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KS022)
- 作品数:16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韩欲立孙晓艳李爱华温晓春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生态女性主义反对深生态学:北美激进环境理论的哲学争论及其实质被引量:1
- 2017年
- 生态女性主义与深生态学进行的长期争论,将当代北美激进环境理论关于生态政治和环境伦理问题的哲学根基、道德规范和政治策略都充分的加以暴露。生态女性主义认为深生态学过于关注"生态中心论的平等主义",关注物理的自然甚于"社会的"自然,深生态学则反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与女性的社会同构性"的天真哲学观点,不认为对资本主义父权制的批判将会导致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在"自我概念"、本质主义和二元论等关键哲学议题上,二者都向对方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从北美激进环境理论的哲学争论我们发现,与深生态学对经济和阶级问题的浅尝辄止相比,生态女性主义在其哲学框架里触及了政治中的阶级斗争问题,因此,生态女性主义的主张及其实践理性比深生态学更加接近社会主义的斗争。
- 韩欲立
-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深生态学本质主义
- 政治生态学:生态学内容和方法上的考察——安德烈·高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高兹在实践方面逐渐牢固地建立了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态学的批判路径。他的生态批判不仅是全面的,而且还有一个尤为显著的特点:他从生态学内部挖掘出人文的、政治的意蕴,即政治的生态学方法,这种方法展现了一种生态和谐的生存方式。正是因为这种从生态学内容和方法上考察的研究范式使高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其他生态理论家的思想区别开来。
- 温晓春韩欲立
-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学自我管理
- 生态文明论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基础——基于欧洲、北美与中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生态马克思主义基于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反思提出以平等和人道的方式来重新发现自然和社会,以高兹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欧洲范式为我们发现了社会主义与生态政治结合的可能性,以福斯特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北美范式则为我们在哲学上重建了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同时也在伦理上指出在社会主义发展观中的自然与社会的协同进化。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必须要解决当代的生态伦理-政治的话语体系与行动体系的断裂,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论将社会主义的生态伦理-政治话语置于更为广阔的可持续性伦理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性环节,从而尝试将自己从抽象伦理实现为现实伦理。
- 韩欲立温晓春
- 关键词:协同进化生态文明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态批判意蕴--保罗·柏克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批判”思想之揭示被引量:3
- 2012年
- 生态批评家们普遍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自然相对立,进而指责历史唯物主义缺乏内在的生态维度。柏克特认为上述看法的问题在于,不了解自然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位置,也没有抓住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这些核心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而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刻根源则是没有领会历史唯物主义对待自然的方法之根本特点。柏克特由此出发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态批判意蕴之揭示,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内含的"生态批判"思想的原则高度。
- 孙晓艳李爱华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生态批判
- 劳动、价值与生产方式:重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若干重要概念
- 2013年
- 鲍德里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企图瓦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二重性,使得符号价值成为一个抽象的支配者,从而使得传统的价值结构被瓦解为一个非真实的符号游戏,最终鲍德里亚的矛头指向生产方式概念,指认它使得马克思在深层逻辑上成为一个生产主义者,从而成为资产阶级劳动意识形态的沉默的捍卫者。对劳动、价值和生产方式概念的挑战及回应一方面证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地仍然是稳固的,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应当适时提出迫切的自我要求,即在当代它必须更新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 韩欲立
- 关键词:鲍德里亚
- 反波多林斯基神话: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范式辩护——兼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愿景
- 2013年
- 当代生态经济学指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波多林斯基问题保持沉默和拒斥态度,认为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在其经济理论中缺乏对生产、劳动和价值等问题的足够生态关注。这种马克思的"生态断裂"的批判并不成立。波多林斯基神话的庸俗机械论和能量还原论将价值等问题脱离其历史和社会语境,强调能量转换的质的性质而非其量的性质。对波多林斯基神话的意识形态迷雾的破除有助于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获得两个更为广阔的生态愿景:一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变换断裂的系统修复;二是基于热力学的能量耗散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
- 韩欲立
- 关键词:热力学
- 女性主义与生态正义:美国生态女性主义的哲学探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生态女性主义思潮是妇女解放运动与当代生态意识觉醒的综合产物,在文化批判上,它强调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统治与资本主义社会对自然的支配存在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在政治哲学方面,生态女性主义所追求的性别平等目标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目标形成了联盟,女性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不仅要对资本主义进行持续的批判,同时也要批判父权制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相互编织,因而女性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和劳动的解放所采取的策略和路径也是一致的。
- 韩欲立
-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资本
- 柏克特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生态批判逻辑之揭示被引量:2
- 2012年
- 生态批评家们普遍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与自然对立的,进而指责历史唯物主义缺乏内在的生态维度。柏克特认为上述看法的问题在于:不了解自然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位置,也没有抓住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这些核心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而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刻根源则是,生态批评家们没有领会历史唯物主义对待自然的方法之根本特点。柏克特由此出发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态批判意蕴之揭示,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内含的"生态批判"思想的原则高度。
- 孙晓艳李爱华
-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生态批判
- 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范式:范畴与结构被引量:1
- 2017年
-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方法论结构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生态马克思主义建构生态政治的辨证方法关注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这种总体性要求绿色运动不能局限于区域主义的特定目标;它对历史唯物主义生产方式范畴的延展在于其要求社会主义方向的生态化生产方式的重建,将其置于生态合理性的框架之内;它在生态维度上试图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法,生态环境从阶级分析的观点看来,被视为一个阶级对立的问题在自然与社会关系中的延伸表现,环境正义的实现实际上取决于阶级斗争的结果。
- 韩欲立
-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阶级分析
- 马克思的“两类环境危机”思想--保罗·柏克特对历史唯物主义内在生态逻辑之揭示
- 2013年
- 生态批评家们普遍认为,马克思没有完整的生态危机理论,进而指责历史唯物主义缺乏内在的生态逻辑。柏克特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生态批评家们没有领会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概念的生态维度,也不了解马克思区分的两类可持续发展观念——"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致他们的环境危机思想本质上仅局限于对资本积累的环境危机的探讨,缺乏对当代人类生存危机的深度理论分析和实际政治效应。柏克特对马克思"两类环境危机"——"资本积累的环境危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环境危机"——思想的阐发,表明马克思的生态危机或环境危机理论已经有了完整的轮廓,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内在的生态逻辑。
- 孙晓艳李爱华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