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2007A020902003)
-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菊梅吴清平黄静敏莫树平刘盛荣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ε-聚赖氨酸生物合成及其产生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是由25-35个L-赖氨酸(L-lysine)通过α-ε酰胺键连接的具有很强抗菌活性的聚合物,是自然界中迄今为止仅发现的2种均聚氨基酸(ε-聚赖氨酸和γ-聚谷氨酸)之一。目前,研究发现ε-聚赖氨酸的合成酶是一种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它催化前体物质L-lysine经多轮缩合反应合成链长不均一的ε-聚赖氨酸,与I型聚酮合成酶的合成过程相似。ε-聚赖氨酸的合成不受降解酶控制。同时,针对产生菌遗传转化的穿梭质粒载体pLAE001和pLAE003已构建成功,为进一步探索ε-聚赖氨酸生物合成提供了条件。本文主要就ε-聚赖氨酸生物合成及产生菌遗传转化体系进行综述。另外,扼要介绍了作者所在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工作、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论文最后部分对组合生物合成在ε-PL产生菌菌种改造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 吴清平刘盛荣张菊梅
- 关键词:Ε-聚赖氨酸生物合成遗传转化体系组合生物合成
- ε-聚赖氨酸产生菌新菌株的筛选和产物结构鉴定被引量:13
- 2011年
- 通过对Nishikawa的方法进行改进,在广东各地土样中筛选到一株产量为0.846 g/L的新ε-聚赖氨酸(ε-PL)产生菌株,命名为Str-8。对Str-8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析,初步确定为不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纯化的发酵产物通过水解、质谱、紫外光谱等性质确定为ε-PL。
- 黄静敏吴清平刘盛荣莫树平张菊梅
- 关键词:Ε-聚赖氨酸放线菌筛选
- ε-聚赖氨酸产生菌新菌株的筛选和产物结构鉴定
- 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一种由微生物生产的氨基酸同型聚合物,它是由L-赖氨酸的ε-氨基和另一赖氨酸的α-羧基形成的ε-酰胺键连接而成。本文通过对Nishikawa的方法进行改进,在广州各地的土...
- 黄静敏吴清平刘盛荣莫树平张菊梅
- 关键词:Ε-聚赖氨酸放线菌
- 文献传递
- 细菌素的合成与作用机制被引量:20
- 2010年
- 细菌素是由细菌产生的抗菌蛋白,可以杀死与产生菌相近的细菌。很多乳酸菌产生不同多样性的细菌素,虽然这些细菌素都是由发酵或非发酵食品中发现的乳酸菌产生的,但是迄今只有乳酸链球菌素(Nisin)作为食品防腐剂被广泛应用。和抗生素不同的是,细菌素由核糖体合成,需经翻译后修饰活化并且通过特定转运系统输到胞外才能发挥其功能,它一般通过作用于靶细胞膜来抑制靶细胞的生长,同时本身合成细菌素的细胞对其产物具有免疫性。细菌素能安全有效地抑制病原体生长,在食品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吴清平黄静敏张菊梅莫树平
- 关键词:细菌素抗菌食品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