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2010057)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凌艳君彭波朱沛王银李跃辉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正交试验优选鼻敏宁颗粒提取工艺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优选鼻敏宁颗粒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浸膏得率、黄芪甲苷提取量为指标,对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水煎煮两次,第1次加8倍量水,煎煮2 h,第2次6倍量水,煎煮1.5 h。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重复性好,样品质量稳定。
- 李跃辉凌艳君朱沛王银彭宇易延逵
- 关键词:正交试验水提取工艺黄芪甲苷
- 鼻敏宁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行为及鼻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鼻敏宁颗粒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行为以及鼻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辛芩颗粒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鼻敏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简称为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造模成功后于局部激发第5次当日开始干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2、1、0.5 g/kg的鼻敏宁颗粒,阳性对照组给予5 g/kg的辛芩颗粒,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灌服同等容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干预7 d。观察大鼠行为以及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干预后高、中、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均能降低大鼠的分泌量、喷嚏及搔鼻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高剂量组与低、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鼻敏宁颗粒各剂量组黏膜炎症浸润明显比模型组轻。结论:鼻敏宁颗粒可改善AR大鼠模型的过敏性行为,降低AR大鼠模型鼻黏膜的炎性反应。
- 彭波凌艳君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