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5015)
-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世清毛磊刘宗茂孟永强姜微华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科技大学廊坊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北省教育厅博士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理学更多>>
- Cu-Fe-Cr原位复合材料和Fe-Cr纤维的磁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采用拉拔变形法制备了Cu-Fe-Cr原位复合材料,并从线材中提取出Fe-Cr纤维。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线材和纤维的微观形貌,并用VSM对复合线材和Fe-Cr纤维进行了磁性测试,绘制了磁滞回线。结果表明:复合线材具有磁各向异性,其易磁化方向平行于线材轴向;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复合线材的剩磁和矫顽力逐渐增大;Fe-Cr纤维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达到了150 emu.g-1,是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吸波材料。
- 姜微华孙世清刘宗茂刘丛胡彦君
- 关键词:原位复合材料磁学特性
- 高铬铁基纤维的热稳定性和磁性被引量:2
- 2007年
- 高铬铁基纤维由Cu-11Fe-4Cr原位复合丝材硝酸法萃取得到。研究了微米级、亚微米级高铬铁基纤维样品的结构和磁性变化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样品的磁性,利用热重-差热分析比较了不同变形量的高铬铁基纤维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空气中低于600℃加热1h后,高铬铁基纤维保持BCC结构不变,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均大于100 A.m2.kg-1;经800℃加热1h后,由铁磁性的-α(Fe,Cr)固溶体转变为顺磁性的(Fe,Cr)2O3,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显著下降。微米级、亚微米级高铬铁基纤维的热稳定性显著高于微米级多晶铁纤维。随着变形量增大,较细的高铬铁基纤维的热稳定性较差。
- 孙世清
- 关键词:原位复合材料变形量热稳定性磁性
- 粉末冶金高速钢的热处理与热磁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综合物理测试系统的振动样品磁强计选件(PPMS-VSM),对回火处理时的粉末冶金高速钢进行热磁分析测量。退火态粉末冶金高速钢中的铁素体含量约为70.5%(体积分数)。淬火态粉末冶金高速钢在回火处理的升温阶段,有碳化物从马氏体中析出。在回火处理的保温和降温阶段,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淬火态钢中的马氏体含量约为44.6%,在第1次、第2次、第3次回火后,钢中马氏体含量分别约为67.5%、70.0%和70.3%。
- 孙世清
- 关键词:粉末冶金高速钢回火磁性马氏体铁素体
- 磁性高铬铁素体纤维的热稳定性研究
- 2007年
- 由Cu-11%Fe-4%Cr原位复合丝材硝酸法提取得到高铬铁素体纤维。研究了热处理对高铬铁素体纤维样品结构和磁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样品的磁性,利用热重差热分析比较了不同变形量的高铬铁素体纤维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高铬铁素体纤维的比饱和磁化强度约为114A·m2·kg-1,高铬铁素体纤维在空气中经600℃以上加热1h后,逐渐由铁磁性的α-(Fe,Cr)(BCC结构)固溶体转变为顺磁性的(Fe,Cr)2O3(六方晶系),比饱和磁化强度显著下降;微米级、亚微米级高铬铁素体纤维的热稳定性显著高于微米级多晶铁纤维。
- 孙世清
- 关键词:热稳定性比饱和磁化强度
- 铬铁质量比对磁性铁基纤维稳定性的影响
- 2007年
- 由Cu-Fe-Cr系原位复合材料硝酸法萃取了磁性铁基纤维,研究了铬铁质量比R对铁基纤维磁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对铁基纤维进行了SEM观察,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铁基纤维的磁性,采用热重-差热法分析了铁基纤维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铁基纤维中铬铁质量比的增加,铁基纤维的稳定性显著增强,同时比饱和磁化强度下降;随着原位复合材料的变形量增大,相同铬铁质量比的铁基纤维的稳定性逐渐下降。
- 孟永强孙世清刘宗茂毛磊
- 关键词:变形量磁性稳定性
- 磁性Fe-Cr纤维的长期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被引量:3
- 2006年
- 以Cu-Fe-Cr原位复合丝材萃取得微米级、亚微米级的Fe-Cr纤维,并研究了变形量、长期储存条件和热处理对Fe-Cr纤维样品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了样品的磁性,并利用热重差热分析(TGA-DTA)比较了不同变形量的Fe-Cr纤维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和Fe-Cr纤维的细化,纤维的饱和磁矩基本恒定(约140 A.m2/kg),而剩磁和矫顽力则逐渐增加;Fe-Cr纤维在无水乙醇和空气中储存一年以上,磁性基本保持不变;Fe-Cr纤维在空气中经300℃以上加热1 h后,逐渐由铁磁性的-(αFe,Cr)(BCC结构)固溶体转变为顺磁性的(Fe,Cr)2O3(六角晶系),饱和磁化强度显著下降;且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较细Fe-Cr纤维的热稳定性较差。
- 孙世清
- 关键词:变形量热稳定性磁性
- Fe-Cr纤维的组织结构与磁学性质被引量:2
- 2006年
- Fe-Cr纤维由Cu-16Fe-2Cr原位复合材料硝酸法萃取得到。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Fe-Cr纤维的组织结构和形貌,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了其磁性。结果表明,萃取出的Fe-Cr铁素体纤维比饱和磁化强度保持在141emu/g左右。随着片带状Fe-Cr纤维的厚度细化至亚微米级,其矫顽力逐渐提高,在冷拔变形量η=5.42时达到322×79.6A/m。
- 孙世清
- 关键词:原位复合材料变形量纤维磁性
- 热处理对Fe-Cr纤维组织结构和磁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由Cu-13Fe-2Cr原位复合丝材萃取得到微米级、亚微米级Fe-Cr纤维,研究了热处理对Fe-Cr纤维样品的结构和磁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样品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样品的磁性,利用热重-差热分析(TGA-DTA)比较不同变形量的Fe-Cr纤维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Fe-Cr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约为120emu.g-1,Fe-Cr纤维在空气中经300℃以上加热1h后,逐渐由铁磁性的α-(Fe,Cr)(BCC结构)固溶体转变为顺磁性的(Fe,Cr)2O3(六方晶系),饱和磁化强度显著下降;随着变形量增大,较细的亚微米级Fe-Cr纤维的热稳定性较差。
- 孙世清毛磊刘宗茂孟永强
- 关键词:变形量热稳定性磁性
- Cu-Fe-Cr原位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与磁学性质被引量:4
- 2007年
- 通过真空熔炼、锻造和大量拉拔变形制备了Cu-16Fe-2Cr原位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了纤维相结构和形貌,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了Cu-16Fe-2Cr原位复合材料的磁性。结果表明,随着Fe-Cr纤维的细化和沿织构〈110〉方向的定向排列,沿丝材轴向Cu-16Fe-2Cr原位复合材料表现出显著的磁各向异性。随着变形量的增大,Cu-16Fe-2Cr原位复合丝材的矫顽力和矩形度逐渐提高,在η=5.42时分别达到163×79.6A·m^(-1)和0.71。
- 孙世清毛磊
- 关键词:铜基原位复合材料变形量磁性
- 大变形高铬铁纤维的热稳定性和磁性
- 研究了热处理对大变形高铬铁纤维样品的结构和磁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样品的磁性,利用热重分析比较了不同变形量的高铬铁纤维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空气中...
- 孙世清
- 关键词:变形量热稳定性磁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