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832040)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4
相关作者:赵会民朱海彬梁静娟杜鹏飞卢瑞红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大学玉林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休克
  • 3篇血性
  • 3篇失血
  • 3篇失血性
  • 3篇失血性休克
  • 2篇休克早期
  • 2篇血清乳酸
  • 2篇真菌
  • 2篇乳酸
  • 2篇失血性休克早...
  • 2篇限制性液体复...
  • 2篇抗真菌活性物...
  • 2篇海洋细菌
  • 2篇创伤
  • 1篇单胞菌
  • 1篇多发伤
  • 1篇血钾
  • 1篇血气胸
  • 1篇英文文献
  • 1篇早期休克

机构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赵会民
  • 2篇梁静娟
  • 2篇朱海彬
  • 1篇杜鹏飞
  • 1篇韦钰晴
  • 1篇王熙斌
  • 1篇詹萍
  • 1篇卢瑞红
  • 1篇曹云飞
  • 1篇李政钊
  • 1篇庞宗文
  • 1篇张琳
  • 1篇戚启琼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蛇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轻工科技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优化创伤性血气胸临床路径的探索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基于急诊科与胸外科密切协作,探索更加高效、节约和安全的创伤性血气胸临床路径。方法以该院急诊科接诊的创伤性血气胸病例62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日期分为两组,传统路径组(30例)明确诊断后交由胸外科专科治疗,协作路径组(32例)明确诊断后与胸外科密切协作在急诊科进行救治,需剖胸手术者才转入胸外科治疗,所有病例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创伤严重程度、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并发症、平均住院日、人均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 2种临床路径病例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创伤严重程度、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协作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人均医疗费用显著低于传统路径组(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急诊科与胸外科密切协作的临床路径与传统临床路径相比,同样安全并且更加节约高效。
赵会民王熙斌李政钊韦钰晴
关键词:急救医学血气胸
不同补液强度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早期血清乳酸及钾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液体治疗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早期血清乳酸及钾的影响。方法采用控制性颈动脉放血法建立持续出血性休克兔模型,共42只,随机分为3组,各14只,无补液组不输液;大剂量复苏组按失血量两倍输液,速度参照平均动脉压70~80mmHg目标值调整;小剂量复苏组按失血量1倍输液,速度参照平均动脉压50-60mmHg目标值调整,于休克前及液体治疗1、2、3、4h分别检测血清乳酸及钾浓度,观察病死率。结果小剂量组血清乳酸及钾浓度在治疗1、2、3、4h均显著低于无补液组(P〈0.05)和大剂量复苏组(P〈0.05),4h病死率(1/14)显著低于无补液组(10/14),而大剂量组病死率(5/14)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降低未控制失血的创伤出血性休克早期病死率,小剂量补液较快速大量补液更有利于抑制酸中毒进展及高钾血症。
杜鹏飞朱海彬赵会民
关键词:创伤出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乳酸血钾
一株产抗真菌活性物质海洋细菌的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2014年
从中国南海海域海底淤泥中筛选得到一株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菌株JIV-49,该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烟曲霉、黑曲霉、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等多种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JIV-49菌株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JIV-49为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有单生极鞭毛、无荚膜、不积累PHB作为胞内贮存物、菌体大小为0.4-0.6μm×1.0-1.4μm,无精氨酸双水解酶系统、生长需要海水。根据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JIV-49被鉴定为假交替单胞菌,其生理生化特征与Pseudoalteromonas ruthenica的性状较相似却又不尽相同,因此可能是P.ruthenica的新菌株或变种。
梁静娟詹萍
关键词:海洋细菌系统发育分析
多发伤早期休克复苏的护理策略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发伤早期休克复苏的护理策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38例多发伤致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护理方法及效果等情况,总结创伤性休克的主要病因,探讨相应护理策略。结果11例休克迅速恶化致死,127例复苏成功;伤后1周内16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MOF),其中5例死亡,122完全脱离生命危险。结论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为失血过多、急性泵功能衰竭、严重呼吸障碍、神经-血管功能紊乱等;针对休克原因的综合性复苏护理策略有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总体病死率。
卢瑞红赵会民
关键词:休克多发伤护理
休克失血未控制限制性液体复苏系统评价被引量:14
2010年
尽管有动物实验表明失血性休克失血未控制之前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效果更好,但临床上对此类病例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的疗效是否更优则有不同观点。以下回顾近期中英文文献,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证据评估和分析。
赵会民曹云飞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失血性休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英文文献
海洋假交替单胞菌抗真菌活性物质的纯化和鉴定被引量:2
2014年
海洋假交替单胞菌JIV-49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烟曲霉、黑曲霉、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等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为了明确其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化学本质,采用透析、活性炭脱色、丙酮-乙醇沉淀等方法对JIV-49发酵液中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粗提取,得到了活性成分的粗提液。粗提液经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Sephadex G-100柱层析和Sephadex G-25柱层析进一步纯化,经硅胶薄层层析检查证明抗真菌活性物质已得到纯化,得到海洋细菌JIV-49产抗真菌活性成分的纯化物。对纯化后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茚三酮反应、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该活性物质为环脂肽。对该活性物质进行抗真菌谱分析,发现该物质的抗真菌谱比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更广。
梁静娟庞宗文张琳戚启琼
关键词:海洋细菌假交替单胞菌抗真菌纯化
浅低温对失血性休克早期血清乳酸及肝功能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人工诱导浅低温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早期复苏的影响。方法将 SPF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2组,浅低温组和常温组,每组10只。予乌拉坦麻醉后,采用肾动脉放血法并行小肠夹伤,建立出血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兔模型。止血前分别将两组实验动物肛温控制在常温(38℃)或浅低温(34℃),顺序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止血、常压液体复苏并观察8 h。期间在基础点(BL),休克起始点(T0),T120(T1),T240(T2),T360(T3),T480(T4)共6个时间点检测血清乳酸(LAC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浓度,以及终点时存活数、总输液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实验终点时,浅低温复苏组存活兔(9/10只,生存时间477 min)较常温复苏组(8/10只,生存时间461 min)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浅低温组 T1~ T4各时间点的血清乳酸 ALT 、AST 均低于常温组(P<0.05)。结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应用浅低温治疗有利于抑制酸中毒进展及保护肝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低温能减轻休克导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损害有关。
朱海彬彭罗根赵会民
关键词:休克乳酸转氨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