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0D10017)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林志华包永波陈彩芳顾海龙孙长森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万里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台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5种水产动物血红细胞形态显微观察比较及进化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Hemacolor染料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鲫鱼(Carassiusauratus)、牛蛙(Rana catesbeiana)、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等5种水产动物血细胞涂片进行染色,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两种方法对5种动物的血红细胞的表面结构和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泥蚶、毛蚶两种蚶科贝类血红细胞具有嗜酸性或嗜碱性颗粒,而鲫鱼、牛蛙、中华鳖3种水产脊椎动物则没有;从蚶科贝类到牛蛙,血红细胞直径不断增大,而中华鳖血红细胞直径则变小;血红细胞长宽比也符合这一变化趋势。泥蚶和毛蚶血红细胞表面有明显的波状褶皱和较深的且直径较大的凹陷;3种脊椎动物血红细胞表面也发现了直径较小的凹陷,但未发现皱褶的存在,且表面凹陷程度逐渐减弱。分析认为动物不断进化,其活动能力和生境也在变化,使得动物血红细胞发生相应的变化,以获得最大的气体交换效率与细胞稳定性。本研究以期对血红细胞形态差异及进化规律进行探讨。
- 汪青包永波林志华刘浩明
- 关键词:水产动物血红细胞进化
- 低浓度Cd^(2+)长期胁迫对泥蚶抗氧化防御系统及MD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研究了低浓度(1、3、6、9μg/L)Cd2+长期(28 d)作用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内脏团和鳃两种组织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四个浓度组Cd2+对泥蚶鳃和内脏团两种组织的抗氧化酶体系均产生显著影响。除最高浓度组外,其余浓度组鳃和内脏团组织SOD活性前21 d均被诱导,第28 d时,所有组内脏团组织SOD活性被显著抑制,最高浓度组两种组织SOD活性第7d时被抑制,此后被诱导;除9μg/L浓度组外,其余浓度组鳃组织CAT活性与Cd2+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前14 d时被抑制,后14 d时被诱导;内脏团组织GSH-PX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内脏团组织中产生的MDA含量显著高于鳃组织,所有组鳃组织中MDA含量均在第7 d时达到最高值,而内脏团组织中MDA含量仍在增加。研究发现,泥蚶鳃组织中CAT活性可以作为低浓度Cd2+污染的生物标志物;现今的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所规定的Cd2+浓度(≤0.005 mg/L)在泥蚶等双壳贝类上的适用性还有待探讨。
- 顾海龙沈伟良孙长森林志华陈彩芳
- 关键词:泥蚶CD^2+
- 抗菌肽及其在贝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贝类缺乏特异的免疫系统,主要由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抵抗外界病菌的侵袭。抗菌肽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免疫因子,由于抗菌肽特殊的结构和作用机理,不会像其它抗生素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抗菌肽的特点、作用机理及贝类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 杨婷婷叶梦晓尤仲杰林志华包永波
- 关键词:贝类抗菌肽生物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