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09-Zdi-19)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大虎杨智聪康燕魏跃红李美霞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霍乱
  • 1篇细菌性
  • 1篇细菌性痢疾
  • 1篇痢疾

机构

  • 3篇广州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李美霞
  • 3篇魏跃红
  • 3篇康燕
  • 3篇杨智聪
  • 3篇王大虎

传媒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05-2010年广州市霍乱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广州市2005-2010年霍乱流行特征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2005-2010年共发生霍乱病例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4/10万,带菌者21例,无死亡病例,无二代病例,以暴发疫情为主(61例),感染来源主要是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优势菌株为稻叶1f(54.4%)和小川2f(40.5%),O139群也有检出。监测分离到的菌株主要来自水产品(鱼类、贝类、青蛙和甲鱼等)、腹泻病人和水体。结论加强腹泻病人和外环境的监测,掌握菌型变迁,及时发现并管理好传染源,是控制霍乱的重要策略。
李美霞魏跃红杨智聪康燕王大虎
关键词:霍乱流行病学
2005-2010年广州市霍乱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广州市2005-2010年霍乱流行特征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2005-2010年共发生霍乱病例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4...
李美霞魏跃红杨智聪康燕王大虎
关键词:霍乱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2006—2010年广州市细菌性痢疾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2006—2010年广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06—2010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3 691例,年发病率介于2.98/10万~11.88/10万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其中6—10月份发病人数较多,占总数的51.12%(1 887/3 691)。全市发病率最高的区:2006年为黄埔区(31.84/10万),2007—2010年均为花都区(各年分别为21.69/10万、16.99/10万、15.41/10万和8.68/10万)。男性2026例、女性1665例,男女性别比为1.22∶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5岁以下低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1.95/10万),其次为20~293、0~39岁年龄组,分别为7.75/10万和6.88/10万;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占22.16%(818/3 691)。病例报告情况以临床诊断为主,占84.26%(3 110/3 691)。结论 2006—2010年广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花都区和黄埔区为高发地区,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高危人群,应针对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对其进行预防控制。
魏跃红杨智聪康燕王大虎李美霞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