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006700)

作品数:3 被引量:65H指数:3
相关作者:吴志峰吕志强张景华程炯刘平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梯度分析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区域土地利用
  • 1篇污染
  • 1篇污染模型
  • 1篇空间构型
  • 1篇缓冲带
  • 1篇构型
  • 1篇非点源
  • 1篇非点源污染
  • 1篇非点源污染模...

机构

  • 3篇广东省生态环...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吴志峰
  • 2篇吕志强
  • 1篇林锡奎
  • 1篇陈志良
  • 1篇刘平
  • 1篇程炯
  • 1篇陈红顺
  • 1篇张景华
  • 1篇程兰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缓冲带的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梯度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以广州为中心的研究区域是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土地资源分布和利用的区域性比较明显。该研究区土地资源面临自然环境的改变、城乡建设和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需求压力,对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格局分析,可以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空间决策支持依据。以遥感和GIS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通过遥感解译获取6种土地类型的区域分布;在GIS的支持下,以广州主城区为中心作900 m的35个缓冲区,形成35个圈层和幅度带;用梯度分析的方法,利用FRAGSTATS和GIS的扩展模块,在空间组成和空间构型两方面进行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的指数运算。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破碎化程度、形态特征都有较为明显的梯度性;圈层土地利用格局的梯度性变化强度比幅度带的格局变化程度要更为剧烈。
吕志强吴志峰程兰陈红顺杜伟
关键词:区域土地利用
基于最佳分析尺度的广州市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35
2007年
利用遥感、GIS技术和指数分析软件确定最佳分析尺度,对广州市景观格局进行量化研究。对14个不同粒度的栅格图分别进行35个相关指数运算,根据15个敏感指数确定最佳分析尺度为120 m;选取空间组成和空间构型两方面的系列指数,在此尺度下对研究区域进行指数运算和格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州是以林地、水田和旱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复合景观结构,优势景观明显,3种主体景观类型集中连片、分布广泛;建设用地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偏高;建设用地和水库坑塘斑块密度大,平均斑块面积小,景观破碎度较高。景观格局的量化受尺度效应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的尺度依赖性,因此在格局分析时需选择最佳分析尺度,突出格局的尺度性。
吕志强吴志峰张景华
关键词:空间构型
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06年
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计算机模型是极其有效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和污染负荷估算的定量化工具,为非点源污染评价、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文章综述了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发展概况及其研究不足,并对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由于非点源污染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形成机理模糊、管理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未来非点源污染的量化模型研究及其与量化模型有关的相应参数研究、模型与GIS集成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流。
程炯林锡奎吴志峰刘平陈志良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