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2007AC5014)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陈金华张伟国王舒楠李雪王毅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4篇灌注
  • 4篇灌注成像
  • 4篇成像
  • 3篇脑胶质瘤
  • 2篇血管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大鼠C6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星形
  • 1篇星形细胞
  • 1篇星形细胞肿瘤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血管腔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容量

机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张伟国
  • 5篇陈金华
  • 3篇王毅
  • 3篇李雪
  • 3篇王舒楠
  • 2篇谭勇
  • 2篇冉启胜
  • 2篇王博
  • 2篇肖华亮
  • 1篇方靖琴
  • 1篇马长锁
  • 1篇吴晓宁
  • 1篇吴雪斌
  • 1篇张乐天
  • 1篇康厚艺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规律的影像学与病理学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采用MRI、CT灌注(CT perfusion,CTP)成像观测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探讨大鼠C6脑胶质瘤的生长规律。方法成年Wistar大鼠40只,采用立体定向仪进行C6细胞脑内接种,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每次随机抽取10只接种鼠分别对应于5~9d、10~14d、15~19d3个时间段行CTP、MRI及病理学检查,观测大鼠C6脑胶质瘤的生长规律,并评价影像学与病理学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5~19d时间段CTP、MRI观测结果分别与病理学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3.131,P〈0.01;t=2.566,P〈0.05),但CTP与MRI观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d和10~14d时间段3种技术观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表明CTP、MRI与病理学三者测量结果间均有显著正相关,病理学与CTP、病理学与MRI、CTP与MRI的r=0.998,0.998,1.000(P〈0.01)。同归分析表明,肿瘤体积随时间呈指数规律增长(rpatho=0.990,rCTP=0.987,rMRI=0.990,P〈0.01)。结论影像学活体观测的准确性高,更真实反映肿瘤的实际大小,适于对肿瘤动物模型的生长观测和试验性治疗的疗效评价。
王博王毅陈金华谭勇李雪张伟国
关键词:胶质瘤灌注成像
大鼠C6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采用64层MSCT灌注成像(CTP)观测大鼠c6脑胶质瘤灌注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大鼠C6脑胶质瘤的血管生成特征。方法采用立体定向仪进行C6细胞脑内接种,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每次随机抽取10只接种鼠分别对应于5—9d、10~14d、15~19d3个时间段行CTP及病理学检查,观测大鼠c6脑胶质瘤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大鼠脑内c6细胞接种后5~9d,瘤内CBF和CBV值即有增高,并随时间而继续上升,于10.14d达到高峰,并稳定在一较高水平,15~19d肿瘤CBF和CBV值有所下降。肿瘤PS值在5~9d内即有明显增高,10d以后继续增高,15d以后增高显著,并在20d内无下降趋势。而肿瘤组织的MTT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结论大鼠C6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的上升时期在15d以内,采用该模型进行治疗研究时,干预时间点和观察时段应考虑其本身血管生成的特点。
王舒楠王毅李雪冉启胜陈金华张伟国
关键词:灌注成像胶质瘤
人脐血内皮祖细胞体外扩增、鉴定和生物学活性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人脐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方法,并探讨利于EPCs增殖的最佳接种浓度。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单个核细胞,制成1×106/ml、1.5×106/ml、2×106/ml、2.5×106/ml、3×106/ml、3.5×106/ml、4×106/ml7个密度接种于铺被人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瓶,比较各接种密度的贴壁细胞数和细胞集落形成情况,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鉴定EPCs。结果不同接种密度得到的贴壁细胞数和细胞集落数有差别,在2.5×106/ml密度接种时得到的最佳贴壁细胞数和细胞集落数,与其他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祖细胞对CD34、AC133、VEGFR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0.35)%、(12.63±9.70)%、(66.81±6.63)%;免疫荧光检测内皮祖细胞一致性表达CD34、AC133、VEGFR2;黏附能力和迁移能力检测结果分别为(33.7±1.6)、(29.2±1.2)。结论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可以较好地分离人脐血EPCs,以2.5×106/ml的密度接种培养可获得良好的细胞分化和增殖。
王博王舒楠张伟国陈金华李雪
关键词:人脐血内皮祖细胞单个核细胞接种密度
脑胶质瘤MR灌注成像与肿瘤微血管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MR灌注血容量变化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微血管形态变化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49例胶质瘤患者行动态磁敏感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DSC)灌注扫描,测定胶质瘤的最大相对脑血容灌注值(maximum 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max)。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级别及类型胶质瘤的灌注差异,并对病理标本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肿瘤微血管密度及管腔大小,二元线性回归分析rCBVmax值与微血管密度及微血管腔径的关系。结果高、低级别胶质瘤间rCBVmax值存在显著性差异,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该值不仅与微血管密度有关,而且与管腔径线也有明显的关系,且肿瘤微血管腔径大小对于rCBV-max值的影响更大,回归方程为Y=1.047+0.219X1+0.055X2(F=10.33,P<0.01;R=0.557)。结论 DSC灌注的rCBVmax值与肿瘤微血管特征关系密切,胶质瘤微血管密度和微血管腔径变化是MR灌注血容量变化的重要病理学基础。
吴雪斌张伟国陈金华方靖琴吴晓宁肖华亮康厚艺谭勇马长锁
关键词:胶质瘤微血管密度灌注血容量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星形细胞肿瘤分级的准确性评价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参数对星形细胞肿瘤分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收治的53例脑肿瘤患者进行CTP检查.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为星形细胞肿瘤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CTP采用GELightSpeed64层螺旋CT机行灌注扫描,在AW4.2P后处理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测定肿瘤最大灌注区和对侧正常组织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l、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手术获取脑肿瘤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星形细胞肿瘤高级别组CBF、CBV和PS值均明显高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表明,CBF、CBV和PS值对鉴别高、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4、0.876和0.914,而MTT无鉴别作用,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455。采用cBF=62.635mL/(100g·min).CBV=4.310mL/100g和PS=5.925mL/(100g·min)作为分界点鉴别高、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的敏感性均为84.2%,特异性分别是81.8%、81.8%和91.9%。结论多层螺旋CTP参数CBF、CBV及PS值对鉴别高、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王毅张伟国王舒楠肖华亮陈金华张乐天冉启胜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神经胶质瘤星形细胞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