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2ZZY2058)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4
- 相关作者:梁满中陈良碧钟卫华肖辉海徐孟亮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隐性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花粉育性与抽穗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雄性不育水稻包颈是影响杂交种子生产的重要因素。隐性长穗颈(eui)基因具有减轻或完全解除雄性不育水稻包颈的作用。但不同播期的具隐性长穗颈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包颈程度变化较大,为了揭示影响这类不育系包颈程度变化的原因,本文以隐性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为材料,分析了花粉育性与穗颈节伸出剑叶叶鞘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日、高温不育条件下,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伸出剑叶叶鞘的长度与花药中不育花粉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短日、低温可育条件下,当花粉可染率为0.01%~10.00%时,穗颈节伸出剑叶叶鞘的长度与花粉可染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当花粉可染率大于10.00%以后,穗颈节伸出长度与花粉可染率正相关的显著性逐渐降低。穗颈伸出长度的增加主要由第1节节间伸长所致。在28~20℃人工梯度温度条件下,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和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花粉可染率和花粉量变化规律相似,但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第1节节间长度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培矮64S。
- 贺安娜梁满中肖辉海陈良碧
- 关键词: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花粉育性
- 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间的细胞学观察被引量:16
- 2005年
- 以培矮6 4S为对照,对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穗颈节间的细胞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隐性长穗颈不育水稻长选3S穗颈节间比对照培矮6 4S长14 . 6cm ,其纵列外层薄壁壁细胞和内层薄壁细胞数分别比培矮6 4S多12. 4 8个和5 80个;外层薄壁细胞和内层薄壁细胞平均长度分别比培矮6 4S长2 . 3μm和38 .3μm ,尤其是中部区段的外层薄壁细胞和内层薄壁细胞,分别比对照长2 4 .8μm和4 8. 7μm。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间伸长是由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长度增加双重作用所致,其中后者作用更显著。
- 钟卫华肖辉海梁满中陈良碧
- 关键词:温敏核不育水稻长穗颈细胞
- 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双低培eS遗传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6
- 2004年
- 双低培eS是由双低S通过辐射诱变选育出的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 ,其穗颈伸出长度比双低S增长 17cm。用双低培eS与 9311杂交 ,F1表现为正常半矮秆 ,但比培矮 6 4S/ 9311(两优培九 )穗颈伸出长度增加 2 7cm ,且不包颈。从F2群体中分离出的正常半矮秆与长穗颈高秆比例经 χ2 测验符合 3∶1分离规律 ,说明该突变的长穗颈性状为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用协青早eB 1(eui1)、协青早eB 2 (eui2 )进行等位性测验表明 ,双低培eS的eui基因与eui1等位。不同温度处理双低培eS发现eui基因的表达与温度有关 ,在日平均温度低于 2 6℃时eui基因表达 ,在 30℃高温下被抑制 ,eui基因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无影响 ,但其表达受育性基因的影响。
- 梁满中钟卫华徐孟亮陈良碧
- 关键词: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
- 温度对隐性长穗颈温敏不育水稻eui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为了解杂交稻不育系抽穗不畅问题,以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为材料,采用田间调查和人工温度处理方法研究了温度对隐性长穗颈基因(eui)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长选3S穗颈伸出剑叶叶鞘的长度与始花前9~20 d自然条件下的日均温度呈负相关,其中以始花前12~17 d(花粉母细胞形成至减数分裂期)日均温度负相关性最显著。在eui基因表达对温度最敏感的时期进行4种人工温度处理,22℃、24℃、26℃和28℃。28℃条件下eui基因表达受阻;22~26℃条件下eui基因表达,且穗颈伸出剑叶叶鞘的长度随温度降低而增长。
- 肖辉海钟卫华梁满中徐孟亮陈良碧
- 关键词:EUI基因长穗颈不育水稻日均温剑叶
- 低温敏核不育系与光温敏核不育系杂交后代育性遗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go543S是低温诱导花粉不育的隐性核不育水稻,农垦58S是长日高温诱导花粉不育的隐性核不育水稻。为了研究诱导花粉不育条件相反的隐性不育基因之间的关系,用低温敏核不育水稻go543S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以及由农垦58S衍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7001S、培矮64S、长选3S配制4个杂种F1,结果表明在自然长日高温、短日低温和不同人工光、温处理条件下杂交F1的花粉均为不育,自交结实率为0,没有像go543S或农垦58S的育性转换期。分别用go543S、农垦58S作父本与杂种F1回交,回交组合中像父本具有育性转换期的不育株的比例约50%,与杂种F1一样的终生不育株约50%,符合隐性基因回交1∶1的分离比。
- 梁满中王晓辉吴厚雄陈良碧
- 关键词:光温敏核不育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