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E0610013)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何炳蔚彭育辉周小龙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三维重建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应用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2篇传感器规划
  • 1篇点云
  • 1篇定理
  • 1篇遗传算法
  • 1篇视点规划
  • 1篇视觉
  • 1篇四元数
  • 1篇四元数法
  • 1篇配准
  • 1篇曲面
  • 1篇最优视点
  • 1篇线扫描
  • 1篇基于遗传算法
  • 1篇高斯定理

机构

  • 4篇福州大学

作者

  • 4篇何炳蔚
  • 1篇周小龙
  • 1篇彭育辉

传媒

  • 2篇工程图学学报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工程机械...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面向未知三维物体自动建模的视点规划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提出了1种面向未知三维物体模型的自动测量新方法,重点介绍了视点的规划策略及算法.首先根据线激光视觉测量系统的可视区域,提出1种视点规划策略.并通过比较4个视点的未知区域体积,取区域体积最大者作为下1个最优视点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何炳蔚周小龙
关键词:视点规划传感器规划3D重建
面向未知对象三维重建的视觉传感器规划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在分析现有视觉规划方法在未知对象3D重建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基于斯托克斯定理的以向量场内闭曲线环流量为推理依据的视觉规划新方法。以视觉传感器作为向量场源,然后利用对已获得的物体表面封闭边界曲线的环流量的极值来确定最佳视点的空间位置。并利用Sakane提出的网格球面模型与已获得的物体表面信息相结合,形成视点可能的空间集合,从而减少视觉规划过程中的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该视点规划方法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何炳蔚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三维重建
未知对象自动三维重建过程自终止判别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前未知对象的自动三维重建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视觉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未知对象自动三维重建过程中除了视觉规划、数据获取、数据配准等技术之外,如何自动判别出继续或终止三维重建过程也显得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定理的自动重建过程中的自终止判别方法。该判别方法主要利用相邻两次获取数据所围体积的相对变化量作为判别准则,如果该变化量小于预先给定的阈值,那么则终止数据获取;否则继续数据获取。实验证实了该方法可行性。
何炳蔚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高斯定理三维重建
基于遗传算法和四元数法的曲面线扫描数据的配准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扫描线已知的部分几何拓扑信息,根据重叠区域中相应扫描线上采样点的主曲率差值的平方和来表达扫描线的相似度.运用遗传算法自动识别重叠区域,并通过四元数法直接计算点集的坐标变换矩阵.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彭育辉高诚辉何炳蔚
关键词:点云遗传算法四元数法线扫描配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