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07045) 作品数:7 被引量:135 H指数:6 相关作者: 吴志祥 周兆德 谢贵水 陶忠良 杨川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海南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海南儋州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碳和全氮特征 被引量:44 2009年 为研究热带人工林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态系统不同林龄土壤碳、全氮特征,对热带地区种植橡胶及其更新进行生态效益评估,文章分析了海南儋州地区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林龄的橡胶林土壤碳、氮质量分数垂直分布特征。结果如下,(1)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晚期(7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各土壤层次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入而降低,其垂直分布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7龄幼林晚期(37.54%)>16龄开割树(26.48%)>30龄老龄即将更新树(24.44%)>2龄幼林早期(18.99%);(2)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开割树(16龄),各土壤层次土壤全氮质量分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入而降低,其垂直分布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16龄开割树(34.32%)>7龄幼林晚期(30.98%)>30龄老龄即将更新树(21.09%)>2龄幼林早期(14.37%);(3)不同林龄胶林土壤碳氮(C/N)比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开割树(16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各胶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2≥0.5839,p<0.01)。本研究可为研究热带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全球碳循环及橡胶林生长碳氮耦合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热区进行天然橡胶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吴志祥 谢贵水 陶忠良 周兆德 王旭关键词:不同林龄 橡胶林 土壤全氮 分异 基于涡度相关系统的橡胶林生态系统蒸散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基于农业部儋州热带作物观测实验站橡胶林涡度相关系统2013—2014年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南岛西部儋州地区橡胶林生态系统不同时间尺度蒸散量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全年日蒸散变化特征为单峰型,雨季平均日蒸散量大于旱季,雨季平均日蒸散为3.69 mm/d,旱季平均日蒸散为1.45mm/d。2013—2014年不同年份相同月份月累积蒸散量相差不大,2013年总蒸散量大于2014年。2013年1—2月,2014年1—3月降雨量远远小于蒸散量,橡胶林严重缺水。(2)日尺度上,蒸散与净辐射(Rn)、气温(Ta)、饱和水汽压差(VPD)呈正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日尺度上,净辐射(Rn)、气温(Ta)、饱和水汽压差(VPD)、5 cm土壤含水率(VWC)均是影响蒸散的主要环境因子。(3)月尺度上,蒸散随气温(Ta)升高先略有减小,再增大;蒸散随净辐射(Rn)、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增大而增大。相关性分析发现,净辐射(Rn)、5 cm土壤含水率(VWC)为影响蒸散的主要环境因子。(4)年尺度上,橡胶林生态系统水分供应充足。尤其在橡胶林的主要生长季(5—10月),降雨量远大于蒸散量。年尺度上,环境因子对蒸散影响规律不明显。 张晓娟 吴志祥 杨川关键词:蒸散 涡度相关 橡胶林 橡胶林生态系统干季微气候特征和通量的初步观测 被引量:29 2010年 应用微气象法中的梯度观测系统、涡度相关系统和闭路水汽-CO2廓线系统,使用设置在海南省西部儋州地区一片刚开割的橡胶林中观测铁塔上的观测仪器所得的干季7个晴好天气的微气候观测数据和通量观测数据,对其微气候特征和通量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橡胶林的辐射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呈明显的昼夜交替变化;橡胶林林内和林冠上风速昼夜变化明显,风向则多为东北风(15°~40°);林冠上方气温和树冠面表温具有显著的日变化特征,树冠表温日变化幅度大于气温;相同时刻干季橡胶林林冠上方和林冠内湿度和水汽压相差不大;林冠内CO2浓度夜高昼低;土壤温度日变化明显,土壤含水量变幅较小。(2)林冠上方显热通量与潜热通量变化趋势相同,显热通量小于潜热通量;净辐射通量日变化呈规则的倒"U"形,主要由下行短波辐射决定;土壤热通量存在日变化,随土层深度增加变化变小;CO2通量随光合有效辐射发生日变化;水汽通量随净辐射发生日变化。 吴志祥 谢贵水 杨川 陶忠良 周兆德关键词:橡胶林 微气候 通量 海南岛西部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19 2011年 为研究热带人工林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态系统不同林龄土壤养分的特征,对热带地区种植橡胶及其更新进行了生态效益评估,并研究了海南儋州地区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林龄的橡胶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如下:(1)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晚期(7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各土壤层次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垂直分布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度而降低;(2)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的土壤全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开割树(16龄),各土壤层次的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垂直分布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度而降低,土壤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654 3,P<0.001);(3)不同林龄胶林的土壤全磷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并且均极显著地低于对照样地(胡椒地),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4)不同林龄胶林的土壤全钾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并且均极显著地低于对照样地(胡椒地),而且随着胶林林龄的增加,土壤的全钾含量依次减少,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本研究发现,随着热带土壤植胶的进行,土壤肥力和养分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为保证土壤肥力,必须增施肥料;本研究也可为热带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及橡胶林碳氮耦合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热区的天然橡胶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吴志祥 谢贵水 杨川 周兆德 陈帮乾关键词:土壤养分 不同林龄 橡胶林 全磷 全钾 木质素生物合成及转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09年 在制浆造纸过程中,将木材原料中木质素与纤维素分离,不仅能耗高,成本高,而且废弃物还污染环境。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木质素含量或者改变木质素组成成分,从而开发新型植物资源,从源头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介绍了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孔华 郭安平 郭运玲 刘恩平 贺立卡关键词:木质素 生物合成 基因调控 基因工程 幼龄胶园间种香蕉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20 2009年 对比研究幼龄胶园间种香蕉后,橡胶与香蕉的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间种香蕉的橡胶树幼林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高于无间种(对照)的橡胶树幼林,水分利用效率间作香蕉的胶树低于无间种的对(照胶)胶树;(2)橡胶树下间种的香蕉净光合速率与对照香蕉间无明显差异,蒸腾速率以普通对照的香蕉略大,水分利用效率是间作的香蕉略大。幼林胶园间种香蕉,能充分利用林下资源,生态效应良好,值得发展。 吴志祥 谢贵水 陶忠良 周兆德 曹建华关键词:橡胶树 香蕉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特征 被引量:17 2009年 研究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各土壤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但普遍表现为表层土壤(0~15cm土层)有机碳含量高于平均值,下层土壤(45~60cm土层)有机碳含量低于平均值,中间两层的(15~30cm土层、30~45cm土层)变化不大,在平均值的上下浮动;(2)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6.03~7.78g/kg之间,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高低排序为幼林晚期(7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3)胶林有机碳储量主要决定于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容重,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介于61.33~74.29t/hm2之间,相互间存在差异,高低排序为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 吴志祥 谢贵水 陶忠良 周兆德关键词:不同树龄 橡胶林 土壤有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