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02R1401200)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田晴李方张顺杨波王凤蕊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大学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生物滤池
  • 4篇滤池
  • 4篇
  • 4篇除磷
  • 3篇碳源
  • 3篇磷回收
  • 3篇回收
  • 2篇生物除磷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群落
  • 2篇结晶法
  • 2篇聚磷
  • 2篇聚磷菌
  • 2篇补充碳源
  • 1篇低浓
  • 1篇低浓度苯
  • 1篇电镜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杂质对
  • 1篇制样

机构

  • 9篇东华大学
  • 1篇中船第九设计...

作者

  • 9篇田晴
  • 4篇李方
  • 4篇张顺
  • 3篇杨波
  • 2篇王凤蕊
  • 1篇谢学辉
  • 1篇黄礼超
  • 1篇付乐乐
  • 1篇戴荣海
  • 1篇陶飞飞
  • 1篇黄娜
  • 1篇王康伟
  • 1篇王琦
  • 1篇张成
  • 1篇李一伟
  • 1篇李东旭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共存杂质对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磷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研究用磷酸铵镁(MAP)结晶法去除、回收废水中的磷,分析含磷废水中各类共存杂质对MAP法去除、回收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中无机钙离子的存在可提高磷的去除率,而大分子有机物杂质的存在会使磷的去除率显著降低,小分子有机物对磷的去除基本无影响。在反应体系中引入外来晶种烟煤、石英砂和铁屑可显著提高低浓度含磷废水磷的去除效率,其中烟煤作为晶种的效果最明显。
陶飞飞田晴李方杨波
关键词:磷回收磷酸铵镁
碳源调控下除磷/蓄磷生物滤池的生物膜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厌氧/好氧交替生物滤池(AABF)在生物除磷与蓄磷过程中,采用碳源调控(定期补充进水碳源)诱导蓄磷菌群充分释磷-排磷的运行方式对滤池微生物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多聚物染色、扫描电镜(SEM)以及限制性酶切多态性分析法(RFLP),对比了碳源调控前后AABF长期运行生物膜内菌群形态、组成特征及变化。【结果】AABF在实施碳源调控期间滤池生物膜内部分微生物形态主要由杆状演变为丝状;细菌种类大幅减少,碳源调控过程中生物膜内优势菌β-Proteobacteria的比例由56.9%提高至72.5%。实施碳源调控后,细菌的组成与形态变化明显。【结论】定期补充进水碳源(诱导释磷/收割磷的运行方式),同时控制碳源投量,能够引起生物膜微生物形态发生较大变化,优势菌比例迅速提高。研究结果对于通过过程调控,提高除磷工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凤蕊张顺田晴谢学辉
关键词:生物除磷生物滤池补充碳源微生物群落
聚磷菌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样品制备过程的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条件与步骤会对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细胞内超微结构的观察产生影响。以纯培养、混合培养条件下生长的聚磷菌为观测对象,在常规的透射电镜制样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清洗、固定、染色策略,进而提出一种适合不同生长条件下聚磷菌的透射电镜制样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比常规方法更简便有效;并且采用新方法制备样品,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的PAOs体内聚磷(poly-Ps)颗粒在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时超微结构清晰、反差效果较好。
孟丹杰庄林杰王琦田晴李方杨波
关键词:透射电镜制样聚磷菌
鸟粪石结晶法回收磷中Ca^(2+)对产物沉淀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分析废水中Ca2+对鸟粪石结晶法回收产物沉淀的影响。观察不同Ca、Mg物质的量配比n(Ca)∶n(Mg),不同起始磷浓度条件下磷回收产物在Inhoff管中的沉淀过程,测定总磷及溶解性磷的去除效率;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产物微观尺寸及形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元素分析法分析沉淀物组成,联系沉淀过程分析Ca2+对磷回收产物固液分离的过程及其效率的影响。随着Ca2+的增加,上清液中溶解性磷(DP)与总磷(TP)去除率之差由1%逐渐增大到10%以上;沉淀产物颗粒尺寸由25μm左右减小至5μm甚至更小,最终失去晶体形态;沉淀产物中鸟粪石含量逐渐降低、钙磷沉淀比例逐渐增多。随着Ca2+的增加,沉淀过程有明显的变化,上清液中颗粒磷逐渐增多,且产物中鸟粪石含量逐渐减小,总磷回收率下降;而在n(Ca)∶n(Mg)<0.3时,中、低浓度的含磷废水的回收产物仍然以鸟粪石为主。
李晋雅张顺戴荣海汤曼琳田晴
关键词:磷回收CA2+
Enhancing Phosphorous Recovery in a Novel Biofilter System
2013年
Developing new techniques to remove and recover phosphorous simultaneously from wastewaters is very important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phosphorous resource and prevention of eutrophication. The feasibility of phosphorus bioaccumulation in a novel continuous alternating anaerobic /aerobic biofilter and benefits of such accumulation for its further recovery as magnesium ammonia phosphate (MAP) were studied. The system was operated for seven months and employed th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AAS) method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change of magnesium and calcium with phosphate in the biofilter during that period. The benefits of utilizing the biofilter system to accumulate phosphorous & magnesium and suppress calcium simultaneously to phosphorous recovery as MAP were explained with the aid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models. The improved 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42% to 82% was approved in the recovery experiments and the recovery products mainly as MAP were evidenced and characteriz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 The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designing and operating the novel alternating anaerobic /aerobic biofilter for phosphorus bioaccumulation and recovery.
孙健田晴李方王凤蕊杨波
关键词:BIOFILTER
低浓度苯胺类化合物纳滤分离机理的浓差极化S-K模型验证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结合浓差极化理论的Spiegler-Kedem(S-K)模型进行苯胺类化合物纳滤过程中的溶质反射系数(σ)和溶质渗透系数(Ps)的计算,研究操作压力、溶质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对苯胺类化合物反射系数的影响;另外通过空间位阻模型计算出3种纳滤膜的孔径,并与实验测定值比较,研究纳滤分离过程中的分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和溶质相对分子质量与溶质反射系数具有相关性,纳滤过程中筛分作用为其主要的分离机理.
黄礼超李方付乐乐杨波田晴
关键词:苯胺类化合物纳滤浓差极化
丝状菌特性、功能及其控制与利用被引量:2
2014年
污泥膨胀问题普遍并长期存在于全球污水处理厂中,是制约活性污泥工艺发展的难题之一。尽管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污泥膨胀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可行的全面的解决办法。本文总结了新近丝状菌的鉴定和表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丝状菌的特性及其功能,结合丝状菌形成的诱因,提出了预防控制丝状污泥膨胀的工程化手段与最新工艺。同时,文章结合当前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提出了需对丝状污泥进行控制与利用相结合的新方向。
汤曼琳张顺田晴
关键词:丝状菌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补充碳源对交替式厌氧/好氧生物滤池生物蓄磷/回收磷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碳源不足是废水高效脱氮除磷、磷回收的限制因素,研究高效利用碳源同时能提高磷回收效果的的新工艺及其运行方式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连续式厌氧/好氧交替生物滤池(AABF)处理低碳磷比废水(COD/P=11),并研究碳源的补充方式(间歇型、连续型、连续循环型)、补充周期对生物滤池除磷、回收磷的影响;采用生物膜吸收并蓄积废水中的磷,并采用定期补充碳源方式诱导生物滤池内聚磷菌群(PAOs)充分释磷,以便形成高浓度的磷回收液,同时在PAOs胞内积累内源性碳,用于后续的生物除磷。结果表明,连续循环型碳源补充方式优于其他两种碳源补充方式,合理缩短碳源补充周期利于提高AABF的生物除磷以及磷回收效率;定期补充AABF进水碳源可增加AABF生物膜内聚羟基丁酸酯(PHB)含量、大幅提高AABF厌氧释磷浓度、提高厌氧释磷(磷回收)过程中PAOs的对碳源的利用效率。
张成秦华星王康伟黄娜田晴
关键词:碳源生物除磷生物滤池
磷回收对厌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蓄磷/除磷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为能提高生物除磷系统的除磷/回收磷效率,研究采用厌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AABF)处理低碳磷比废水,观察利用周期性扩增进水碳源进行磷回收时,生物滤池除磷效率及生物膜内微生物特性的变化.通过分析生物滤池除磷效率变化,生物膜多聚物染色、扫描电镜(SEM)观察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生物滤池系统实施周期性磷回收对生物膜内微生物菌群形态与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生物滤池在先后经历3次生物蓄磷-磷回收(PB-PR)的运行操作过程中,生物滤池除磷效率分别由磷回收前的60.3%、82.9%、86.6%提高到磷回收后的87.2%、91.2%、93.5%;生物滤池生物膜内优势菌群形态逐渐由大球菌演变为小球菌、杆菌与丝状菌;经过连续3个周期的PB-PR操作,生物滤池底部生物膜中聚磷菌所占比例由43%提高至70%;聚磷菌群在生物膜内混合菌群中的比例随着上流式生物滤池高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结果表明,采用周期性的碳源扩增与回收磷的操作,可以提高生物滤池除磷效率;引起生物滤池生物膜内微生物菌群形态与组成发生变化,促进聚磷菌成为优势菌群.
张顺田晴汤曼琳李方
关键词:生物滤池磷回收微生物群落FISH
厌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除磷工艺中生物膜特性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厌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工艺,对低碳磷比的模拟生活污水进行生物除磷。随运行时间的延长,培养出含有高比重聚磷菌的生物膜,具有高效聚磷和除磷功能,其生物膜含磷量最高达110 mg.g-1,厌氧最高释磷达65mg.L-1,最优出水TP质量浓度为0.4 mg.L-1。通过不同方法分析生物膜特性,探讨了不同运行阶段下生物滤池中富含聚磷菌生物膜的分布特性及其中聚磷菌特性。
王凤蕊李一伟李东旭田晴
关键词:生物滤池生物膜聚磷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