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9A038)
-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4
- 相关作者:宣志强俞顺飞赵尧贤吴寿明叶安方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浙江省部分地区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与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放射诊疗设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放射诊疗设备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影像质量、诊断正确性和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因此,做好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定期开展质量控制检测,不仅有利于控制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的受照剂量,保证医疗照射的最优化,而且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报道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台州市的22家医疗机构的部分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结果。
- 宣志强王强应正巨章群方家阳赵尧贤吴寿明俞顺飞赵三虎
- 关键词:诊疗设备医疗救治影像质量
-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检测与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介入操作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3名普通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普通放射组,58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作为介入放射组,47名非职业受照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尿中8-OHdG水平,用苦味酸法测定尿中的肌酐,计算8-OHdG的肌酐校正值。结果:经统计分析,三组人群之间尿中8-OHdG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00,P<0.05)。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尿中8-OHdG均高于普通放射组和对照组(P<0.05),随着放射工龄的延长,每周介入手术量的增加,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尿中8-OHdG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结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使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尿中8-OHdG水平升高,引起机体DNA氧化损伤。
- 宣志强高慎永叶安方蔡德雷俞顺飞赵尧贤
-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8-羟基脱氧鸟苷DNA损伤
-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抗氧化能力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电离辐射可对生物体构成损伤,而氧化损伤是辐射对机体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体内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氧化损伤程度。机体内存在一系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常常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间接反映细胞损伤的程度。
- 宣志强娄域峰叶安方高慎永俞顺飞赵尧贤吴寿明
- 关键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作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血清电离辐射
- 浙江省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为辐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119名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介入放射组62名,诊断放射组57名)和64名无射线接触健康人员(对照组)进行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不同放射工种组与对照组比较,介入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及其余染色体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诊断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种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放射工龄组比较,20年~组染色体型畸变率显著高于<10年组(P<0.01)和10年~组(P<0.05);<10年组与10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江省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型畸变率高于正常人群,尤其是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小剂量辐射损害仍然存在,应加强辐射监控与防护,注重细胞遗传学指标的定期检测,降低电离辐射累积效应的发生。
- 叶安方王相果倪倩影宣志强
-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
-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的个人剂量情况。方法:选取浙江省3家综合性医院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50名,普通放射工作人员49名,采用个人剂量监测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2.22 mSv,普通放射工作人员为0.36 mSv,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明显高于普通放射工作人员(P<0.01)。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中高于5 mSv而低于10 mSv,占总数的12.0%,高于10 mSv而低于20 mSv,占总数的8.0%。结论:应加强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监督与管理,以降低个人剂量水平。
- 宣志强郦依华赵尧贤吴寿明俞顺飞罗进
- 关键词:介入放射
- 流式细胞术检测家具企业混苯接触工人DNA损伤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家具企业混苯作业工人外周血DNA损伤。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2名混苯接触组和30名餐饮业对照组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检测。结果:混苯接触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率和几何平均荧光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不同工龄组工人DNA损伤率和几何平均荧光强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混苯接触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流式细胞术γH2AX分析法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方法。
- 宣志强黎君赵尧贤郦依华吴寿明俞顺飞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混苯淋巴细胞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