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41011)
- 作品数:36 被引量:369H指数:13
- 相关作者:陈志强王慧刘永柱张建国郭涛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杂交籼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被引量:3
- 2003年
- 特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龙特甫A与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晚籼新组合,具有米质较优、产量高、中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杨东谢华安黄庭旭张水金王乌齐
- 关键词:杂交籼稻特优航1号选育
- 高空气球搭载空间诱变品系稻瘟病抗性变异基因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在前期对空间诱变品系进行稻瘟病表型鉴定的基础上,选取部分空间诱变粤香占和青华占抗性变异高代品系(6代以上)进行稻瘟病抗性变异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研究。经遗传分析,发现突变品系YX03和QH06对菌株01-18a的抗病性分别受一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而突变品系YX04和QH05分别受两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并将QH06的抗病突变基因定位于第8染色体,与微卫星标记RM547连锁,遗传距离为8.5cM。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可以产生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变异。
- 洪彦彬杨祁云林佩珍陈志强王慧刘永柱朱小源
- 关键词:稻瘟病抗性变异抗病基因微卫星标记
- 水稻空间诱变特异矮秆突变体CHA-1变异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针对籼稻品种特华占经高空气球搭载空间诱变后产生的稳定特异矮秆突变体CHA-1,研究和考察了其主要的农艺、经济以及生理性状的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与原种特华占相比,突变体CHA-1在多个性状上同时发生了正向或负向变异,其中株高明显变矮,单株穗质量、穗长、第一枝梗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谷粒宽和着粒密度明显发生了负向变异,但有效穗数明显增多,谷粒长宽比增大.CHA-1在开花习性上与原种相比变化不大,但其柱头外露率有所增加,花粉育性和生活力都有所降低,花粉粒大小呈现出大、中、小3种类型的变异.
- 刘永柱王慧陈志强郭涛张建国
- 关键词:水稻空间诱变性状变异
- 小麦秆锈抗性遗传及抗性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7年
- 目前国际上已发现近80个小麦抗秆锈基因,其中45个抗秆锈基因已被正式定名,58个抗秆锈基因已定位在小麦特定染色体上,其中12个基因被标记。本文对小麦抗秆锈病基因抗源、抗秆锈性遗传、分子标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加以综述,并对抗秆锈分子遗传前景进行展望。
- 尹静王广金张宏纪马凤鸣孙岩肖佳雷
- 关键词:小麦秆锈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
- 特优航1号作烟后稻大面积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5年
- 2004年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在建阳市海拔180 m左右山区作烟后稻示范68.2 hm2,平均产量达9.17 t/hm2,比对照特优70(7.80 t/hm2)增产17.56%,最高产量达到10.65 t/hm2。田间表现株叶形态好,群体结构理想,穗大粒重,耐肥耐寒,较抗病虫。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有:培育适龄多蘖矮壮秧;及时移栽,适度密植(20 cm×20 cm以下),确保基本苗数120万苗/hm2以上;科学合理施肥(足底肥、早追肥、看苗补施穗粒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 黄洪河谢华安王乌齐郑家团黄庭旭
- 关键词:杂交水稻特优航1号烟后稻栽培技术
- ^7Li离子束注入小麦干种子诱发M1代变异的SSR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为了探讨7Li离子束处理对植物种子的诱变效应,以冬小麦品种新麦18和轮选987的干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7Li离子束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和M1代基因组DNA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7Li离子束处理虽然对小麦干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根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对幼苗高度影响极显著,而且20 Gy剂量的7Li离子束就可使幼苗高降低到对照的一半左右。SSR分析表明,7Li离子束可明显诱发小麦M1代基因组DNA SSR带型的变化。两个品种各处理间的平均多态性频率都达到了13.1%,且多态性片断的类型以扩增片断的增加和缺失为主。以上结果表明,7Li离子束处理小麦种子具有较高的生物损伤效应,可以造成DNA的变异,从而有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辛庆国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于元杰赵葵隋丽孔福全赵世荣
- 关键词:小麦SSR分析
- 空间诱变水稻品系抗稻瘟病遗传及微卫星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研究空间诱变水稻品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遗传基础,分析其基因组的微卫星多态性。【方法】将3个空间诱变抗病品系H1、H2及H3与普感亲本丽江新团黑谷(LTH)杂交,采用稻瘟病代表性菌株鉴定其F1代和F2代群体,分析诱变品系的抗瘟性遗传基础;同时采用覆盖整个水稻基因组的225对微卫星引物分析诱变品系与原种对照,探讨诱变品系的基因组突变情况。【结果】3个诱变品系对两个代表性菌株的抗性均为显性,其中H1对菌株GD0193和GD3286的抗性均受主效单基因控制,H2和H3对菌株GD3286的抗性均受两对主效基因控制,H2对菌株GD0193的抗性表现出复杂的遗传基础,H3对菌株GD0193的抗性受主效单基因控制;3个诱变品系的微卫星多态性频率各不相同,在不同染色体的突变频率也不相同。【结论】空间诱变可使水稻产生抗病基因,抗病品系的基因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
- 肖武名杨祁云陈志强王慧郭涛刘永柱朱小源
- 关键词:稻瘟病空间诱变微卫星多态性
- 优质高抗水稻新品种胜巴丝苗选育报告
- 2007年
- 胜巴丝苗是利用"胜泰1号/增巴丝苗"杂交选育而成的早晚季兼用的感温型优质高抗籼稻新品种,其米质好,高抗稻瘟病,米粒晶莹剔透,饭香浓郁,食味极佳。2005年4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各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 王慧陈志强张建国郭涛刘永柱陈益培
- 关键词:水稻品种选育
- 空间环境和地面γ辐照对水稻诱变的差异被引量:23
- 2006年
-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空间搭载和地面60Coγ辐照两种条件下的诱变敏感性和诱变效应。结果表明,诱变的敏感性均以粳稻强于籼稻,推广种强于农家种,籼稻中以中籼和晚籼>早籼,而不同粳稻气候生态型间的差异较小。对γ辐照不敏感的品种大多数对空间诱变也不敏感,而对γ辐照敏感的品种中仅有1/4对空间诱变敏感。空间搭载对54.2%的品种的处理当代秧苗生长具有加速作用,有的同时提高结实率。M2代研究表明,两种诱变处理均能诱发株高和抽穗期突变,但其突变频率差异较大。空间搭载处理的M2代矮秆、高秆和早熟的突变频率与M1代总生理损伤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空间环境与地面γ辐照的诱变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本研究结果对开展水稻空间诱变育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王俊敏徐建龙魏力军孙野青骆荣挺张铭铣鲍根良
- 关键词:水稻空间诱变Γ辐射诱变效应
- 水稻空间诱变突变品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及稻瘟病抗性变异被引量:15
- 2004年
- 对籼稻品种特籼占13经返回式卫星搭载空间诱变的21个高代(SP10)突变品系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以及稻瘟病抗性表现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参试的各突变品系大部分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均表现明显的变异,既有正向也有负向变异;不同突变品系对稻瘟病的抗性表现差异很大,同一突变品系对不同致病菌株的抗性表现差异也较大,表明空间诱变对稻瘟病抗性变异作用明显但较为复杂.从参试突变品系中可选出在株高、熟期、产量、外观品质和抗性等性状同时得到明显改良的新品种和新种质.
- 王慧陈志强杨祁云李力洪彦彬张建国朱小源林佩珍
- 关键词:水稻空间诱变突变品系经济性状稻瘟病抗性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