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残疾人康复科研项目
- 作品数:84 被引量:636H指数:15
- 相关作者:仲荣洲沈敏陈楠杜青周璇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康复护理干预对手功能康复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手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而因缺乏保护而常常受到各种损伤,造成手功能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下降。
- 廖阳施娟都利晓金苗苗仲荣洲
- 关键词:康复护理手外伤康复
- 肌内效贴扎对早期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对早期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肌内效贴组(肌内效贴+康复,n=20,脱落2例)、白贴组(白贴+康复,n=20,脱落1例)和空白组(康复,n=20,脱落1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及治疗6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MAS)量表、手肿胀程度(手体积)、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上肢部分、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周及6周后,3组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效贴组FMA评分、STEF评分及手体积差值均优于白贴组和空白组(P<0.05);肌内效组M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肌内效贴扎可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的患手痉挛、肿胀,从而改善手功能。
- 陈丽华瞿燕萍袁海新阚世锋
- 关键词:卒中手功能康复
- 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持证残疾人抑郁症状调查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持证残疾人的抑郁症状,为探讨社区层面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通过普查的方式调查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持证残疾人的抑郁情况。【结果】社区残疾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7.55%,其中以轻度为主38.79%。【结论】该社区残疾人的抑郁症状检出率相对较高,应在提供康复服务时针对重点人群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改善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 杨旦红吴菁刘锐
- 关键词:抑郁症状残疾人
- 服药依从性良好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特点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身状况、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从而对服药依从性良好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2016年6~12月社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570例患者开展调查,采用Morisky量表(MAQ)调查患者服药依从性,设计问卷收集并分析患者人口学资料,用药态度量表(DA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评分作为观察指标,通过对患者自身、家庭、社会相关因素分析,了解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服药依从性差者302例(53.0%),依从性良好者268例(47.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AI评分、PANSS评分、是否伴发躯体疾病、发病情况、医患关系是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与融合的医患关系组成社会支持系统,积极评价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治疗体验,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孙莉谢红涛陈俊王祖承
-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精神分裂症影响因素
- 脊髓独立性评定的信效度分析及其在社区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对脊髓独立性评定(SCIM-Ⅲ)中文版量表开展应用性评估研究,分析社区患者专业机构康复训练后的独立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2019年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参加康复训练的256例社区脊髓损伤者,收集个人和受伤的基本情况、SCIM-Ⅲ和FIM评估结果,应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结果:SCIM-Ⅲ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884,四个主成分累计可解释方差80.5%。SCIM-Ⅲ敏感度指标略低于FIM。经过康复训练,独立性总分提高10.5%;各指标得分提高2.9%~50.0%(P<0.01);转移和自我照顾维度存在明显天花板效应,移动维度和地面-轮椅转移存在地板效应。回归分析发现:与颈段损伤相比,胸段自我照顾分数也提高更多(β=0.12,P<0.01);受伤时间越久,自我照顾得分提升越少(β=-0.10,P<0.01),另外年龄越大,自我照顾得分提高越多(β=0.07,P=0.03)。在移动方面,受伤时间越长,移动能力提高的越少(β=-0.04,P=0.01);学历越高,移动能力进步越大。在转移方面,与颈段损伤相比,胸段及以下损伤的患者转移得分提高均更多;女性患者在括约肌管理方面提高比男性更多(β=0.06,P=0.02)。结论:SCIM-Ⅲ的信效度良好,但也有一定局限性。样本脊髓损伤人群在康复训练后,功能独立性水平明显提高。建议脊髓损伤新受伤患者尽早接受系统康复训练,社区患者重点加强转移类项目训练,同时应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
- 解海霞沈沉李楠魏燕吴爱荣林佩佩韦翠翠高大勇曾叙衡吕军苌凤水
- 关键词:脊髓损伤影响因素信度
- 旋律语调治疗改善脑卒中后Broca失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旋律语调疗法(MIT)对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进行改编的旋律语调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言语康复训练(包括口腔发音器官的训练、口语表达训练、文字表达训练、听理解训练等);均采用一对一的治疗方式,治疗时间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5 d,2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评估,对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四项评估。最后通过统计学分析,考察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各项语言评分值及失语商(AQ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治疗组自发言语评分[(13.15±2.82)]、听理解评分[(8.42±1.61)分]、命名评分[(5.484±1.69)分]和失语商(AQ值)评分[(66.87±11.75)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10.55±3.61)、(7.92±2.19)、(4.32±1.89)分和(57.03±16.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有语调和节奏的训练词库的MIT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及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
- 孙长慧杨铭白玉龙
- 关键词:失语症言语治疗
- 疼痛护理在骨科康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骨科康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该院骨科住院康复疼痛NRS评分>3分的患者97例(疼痛护理组),全疗程给予小组式疼痛护理,比较分析其入院时、入院3周、入院6周及出院时的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频次、焦虑抑郁自评分、疼痛自我效能评价、生活质量SF-36评分;并且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骨科住院康复疼痛NRS评分>3分的患者92例(非疼痛护理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疼痛评分、疼痛自我效能评价。结果随疼痛护理介入,患者的疼痛程度、止痛药物使用率、焦虑抑郁评分均逐步降低,而疼痛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逐步增高;与非疼痛护理组比较,疼痛护理组出院时疼痛评分低,疼痛自我效能评价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结论疼痛护理应用于骨科康复的住院患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并且提高患者的自我认同感及生活质量,该模式值得在骨科康复患者中推广应用。
- 廖阳施娟许剑蕾金苗苗
- 关键词:疼痛护理骨科康复
- 有氧运动联合电刺激短期内对脑卒中患者心肺适应性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有氧运动和电刺激短期内对脑卒中患者心肺适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心肺康复科行康复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有氧运动+电刺激组(A组)、有氧运动组(B组)、电刺激组(C组),每组各20例。三组均进行常规的步态、平衡、力量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另外,A组接受有氧运动+电刺激、B组接受有氧运动和C组接受电刺激治疗,共4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心肺运动试验参数:最大摄氧量(V02max)、呼吸交换比(RER)、最大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运动时程。【结果】三组治疗前V02mflX、RER、最大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运动时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V02max、运动时程高于治疗前,且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R、最大心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C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训练联合电刺激能够短期内提高脑卒中患者V()2max,是短期内提高脑卒中患者心肺适应性的有效康复途径。
- 盛富强周仁娣朱云霞郭进
- 关键词:卒中电刺激疗法运动疗法
- 健康教育路径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住院康复患者按病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预防跌倒传统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预防跌倒,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预防跌倒知识、态度、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干预后预防跌倒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患者采取预防跌倒行为的依从性,减少或避免跌倒,保证安全。
- 高佳施娟王艳波陈羊
-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脑卒中跌倒
- 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偏瘫手功能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疗效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究标准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接受镜像治疗,B组患者接受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治疗,C组患者接受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3组治疗均每次20 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Fugl-Meyer量表上肢运动功能测试部分(U-FMA)、组块测试(BBT)、腕关节主动活动角度(AROM)对患者手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时域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频域指标——中位频率值(MF)、U-FMA评分、BBT评分以及腕关节A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AEMG值、MF值、U-FMA评分、BBT评分以及腕关节AROM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C组AEMG值、MF值、BBT评分以及腕关节AROM分别为(73.17±29.12)μV、(95.67±26.54)Hz、(9.50±3.28)分、(41.75±17.19)°优于A组(57.33±18.47)μV、(77.62±31.10)Hz、(7.15±3.13)分、(26.75±14.53)°和B组(55.61±20.17)μV、(74.45±23.22)Hz、(6.50±3.78)分、(31.50±16.4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U-FMA评分分别为A组(25.85±8.38)分、B组(25.40±9.25)分、C组(27.20±9.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手功能,且优于单一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以及镜像治疗。
- 周亚飞陈庆珍胡世红李莹莹于磊金佳然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