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048)

作品数:8 被引量:88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利敏李娜张雪萍孟令军冯仲科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土壤
  • 4篇土壤动物
  • 4篇群落
  • 3篇大型土壤动物
  • 3篇森林生态
  • 3篇森林生态系统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群落结构
  • 2篇多样性
  • 2篇有机碳
  • 2篇微生物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冻融
  • 1篇冻融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物残体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 1篇生物群落

机构

  • 9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8篇张利敏
  • 3篇张雪萍
  • 3篇李娜
  • 2篇王瑶
  • 1篇张丽梅
  • 1篇冯仲科
  • 1篇刘月
  • 1篇孟令军

传媒

  • 5篇生态学报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红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解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影响,对红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硬阔叶林和蒙古栎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时空分布的差异进行分析.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捕获的大型土壤动物划分为腐食性、植食性、捕食性和杂食性土壤动物4个功能类群,并对比红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结果表明:(1)水平分布上,天然次生林与红松人工林中4种功能类群大型土壤动物均有分布,其中腐食性土壤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占绝对优势,但类群组成略有不同;(2)垂直分布上,红松人工林各功能类群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及类群数在不同土层差异显著(P<0.05),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而天然次生林中除腐食性和捕食性土壤动物外,在垂直方向无显著差异(P>0.05),0-10 cm层腐食性动物个体密度以及类群数最大;(3)时间变化上,红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土壤动物功能类群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均以腐食性最高,各类群密度、类群数均为5月、10月高于其他各月,生物量以9月最高.红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土壤动物功能类群时空规律比较研究可为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李娜张雪萍张利敏
关键词:土壤动物功能类群森林生态系统红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24
2012年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对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因素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基于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对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林地类型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影响具有明显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而演替,土壤微生物总量在不同植被下均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土壤微生物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间差异较大,不同pH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水分通过影响土壤溶液的浓度、含氧量和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温度的变化可以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施肥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一致,矿区不同区位段侵蚀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标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李娜张利敏张雪萍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因素
碳输入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2020年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而植物碳输入也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生长和组成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的碳输入方式(去除根和凋落物),总结了不同地区添加和去除植物残体(根和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并分析了可能的潜在机制,并对今后碳输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展望,为林下植被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于鸿淼王瑶徐胜楠刘月王思琪张利敏
关键词:碳循环
有机碳输入方式对帽儿山土壤头叶科食细菌线虫取食行为的影响研究
森林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有机碳库,其有机碳的形成及稳定性的维持主要依赖于植物地上凋落物和地下根系的碳源输入过程。同时,土壤碳源输入的改变会显著影响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包括土壤线虫和土壤微生物。食细菌线虫是土壤微食物...
王瑶
关键词:森林土壤取食行为
高通量测序分析冻融期碳源输入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植物碳源输入途径变化对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探究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碳源输入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通过Illumina MiSeq技术分析了不同碳源输入方式下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处理(凋落物和根系同时输入;仅根系输入;仅凋落物输入;无碳源输入)中共发现土壤线虫68属,其中食细菌线虫的相对丰度最大;各碳源输入方式中仅凋落物输入处理对线虫群落组成的影响最为明显,表现为:与凋落物和根系同时输入处理相比,仅凋落物输入处理中食细菌线虫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食真菌线虫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以及捕食杂食线虫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从线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角度看,无碳源输入处理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下降,优势度指数(Dom)增高;仅凋落物输入处理中均匀度指数(J)最高。从线虫群落的生态指数角度看,仅凋落物输入处理的线虫群落成熟度指数(MI)最高;各碳源输入处理的分解过程均以细菌分解通道为主。研究表明,土壤线虫群落受到碳源输入变化的调节,仅凋落物输入处理比仅根系输入处理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更大。无碳源输入处理的物种多样性明显下降,仅凋落物输入处理的土壤食物网更加稳定。研究结果丰富了森林土壤线虫多样性的研究内容,并为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线虫方面的研究提供方法和数据的支持。
刘月张利敏徐胜楠王瑶于鸿淼王思琪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冻融期
五大连池药泉山大型土壤动物对旅游踩踏的响应被引量:11
2016年
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药泉山为研究对象,按照距离游道的远近分为重度踩踏区,轻度踩踏区和非踩踏区3种踩踏干扰强度,分析大型土壤动物数量,群落组成,多样性对旅游踩踏干扰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扰区之间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差异显著(P<0.001),重度踩踏区显著低于轻度踩踏区和非踩踏区。不同干扰区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差异明显(P<0.001),其中轻度踩踏区个体密度最大(68头/m^2),重度踩踏区个体密度最小(10头/m^2)。不同踩踏强度干扰区H'指数差异明显(P<0.05),轻度踩踏区及非踩踏区的多样性显著高于严重踩踏区。典型对应分析表明旅游踩踏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理化特性而影响大型土壤动物的组成及其多样性,重度踩踏区、轻度踩踏区和非踩踏区对大型土壤动物影响最显著的因子分别为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全磷含量。
孟令军张利敏张丽梅冯仲科
关键词:土壤动物旅游干扰群落结构多样性
帽儿山3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与土壤呼吸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土壤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过程,土壤动物可通过自身代谢及影响微生物活动调控土壤呼吸,因此研究土壤动物与土壤呼吸的相互关系对进一步揭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规律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定点,以帽儿山3种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及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生物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及二者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3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总呼吸速率与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时间动态变化(P<0.05),且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硬阔叶林最高,红松人工林最低;(2)3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生物量也具有显著的时间动态变化(P<0.05),均在9月份达到最大,且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个体密度显著不同(P<0.05),蒙古栎林土壤动物个体密度显著小于红松人工林与硬阔叶林;(3)通过回归分析可得,土壤动物数量及生物量的增加抑制了土壤呼吸速率,尤其在生长季初期、末期。研究表明土壤动物可通过抑制微生物生命活动和降低根系呼吸从而对土壤总呼吸及异养呼吸产生负反馈作用,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与土壤温度、水分等环境因子共同调控着土壤呼吸。
王瑶张利敏徐胜楠于鸿淼刘月
关键词:土壤动物土壤呼吸森林生态系统
三种温带森林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被引量:31
2013年
对帽儿山3种典型森林群落大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连续6个月的野外调查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3604只,隶属于3门6纲17目50科。其中正蚓科(Lumbricidae)、线蚓科(Enchytraeidae)和石蜈蚣目(Lithobiomorpha)为优势类群,常见类群11类。结果表明:(1)水平分布上,密度和生物量红松人工林最高,其次为硬阔叶林,蒙古栎林最少;类群数硬阔叶林最多,蒙古栎林最少;香农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为蒙古栎林最高,红松人工林最低;优势度指数与两者相反;均匀度指数蒙古栎林最高,硬阔叶林最低;(2)垂直分布上,个体密度、类群数及生物量均差异显著(P<0.001)。3个样地大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表聚性明显;类群数红松人工林自凋落物层向下减少,硬阔叶林和蒙古栎林0—10 cm最多;生物量在0—10 cm土层最大;香农指数随深度增加而减小,优势度指数则相反;(3)在时间变化上,5月和10月个体密度和类群数较多,9月生物量最大;香农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差异显著(P<0.01),其他指数各月间无明显差异;(4)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上,总有机碳含量与类群数、个体密度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容重与香农指数显著负相关;典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群大型土壤动物与环境相关性不同。
李娜张雪萍张利敏
关键词:大型土壤动物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多样性
冻融季帽儿山森林改变有机碳输入方式对土壤活性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根系与凋落物有机碳输入变化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但冻融季不同有机碳输入方式将对土壤活性氮含量产生何种影响尚不明确。为此在春季具有明显冻融作用的温带森林设立凋落物去除、根系去除处理以代表仅根系有机碳输入方式、仅凋落物有机碳输入方式,并设置自然条件有机碳输入方式即保留根系及凋落物作为对照,多角度探究土壤微生物量氮、矿质氮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有机碳输入方式对土壤活性氮含量有重要影响:与自然条件下有机碳输入方式相比,仅根系输入处理使土壤微生物氮、总矿质氮含量升高10.5%、12.3%。(2)输入时长改变了有机碳输入方式对土壤活性氮含量的作用效果:长期单一有机碳输入使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下降,反应率值为0.451、0.422。(3)季节差异是影响有机碳输入方式对土壤活性氮含量作用效果的关键因素:仅根系有机碳输入在冻融季使总矿质氮含量上升,反应率值为0.404,生长季相反,呈下降趋势,其值为0.121。以上结果表明,有机碳输入方式对土壤活性氮含量有重要调控作用,且作用效果会受季节、输入时长等因素影响。
王思琪张利敏刘月陈羽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