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157)
- 作品数:19 被引量:153H指数:8
- 相关作者:丁玲王金桃吴婷婷白兰孙雪松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解放军第264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环芳烃与p16、朋刀基因CpG岛甲基化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交互效应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多环芳烃与p16、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 利用2014年6-12月建立的山西省阳曲县宫颈病变研究队列。包括经病理学确诊的CIN患者169例(CINⅠ86例,CINⅡ/Ⅲ 83例)和正常宫颈(NC)妇女91例。全部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液中的1-羟基芘(1-OHP)浓度,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抑癌基因p16、FHIT CpG岛甲基化状态。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因素与宫颈疾病之间关联强度的OR值及其95%CI,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GMDR)评价交互作用。结果 随着CIN程度加重,1-OHP水平逐渐上升(H=50.743,P〈0.001),1-OHP高暴露率逐渐升高(趋势检验χ2=20.146,P〈0.001)。CINⅠ、CINⅡ/Ⅲ组p16、FHIT CpG岛甲基化率均高于NC组;随着CIN程度的加重,p16基因CpG岛甲基化率(趋势检验χ2=9.75,P=0.002)、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率(趋势检验χ2=10.39,P=0.001)均逐渐升高。GMDR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在CINⅠ和CINⅡ/Ⅲ组,1-OHP高暴露与p16、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呈交互作用。结论 1-OHP高暴露和p16、FHIT CpG岛甲基化均可增加CIN的风险,且在病变中具有协同作用。
- 王璐刘学智任志英丁玲南晶刘春亮宋志超冯美娟杨倩王金桃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1-羟基芘抑癌基因交互效应
- 叶酸与甲基-CpG-结合蛋白2基因表达在宫颈癌变中的关系及交互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叶酸和甲基-CpG-结合蛋白2(MeCP2)表达在宫颈癌变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4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71例(34例CIN1和37例CIN2+)及61名宫颈正常(NC)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法检测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宫颈组织中MeCP2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χ^2趋势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GMDR)评价交互作用。结果 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叶酸(H=44.71,P〈0.001;趋势检验 χ^2=24.48,P〈0.001)和红细胞叶酸(H=5.28,P〈0.001;趋势检验 χ^2=3.83,P〈0.05)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呈正相关(r=0.270,P〈0.001);MeCP2蛋白(H=33.72,P〈0.001;趋势检验χ^2=14.74,P〈0.001)和mRNA (H=19.50,P〈0.001;趋势检验χ^2=10.74,P〈0.001)表达量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叶酸水平与MeCP2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血清叶酸:r=-0.226,P=0.003;红细胞叶酸:r=-0.164,P=0.004)。GMDR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在SCC组和CIN2+组,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缺乏,MeCP2蛋白高表达与MeCP2mRNA高表达呈现交互作用。结论 叶酸缺乏和MeCP2基因异常高表达可增加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风险,血清叶酸缺乏、红细胞叶酸缺乏、MeCP2蛋白高表达和MeCP2mRNA高表达在宫颈癌变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 李巧玲丁玲南晶刘春亮杨作凯陈芳梁雅丽王金桃
- 关键词:叶酸宫颈癌变
- 叶酸与p16蛋白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其相互效应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叶酸与p16蛋白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其相互效应。方法 选取经病理学确诊的80例正常宫颈(NC)妇女、55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患者、5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Ⅲ)患者、6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微生物法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其血清叶酸水平和p16蛋白的表达量。同时采用体外细胞实验研究方法,对HPV阴性的宫颈癌细胞C33A和HPV16阳性的宫颈癌细胞Caski进行不同浓度叶酸干预,检测两种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以及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NC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和SCC组血清叶酸含量分别为(5.96±3.93) ng/ml、(5.08±3.43) ng/ml、(3.92±2.59) ng/ml、(3.18±2.71) ng/ml,p16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80±0.32、1.33±0.52、1.91±0.77、2.09±0.72;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血清叶酸含量逐渐降低(趋势检验 χ2=32.71,P〈0.001),p16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趋势检验 χ2=56.06,P〈0.001)。在CINⅠ、CINⅡ/Ⅲ、SCC组中血清叶酸缺乏与p16蛋白高表达均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叶酸浓度的增加,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C33A:r=0.928,P=0.003;Caski:r=0.962,P=0.001)和凋亡率(C33A:r=0.984,P〈0.001;Caski:r=0.986,P〈0.001)均上升,p16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C33A:r=-0.817,P=0.025;Caski:r=-0.871,P=0.011),且p16蛋白表达量与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C33A:r=-0.935,P=0.002;Caski:r=-0.963,P=0.001)和凋亡率(C33A:r=-0.844,P=0.017;Caski:r=-0.898,P=0.006)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叶酸缺乏与p16蛋白高表达均可增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两者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补充叶酸可逆转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
- 贾吴琳丁玲任志英吴婷婷赵维敏樊石磊王金桃
- 关键词:叶酸P16蛋白宫颈癌变
- 阴道微环境改变与HPV16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被引量:36
- 2018年
- 目的 探讨阴道微环境改变和HPV16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课题组前期在山西省建立的宫颈病变研究队列,包括623例正常宫颈(NC)妇女、303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和93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患者。在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因素资料的同时,采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16感染状况,应用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试剂盒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H2O2、β-葡萄糖醛酸苷酶、凝固酶、唾液酸酐酶和白细胞酯酶,以及阴道pH值和清洁度。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资料分析。结果 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HPV16感染率(趋势性χ2=55.45,P〈0.001)、H2O2 (趋势性χ2=26.19,P〈0.001)、pH值(趋势性χ2=5.06,P=0.024)、阴道清洁度(趋势性χ2=19.55,P〈0.001)、β-葡萄糖醛酸苷酶(趋势性χ2=17.52,P〈0.001)、唾液酸酐酶(趋势性χ2=14.90,P〈0.001)的异常率均逐渐升高,而凝固酶和白细胞酯酶异常率未见相应趋势。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在CINⅠ组,HPV16感染与H2O2、β-葡萄糖醛酸苷酶、凝固酶、唾液酸酐酶异常呈交互作用,在CINⅡ/Ⅲ组,HPV16感染与阴道清洁度、H2O2、β-葡萄糖醛酸苷酶、唾液酸酐酶异常呈交互作用。结论 阴道微环境改变和HPV16感染均可增加宫颈病变的发病风险,且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具有交互作用。
- 李俐丁玲吕元婧王铭刘春亮韩阳王金桃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HPV16
- 叶酸受体α介导ERK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
- <正>探讨叶酸受体α(FRα)介导ERK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采用体外实验研究方法,以FRαt阳性的宫颈癌Hela细胞为实验对象进行siRNA干扰,进行了干预前后细胞增殖与活性(CCK-8法)、细胞周期与凋...
- 王金桃丁玲白丽霞康慧杰孙雪松高晨菲许娟
- 关键词:宫颈癌ERK信号通路
- 文献传递
- FHIT基因与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变中的交互效应
- <正>探讨FHIT基因mRNA及其蛋白异常表达与HPV16感染的关系以及在宫颈癌变中的交互效应。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新发病人100例,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太...
- 丁玲郝俊霞周芩郝敏王金桃
- 关键词:宫颈癌变HPV16交互效应
- 文献传递
- hnRNP E1与HPV16早期基因E2和E6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交互效应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探讨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E1与HPV16早期基因E2和E6在宫颈癌变进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从在山西省介休市建立的自然人群宫颈病变队列中,选取2014年6-9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正常宫颈(NC)女性56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病例58例和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Ⅲ)病例50例,以及同期在山西省肿瘤医院确诊的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宫颈病变相关资料的同时,采集宫颈组织活检标本和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导流杂交法检测HPV感染状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nRNP E1以及HPV16 E2和E6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评价交互作用。结果HPV16感染率在CINⅠ(15.52%,9/58)、CINⅡ/Ⅲ(40.00%,20/50)和SCC组(67.50%,27/40)均高于NC组(8.93%,5/56),并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现升高趋势(趋势检验χ^2=43.613,P<0.001)。hnRNP E1表达量在不同宫颈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98,P=0.019),且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现降低趋势(趋势检验χ^2=9.495,P=0.002)。HPV16 E2(H=16.20,P=0.001)和E6(H=15.44,P=0.001)表达水平在不同宫颈病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采用GMDR分析显示,hnRNP E1低表达、HPV16 E2低表达与HPV16 E6高表达在CIN Ⅱ/Ⅲ和SCC组中存在交互作用(P<0.05),而在CIN Ⅰ组未发现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hnRNP E1低表达和HPV16早期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会增加宫颈病变的发病风险,并在宫颈癌变中存在交互作用。
- 吕元婧丁玲李巧玲李俐王铭韩阳王金桃
- 关键词:宫颈癌
- 叶酸缺乏及其与HPV16感染的交互效应对宫颈癌变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与宫颈癌变的关系以及叶酸缺乏和HPV16型感染在宫颈癌变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选取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炎症(CI)患者80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患者5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Ⅲ)患者55例以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法检测HPV 16感染状况、微生物法测定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结果 随着宫颈癌变的进展,HPV16感染率升高(趋势x2=34.96,P<0.001),血清叶酸含量(趋势x2=42.17,P<0.001)和红细胞叶酸含量(趋势x2=31.39,P<0.001)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含量呈正相关(r=0.405,P<0.001).分组分析显示,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含量的OR和调整OR(aOR)值在CINⅡ/Ⅲ和SCC组均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在CIN Ⅰ组未显示相同趋势.血清叶酸缺乏与HPV16感染在CINⅡ/Ⅲ及SCC组中存在正相加作用,而红细胞叶酸缺乏与HPV16感染在CIN各组和SCC组中均存在正相加作用.结论 叶酸缺乏可增加宫颈癌变的发生风险,在宫颈癌变的过程中与HPV16感染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 孙雪松丁玲陈芳吴婷婷王金桃
- 关键词:血清叶酸红细胞叶酸人乳头瘤病毒16型宫颈癌变
- 叶酸与HPV16E6/E7mRNA表达在宫颈癌变中的交互作用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叶酸与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E7mRNA表达在宫颈癌变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64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1)患者5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1N2+)患者55例和正常宫颈(NC)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应用real—timePCR法检测HPV16E6/E7mRNA表达水平。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χ2检验、方差分析、Welch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有序logistic回归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应用相加模型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随着宫颈癌变的进展,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χ2=32.71,P〈0.001;χ2=16.32,P〈0.001),且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含量呈正相关(r=-0.41,P〈0.001);HPV16E6/E7mRNA表达水平随着宫颈癌变的进展呈逐渐升高趋势(χ2=30.11,P〈0.001;χ2=38.99,P〈0.001);红细胞叶酸含量与HPV16E6/E7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E6:r=-0.14,P=0.009;E7:r=-0.21,P=0.001),红细胞叶酸缺乏与HPV16E6/E7mRNA高表达在C1N1、CIN2+和SCC组均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结论叶酸缺乏和HPV16E6/E7mRNA高表达均可增加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风险,两者在宫颈癌变进展中存在协同作用。
- 南晶丁玲刘学智李娟吴婷婷陈霄王金桃
- 关键词:宫颈癌变叶酸MRNA
- 叶酸及其代谢相关的还原型叶酸载体、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叶酸、叶酸代谢相关基因还原型叶酸载体(RFC-1)A80G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MTRR)A66G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新发病例107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就诊子宫肌瘤患者107例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水平,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检测基因RFC-1 A80G和MTRR A66G多态性。结果 病例组血清叶酸水平[(1.86±0.60)ng/ml]低于对照组[(2.30±1.14)ng/ml](Z=2.08,P=0.04),随着血清叶酸水平的降低,发生子宫颈癌的风险增加(χ2趋势=12.57,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FC-1 80位点GG基因携带者患子宫颈癌的危险性是AA型的2.42倍(95 % CI 1.01~5.81),是A等位基因(AA+AG)携带者的1.65倍(95 % CI 0.77~3.53);MTRR 66位点GG携带者患子宫颈癌的危险性是AA型个体的1.35倍(95 % CI 0.40~4.56),是A等位基因(AA+AG)携带者的1.26倍(95 % CI 0.38~4.16)。结论 血清叶酸缺乏可增加子宫颈癌发生的风险,RFC-1 A80G可能是子宫颈癌发生的易感因素,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患子宫颈癌的风险增加。尚不能认为MTRR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发生的易感性有关。
- 陈芳王金桃丁玲周芩武媛媛
- 关键词:叶酸宫颈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