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107)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樊建庭孟俊国刘博徐华潮孙江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松墨天牛
  • 2篇天牛
  • 1篇地果
  • 1篇性信息素
  • 1篇性信息素诱杀
  • 1篇嗅觉
  • 1篇引诱
  • 1篇引诱剂
  • 1篇诱捕
  • 1篇诱杀
  • 1篇幼虫
  • 1篇羽化
  • 1篇羽化孔
  • 1篇森林保护学
  • 1篇山地
  • 1篇山地果园
  • 1篇食心虫
  • 1篇视觉
  • 1篇视觉因素
  • 1篇松墨天牛幼虫

机构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樊建庭
  • 2篇徐华潮
  • 2篇刘博
  • 2篇孟俊国
  • 1篇孙江华

传媒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视觉因素在松墨天牛定位寄主和交配中的作用被引量:12
2012年
在野外诱捕试验中,使用相同的诱芯,测试了4种不同颜色诱捕器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引诱效果。其中黑色和棕色诱捕器引诱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灰白色,而绿色诱捕器引诱效果最差,显著低于对照。这表明,在松墨天牛的野外远距离寄主定位过程中,视觉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黑色和棕色提高了引诱效果,而绿色抑制了引诱效果。在室内交配定位试验中,当松墨天牛的复眼被涂黑处理之后,雌雄抱对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为50.7%,显著低于对照健康组的成功率(93.3%)。当松墨天牛触角被切除之后,抱对交配成功率为72.3%,同样显著低于对照。而将天牛的复眼涂黑并且切除触角之后,抱对交配的成功率仅为26.7%。视觉因素在天牛近距离交配定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刘博徐华潮孟俊国孙江华樊建庭
关键词:森林保护学松墨天牛视觉嗅觉
性信息素诱杀山地果园梨小食心虫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0年
在浙南云和县重河湾山地果园,采用不同类型诱捕器、不同药剂和不同浓度性信息素比较了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显示,不同类型诱捕器中,以粘胶型诱蛾效果最好,其次是水盆型,其它诱捕器不适合诱捕梨小食心虫;纯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蛾效果最好,加入梨酯后,诱蛾效果显著下降,梨果中提取出的梨酯诱蛾效果最差;同一性引诱剂诱捕效果随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但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显著下降。
王飞高易为樊建庭
关键词:性信息素引诱剂梨小食心虫诱捕
松墨天牛幼虫在马尾松上的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在马尾松树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树上的松墨天牛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数量随着树体高度的增加呈“钟形”分布,主要集中在寄主的中部,其中2~5in高树干上的蛀入孔数量占总蛀入孔的64.88%,2~5m高树干上的蛹室数量占总蛹室的62.44%,3~6m的羽化孔占总羽化孔的63.47%;松墨天牛的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在树枝上的分布数量显著高于树干上的分布,说明树枝是幼虫的主要分布部位,同时也是松墨天牛越冬的重要场所;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的数量与马尾松树胸径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且其在马尾松树南北两侧的分布差异也不显著。
孟俊国刘博徐华潮樊建庭
关键词:松墨天牛羽化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