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C102)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玉华贾敬芬郝建国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早红’草莓高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被引量:7
- 2009年
- 本文以草莓主栽品种‘早红’组培苗离体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进行叶龄、暗培养、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及抗生素敏感性研究,建立草莓高效遗传转化的受体系统。在含3.0mg/L6-BA与0.1mg/L2,4-D的MS培养基上,30d叶龄的叶片再生频率高达98.31%,平均每叶片再生芽数5.09个,叶柄切段的再生频率为89.25%,平均每叶柄切段再生芽数4.92个,叶片的再生频率略高于叶柄;不定芽在含0.2mg/L6-BA与0.2mg/LGA3的MS继代培养基上培养成苗。将生长状态良好的不定芽转至含0.2mg/LIBA的1/2MS培养基上生根,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量16.27条,平均根长1.85cm。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草莓外植体适宜的卡那霉素选择压力为25mg/L,头孢霉素的筛选浓度为300mg/L。本研究建立的再生体系可作为草莓遗传转化的受体系统。
- 王玉华郝建国贾敬芬
- 关键词:草莓受体系统不定芽
-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褪黑素基因草莓的获得被引量:5
- 2009年
- 为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草莓褪黑素基因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以草莓品种"早红"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优化了影响根癌农杆菌遗传转化的因素,包括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预培养时间等,建立了适宜草莓"早红"的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早红"草莓适宜的转化条件是:外植体的最适预培养时间为2~3d,农杆菌侵染的最佳菌液浓度为OD6000.3~0.5,最适侵染时间为15min,最适共培养时间为3d。在此基础上,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褪黑素合成关键酶N-乙酰转移酶(AANAT)和羟吲哚-O-甲基转移酶(HIOMT)基因AANAT和HIOMT转入草莓基因组,并对获得的抗性植株进行PCR和PCR-Southern blot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进草莓基因组中。RT-PCR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经在转录水平表达。
- 王玉华韩晓玲郝建国贾敬芬
- 关键词:农杆菌褪黑素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