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540501)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福裴艳东商志文田立柱王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国家908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生长环境
  • 1篇牡蛎礁
  • 1篇硅藻
  • 1篇硅藻组合
  • 1篇表层沉积物
  • 1篇沉积物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王宏
  • 2篇田立柱
  • 2篇商志文
  • 2篇裴艳东
  • 2篇王福
  • 1篇范昌福
  • 1篇李冬玲

传媒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渤海湾西部表层沉积物悬移组分元素特征及物源意义被引量:11
2010年
对渤海湾西部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径小于0.063mm的悬移组分进行16种元素测试,分析了各元素特征及分布规律。元素平均丰度与黄土及渤海泥质沉积物基本一致,说明渤海湾西部表层沉积物悬移组分的物源主要与黄河源区黄土高原的黄土有关。研究区16种元素可分为两类,I类是Sc、Co、Fe、V、Al、Ca、Mg、Th、U、Cr;II类是Zr、Hf、Ba、Na、Sr、K。同类元素丰度的平面分布规律相似,呈现正相关性;异类元素丰度的平面分布规律相反且呈负相关性。研究区主要分为两个地球化学分区,两区基本以北纬39°05′线为界,I区位于南部和中部,以高Sc、Co、V、Th、U、Cr、Fe、Al、Mg、Ca等I类元素为特征;而II区位于北部,以高Zr、Hf、Ba、Sr、Na、K等II类元素为特征。渤海湾西部表层沉积物悬移组分的元素特征及分区,可能与研究区内不同季节沿岸环流方向改变,进而导致不同物源母质沉积物输运混合作用有关。
田立柱裴艳东商志文王福王宏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
硅藻组合指示的渤海湾西北岸两个牡蛎礁体生长环境的差异被引量:11
2010年
渤海湾西北部沿海平原分布众多牡蛎礁体,通过对岭头和大吴庄牡蛎礁体的详细研究,岭头埋藏牡蛎礁体及礁体上覆泥质沉积物剖面中共发现硅藻18属32种,自下而上划分了3个硅藻带(I—III),显示礁体在向上建礁至被掩埋的过程中受海水作用逐渐减弱。对相距约20km的大吴庄礁体硅藻结果(不含上覆泥层)的再研究,及与岭头硅藻结果(不含上覆泥层)的对比显示:大吴庄礁体硅藻种相对丰富,潮间带河口种和沿岸种含量多,说明礁体生长在潮间带或浅海区靠近河口的位置,建礁过程中受河流与海洋的双重影响,潮间带河口种C.stylorum和C.striata在礁体中垂向含量的波动变化,指示了建礁过程中河流影响强弱的变化。相反,岭头礁体硅藻种相对单一,浅海与浮游种含量大,生长位置可能远离河口或为逐渐封闭的泻湖或海湾环境,建礁过程中主要受海洋影响,浅海种P.sulcata和浮游种T.nitzschioides垂向含量的波动变化反映了礁体受海洋影响强弱的变化。
商志文范昌福李冬玲田立柱裴艳东王福王宏
关键词:牡蛎礁生长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