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1106)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王丽丽冷静李霜孙正昊韦韧更多>>
- 相关机构: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SrFeO_(3-δ)纳/微米纤维的制备及其磁性
- 2013年
- 利用静电纺丝法与溶胶-凝胶技术,制备PVP/Sr(OOCCH3)2·0.5H2O-C15H21FeO6复合纳米纤维,热处理后得到了SrFeO3-δ纳/微米纤维,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超导量子干涉仪磁强计(SQUID)研究纤维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其磁性.实验结果表明:PVP/Sr(OOCCH3)2·0.5H2O-C15H21FeO6复合纤维表面光滑,长直连续,平均直径约为500 nm;在空气气氛下,经800℃焙烧2 h后得到的SrFeO3-δ纳/微米纤维均为较纯的立方钙钛矿型结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2 nm,纤维直径为260-480 nm,平均直径约为400 nm,具有较大长径比;当温度为175℃时,SrFeO3-δ纤维样品的磁化率有极大值,磁性纳米效应的影响及SrFeO3-δ中螺旋反铁磁有序性、顺磁性和铁磁性的共同作用使得纤维样品与块体样品的磁学性能不同,其Neel温度与Curie温度均升高.
- 冷静刘润茹王德军李霜王丽丽
- 关键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 SrFeO_(3-δ)纳/微米纤维的制备及其表征
- 2012年
-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Sr(OOCCH3)2.0.5H2O-C15H21FeO6复合纤维和SrFeO3-δ纤维,利用扫描电镜对纤维的形貌进行了分析,详细讨论了纺丝工艺参数(PVP浓度、电压、喷丝头与收集板间距离)对纤维的形成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浓度过低或过高都无法形成纤维结构;复合纤维的直径随着PVP浓度、纺丝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当喷丝头与收集板间距离增大,纤维平均值减小。复合纤维经800℃烧结后,形成了较纯的立方钙钛矿型SrFeO3-δ纳/微米纤维,其平均直径在350nm左右,晶粒平均尺寸为32nm。
- 冷静韦韧向鹏孙正昊王丽丽刘玮洁
- 关键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聚乙烯基吡咯烷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