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ZX036)

作品数:20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朱汉民曾小明龚抗云刘克兵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10篇玄学
  • 8篇理学
  • 4篇魏晋
  • 4篇理路
  • 3篇之学
  • 3篇论语
  • 3篇风度
  • 3篇《论语》
  • 3篇《论语》学
  • 2篇学术理路
  • 2篇义理
  • 2篇儒道
  • 2篇身心
  • 2篇宋明理学
  • 2篇内圣
  • 2篇自我
  • 2篇魏晋风度
  • 2篇名士
  • 2篇关怀
  • 1篇性理学

机构

  • 19篇湖南大学

作者

  • 17篇朱汉民
  • 5篇曾小明
  • 1篇龚抗云
  • 1篇刘克兵

传媒

  • 5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哲学研究
  • 2篇齐鲁学刊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中国哲学史
  • 1篇文史哲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性理学的学术建构与哲学精神被引量:1
2010年
中国古代"性理之学"原本专指宋明理学,但又可理解为以"究天人之际"为目标的中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典型形态和最高阶段。文章通过玄学、理学关于性理学说的建构过程,探讨了这两大学术思潮在性理学说方面既传承、又发展的学术理路与思想脉络,并进一步揭示了性理学所体现的中国哲学精神特质。
朱汉民
关键词:玄学理学性理学中国哲学精神
玄学、理学本体诠释方法的内在理路被引量:1
2012年
玄学、理学均是通过诠释儒道经典而建构起本体论学说的。为了建构本体论,玄学的经典诠释方法是本末论,理学的经典诠释方法则是体用论。一方面,玄学的本末之辨深刻地影响了理学的体用之辨。另一方面,理学的体用之辨解决了玄学本末之辨所留下的问题。理学家通过体用之辨的本体诠释方法,才真正完成了建构儒家形上学的任务。
朱汉民
关键词:玄学理学本末本体论
程颐《易》学中的卦才论被引量:2
2011年
程颐《易》学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卦才,并被看作客观时势下主体所具有的德性和能力。在人文世界中,义理与时势可能存在着统一、分离这样两种十分不同的状况。程颐认为,一旦出现时势与义理的分离,卦才应该坚守道义以处困。程颐《易》学中的卦才论体现出理学弘扬伦理主体性、张扬士大夫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
朱汉民曾小明
关键词:时势义理
玄学、理学的《周易》诠释与儒学的义理建构被引量:2
2010年
从《易传》开始,经王弼的《周易注》,再到程颐的《周易程氏传》,代表了《周易》义理学的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周易》的义理化发展同时也是儒学哲学化的成型过程,此过程深刻体现出玄学、理学的义理易学之间的内在理路。
朱汉民
关键词:《周易》义理理学玄学学术理路
玄学的身心之学被引量:4
2011年
魏晋玄学是解决生命意义的人生哲学。魏晋士大夫们在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时,突出了"自我"才是真实的、唯一的价值依托。这一自我觉醒表现在学术思想上,就是建构了以个体生命为核心的身心之学。魏晋玄学的身心之学总是与终极存在的性理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朱汉民
关键词:魏晋玄学自我
试论魏晋名士对儒道身心思想的整合
2011年
魏晋名士在诸子思想大融合的背景下,以娱乐当下的生命视点,积极整合儒道身心思想,倡导贵身适性、称情则自然、当以乐死的身心观念,从而形成了魏晋名士与无境相通相容的生命境界观。
曾小明
关键词:儒道融合
玄学与性理之学被引量:1
2010年
性理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学术形态,本来专指宋代理学。但是性理之学本身有一个历史形成过程,从学术谱系来分析的话,玄学应是古代性理学的早期形态。本文从玄学的方法特点出发,探讨了刘劭、王弼、嵇康、郭象等玄学家的性理学说,肯定了他们的性理思想对宋儒的影响。
朱汉民刘克兵
关键词:玄学郭象
陶渊明诗文的身心表达与魏晋风度
2010年
陶渊明意识到自我身心的受损,萌发了归向自然和居住田园的淡泊之志,以此来逃离仕途对自我身心的羁和拘,渴望达到身心合一的理想之境。回归田园后的陶渊明身心舒展,实现了他乐"真"的理想。陶渊明从"羁拘"到"乐居"再到"真趣"的一系列身心表达以及他在玄理基础上形成的艺术境界,丰富了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拓展并深化了魏晋风度的内涵。
曾小明朱汉民
关键词:陶渊明魏晋风度
宋儒身心之学的双重关怀被引量:3
2011年
两宋士大夫主体精神的崛起,建立了以自我为起点的身心之学。宋儒面临社会关切、个体安顿如何统一的难题,故而其身心之学包含着道德修养与个体生存双重涵义。宋代士大夫努力将个体身心与性理连接,是为了化解必然面临的社会关怀与个体安顿、忧患意识与从容安乐的矛盾,最终达到忧乐圆融之境。
朱汉民
关键词:宋明理学社会关怀
玄学、理学对《论语》学的拓展被引量:3
2009年
《论语》学是儒家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儒家经学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由于《论语》主要是孔子及其弟子对现实的"应世随感"式的言论,而作为"垂轨万代"的经典则须作进一步理论拓展。魏晋、两宋是《论语》学的两座高峰,玄学、理学对孔门弟子不闻的"性与天道"作出一系列创造性诠释,从而推动了《论语》学的发展与内圣之道的建构。
朱汉民
关键词:《论语》学玄学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