到2020年,在生态保护情景、现行趋势情景和围垦加剧情景下,堤外滩涂湿地总面积分别增长56、44 km2以及减少7 km2,其中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群落面积比由2010年的36∶38∶26分别变化为2020年的46∶34∶20、38∶38∶24和38∶37∶25。对于崇明东滩、南汇边滩和九段沙而言,生态保护情景下滩涂湿地面积分别增加7、43和6 km2,而现行趋势情景和围垦加剧情景下,滩涂湿地面积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
- 李希之李秀珍任璘婧沈芳黄星闫中正
- 百年内全球海平面上升、地壳上升和潮滩沉积对广西英罗湾红树林分布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广西红树林,探讨了自2000年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地壳上升和潮滩沉积对英罗湾红树林分布的影响。采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红树林边界位置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计算在2000年数字高程模型上定位2100年红树林边界的数据;利用Global Mapper软件在2000年数字高程模型上确定红树林边界的位置。利用Mapinfo professional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海平面上升引起的红树林边界的移动。通过研究得到在2000年数字高程模型上表达2100年红树林边界位置的数据,以及自2000年到2100年红树林边界移动专题地图。结果表明:自2000年到2100年,低、中模式海平面上升,英罗湾红树林边界向外扩展,面积增大;高模式海平面上升,红树林边界向陆移动,面积增大;极端模式海平面上升,红树林边界向陆移动,面积减小。
- 罗紫丹孟宪伟罗新正
- 关键词:潮滩沉积数字高程模型
- 长江口九段沙盐沼湿地芦苇和互花米草生物量及碳储量被引量:32
- 2013年
- 2010—2012年,采用野外采样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口九段沙芦苇、互花米草植被带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和碳储存能力.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生物部分(地上、地下、枯立物生物量之和)的有机碳储量均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地上活体互花米草单位面积的平均碳储量(445.81g·m-2)高于芦苇(285.52g·m-2),芦苇枯立物的平均碳储量(203.15g·m-2)低于互花米草(315.28g·m-2),但芦苇区土壤表层(0~30cm)有机碳储量(1048.62g·m-2)约为互花米草区(583.33g·m-2)的2倍.芦苇区的碳储存能力(3212.96g·m-2)总体上高于互花米草区(2730.42g·m-2).表明保护芦苇群落对于维护盐沼湿地的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刘钰李秀珍闫中正陈秀芝何彦龙郭文永孙培英
- 关键词:芦苇互花米草碳储量九段沙湿地
- 长江口滩涂湿地景观变化对典型水鸟生境适宜性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近年来在海平面上升、长江水沙变化、植被演替等自然因素以及促淤圈围工程、深水航道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长江口滩涂湿地水鸟适宜生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长江口滩涂湿地典型水鸟中的鸻鹬类(Charadriiformes)与雁鸭类(Anseriformes),采用空间多样性指数、人为干扰度等指标研究1980-2010年长江口滩涂湿地景观变化对两类水鸟生境适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水鸟的不适宜生境、边缘生境、次级生境面积均呈增长趋势,鸻鹬类共增加682km^2,雁鸭类共增加314km^2。而核心生境面积却呈不同的变化趋势,鸻鹬类减少136km^2,雁鸭类增加232km^2,但鸻鹬类和雁鸭类核心生境面积百分比均分别减少56.6%和19.4%。1980-2010年鸻鹬类生境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数由0.92下降到0.53,雁鸭类由0.89下降到0.70,鸻鹬类降幅大于雁鸭类。通过定量分析人为干扰度对水鸟生境的影响,发现鸻鹬类对人类干扰更加敏感,中等强度的人类干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雁鸭类的适宜生境面积。
- 任璘婧李秀珍李希之闫中正孙永光
- 关键词:滩涂湿地生境适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