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KS030)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虎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社会
  • 3篇社会主义
  • 3篇主义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主义核心价值...
  • 2篇价值体系
  • 2篇核心价值体系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蕴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视域
  • 1篇整体性
  • 1篇秩序
  • 1篇社会分化
  • 1篇内在逻辑
  • 1篇现实社会
  • 1篇历史生成
  • 1篇论社会主义

机构

  • 5篇中共中央党校

作者

  • 5篇王虎学

传媒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武陵学刊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性及其内在逻辑
2011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在这个整体性的价值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也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逻辑。
王虎学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性内在逻辑
分工与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
2012年
分工不仅是破解现代社会"分化—整合"问题的突破口,而且还是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秩序"本身是历史地形成并演进着的,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旧秩序",现代社会意味着在个人自由和社会控制的内在张力中的一种"新秩序"的生成。现代社会秩序是人类自觉建构起来的一种文明秩序,它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旨归且基于人类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对话、沟通。在高度分化且需要高度整合的现代社会中,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已成为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
王虎学
关键词:分工秩序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社会”被引量:2
2012年
"社会"是贯穿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1857-1858经济学手稿》等经典文本的核心范畴之一,从"本真社会"到"现实社会"再到"典型社会"的生成与嬗变历程表明了"社会"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的逻辑转变,这既是整个马克思哲学理论转向的一个缩影,又为我国当前的社会建设实践提供了重要方法论启示。
王虎学
关键词:社会现实社会
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蕴与民族国家的价值本性被引量:1
2012年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社会运动和社会制度,充满"价值"意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彰显"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蕴,而且要凸显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和"中国特色"。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中国的历史进程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乎逻辑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民族国家的价值本性,发挥民族国家的认同功能,将成为每个国家和人民所面临的时代课题。
王虎学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族国家
多元社会的价值重建——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生成与自觉建构被引量:21
2011年
现代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分化,但社会过度分化的背后隐藏的深层问题是由利益分化、贫富分化所引致的价值共识危机,问题的消解应该诉诸于"社会主义"价值共识的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在意识形态层面的展开,在西方"意识形态终结"的思潮背后潜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对世界性挑战和全球性问题的积极回应,也具有十分深厚的中国语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是在中西古今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冲突与消解、传承与超越的历史生成过程中自觉建构起来的。
王虎学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分化意识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