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598)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马丽沈梅于敏车世钦王凭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缓激肽
  • 2篇激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自然科学基金
  • 1篇模型大鼠
  • 1篇激肽释放酶
  • 1篇梗死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ELISA

机构

  • 2篇大连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沈梅
  • 2篇马丽
  • 1篇金可心
  • 1篇王凭
  • 1篇车世钦
  • 1篇于敏
  • 1篇赵萌萌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运动诱导后的缓激肽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运动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涉及众多的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单纯对一个因子的研究很难明确侧支循环生成的信号通路和传导途径,许多促血管生长因子都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相关,而运动对该系统的影响目前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运动诱导对心肌梗死大鼠缓激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梗死组及运动组。对照组只开胸,缝扎点穿线,不进行冠状动脉结扎;其余2组制备心肌梗死模型。运动组在成功造模后给予跑台运动,30 min/d,运动4周。实验终点时取血以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缓激肽水平,采用左心房注射微球法取大鼠心肌组织测定相对血流量。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束时运动组缓激肽水平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P<0.001),心肌梗死组缓激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相对血流量实验结束时心肌梗死组、运动组均显著高于同组实验开始前(P<0.05,P<0.001),实验结束时运动组心肌相对血流量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P<0.01)。各组大鼠血清缓激肽含量与心肌相对血流量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运动可以刺激缓激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使心肌血流量明显增加,说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运动诱导的血管新生中发挥作用。
沈梅于敏车世钦金可心马丽王凭
关键词:心肌梗死缓激肽ELISA激肽释放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运动诱导缓激肽表达时间规律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运动对缓激肽表达的影响.方法:(1)急性实验:70只普通Wistar大鼠按数字法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7只),低、中、高强度运动组(各21只),分别给以不同强度运动刺激,时间30min,分别于运动后1h、2h、3h取血,以ELISA法测定血清缓激肽(BK)含量;(2)慢性实验:根据急性实验结果设定中、高强度运动组(各28只),每组内分1、2、3、4周四个亚组,30min/d,在每一周实验终点时取血,ELISA法测定缓激肽含量.结果:急性实验:BK含量:低强度组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强度组BK水平2h时较1h、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3h较2h显著下降(P<0.05),但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强度组1h BK水平即显著升高,2h时更高,显著高于1h (P<0.05),3h时虽有下降,但与2h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高强度组BK水平1~3h均显著高于中强度组(P<0.05~<0.01).慢性实验:BK:中等强度组在第一周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4周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强度组第一周BK水平即显著高于中等强度组(P<0.01),在第二周达到高峰,显著高于第一周[(530.88±47.86) pg/ml比(469.09±34.53) pg/ml,P<0.05];第三周BK水平开始下降,但与第二周无显著差异(P>0.05),于第四周BK水平继续下降,但仍显著高于中等强度组(P<0.05).结论:运动可以刺激缓激肽含量显著升高,且适当提高运动强度可以使缓激肽含量升高程度更高,时间更长.
沈梅马丽赵萌萌
关键词:缓激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