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20B04)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琛曹永清沈晓银皓强陆金根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英文
  • 1篇拖线疗法
  • 1篇皮下
  • 1篇中医
  • 1篇微创
  • 1篇微创治疗
  • 1篇括约肌
  • 1篇复杂性肛瘘
  • 1篇肛瘘

机构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曹永清
  • 2篇王琛
  • 1篇陆金根
  • 1篇沈晓
  • 1篇银皓强

传媒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复杂性肛瘘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文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复杂性肛瘘微创手术的各种方法,提出肛瘘的手术方法分为括约肌切断术和括约肌保留术两大类,分别总结介绍了各种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及操作方法,并提出临床上常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如切开挂线、旷置挂线、开窗引流、腔内置管冲洗、部分缝合等方法相结合,复杂性肛瘘治疗的关键在于把握肛瘘根治与保全括约肌功能之间的平衡,减少肛门缺损畸形、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后遗症或并发症的发生。
沈晓王琛曹永清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微创括约肌
中医拖线疗法治疗大鼠皮下瘘感染模型(英文)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皮下瘘感染大鼠模型,并采用中医拖线疗法进行治疗。方法:24只雄性大鼠颈背部皮下植入弹簧纱条,并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菌液。45d后在麻醉下取出弹簧纱条,经X线、超声、探针及病理检测验证皮下瘘感染造模成功。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拖线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瘘管切开术治疗,并对两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时间和大鼠体质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造模后45d影像学证实有瘘管管道和外口存在,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有管腔及周围肉芽组织填充,与人类瘘管结构相似。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7和14d时治疗组大鼠的体质量较对照组大鼠偏重(P<0.05)。结论: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菌感染的方法制作皮下瘘大鼠动物模型是简单可重复的。传统中医拖线疗法治疗皮下瘘大鼠损伤较小且安全。
王琛陆金根银皓强曹永清
关键词:拖线疗法中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