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06004)

作品数:5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彭兴跃何学佳洪海征高亚辉洪再展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植物
  • 3篇光合色素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植物群落结构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2篇厦门西海域
  • 2篇海域
  • 2篇浮游植物
  • 2篇浮游植物群落
  • 2篇浮游植物群落...
  • 2篇标记物
  • 1篇滴定法
  • 1篇研究生创新
  • 1篇研究生创新能...
  • 1篇研究生创新能...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液相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5篇彭兴跃
  • 4篇何学佳
  • 2篇高亚辉
  • 1篇洪再展
  • 1篇洪海征

传媒

  • 2篇台湾海峡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庆祝中国藻类...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厦门港海水光合色素特征被引量:10
2002年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HPLC)方法分析测定了冬季厦门鼓浪屿水文观测站两周内不同潮位海水中的光合色素的组成与含量 ,包括多甲藻素、1 9 己酰基氧化岩藻黄素、硅甲藻黄素、硅藻黄素、玉米黄素、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β 胡萝卜素等 .同时还实测了小球藻、金藻、盐藻、甲藻、角毛藻、螺旋藻等多个实验室培养藻种的色素组成 .数据表明 ,不同种类的藻类具有不同的色素组成特征 ,从海水中光合色素的分析数据可推测其浮游植物主要种类组成情况 .潮汐的水动力情况在色素组成变化上有所反映 ,表明港内外的浮游植物组成分布有梯度存在 ,且在特征上有所不同 .
彭兴跃洪海征黄明何学佳
关键词:光合色素HPLC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溶解氧测定探头式与经典滴定法的互校及无氧水零点校正法被引量:3
2004年
设计了制作无氧水及溶解氧梯度水的装置 ,以研究溶解氧测定中溶解氧探头测定结果与经典滴定法测定结果的互校性、可靠性。结果表明 ,在从无氧水到18mg/L(对一个大气压空气来说是过饱和)的氧含量范围内 ,这2种方法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但是 ,经典滴定法比溶解氧探头测定的值偏高 ,这是经典滴定法从采样固定到滴定整个非在线测定过程易于受各种干扰所体现的固有的缺点。特别是对于极度缺氧或无氧水样的测定 ,经典滴定法会得出偏高甚至错误的结论。因此作者推荐环境监测中溶解氧的测定采用溶解氧探头的测定数据 。
彭兴跃洪再展
关键词:溶解氧溶解氧测定
应用光合色素标记物研究2001年2月-6月厦门西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特征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以单独地,或以色素对组合的形式,作为浮游植物进行化学分类的指示物,化学分类方式一般达到纲的分类水平。分离色素常用反相高效(RP-HPLC),在此基础上,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色素的定性和定量可...
何学佳高亚辉彭兴跃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厦门西海域
文献传递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加强仪器课程的教学被引量:12
2006年
科学研究需要创新,科学仪器是现代科学研究的要素,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缺“科学仪器”这门课。以生命科学研究生为例,科学仪器分析的课程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综合和抽象处理,而不过于具体到每一台仪器的使用。
彭兴跃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生命科学
应用流式细胞仪研究Pb对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9
2003年
运用流式细胞仪研究比较了Pb对3种常见海洋单细胞微藻: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jiangen sis)、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小球藻(Chlorellasp.)的毒害作用。用内插法求得Pb对3种微藻的96h的半有效浓度(96hEC50)分别为9.03、8.83和>20.00mg/L。Pb抑制细胞的生长分裂,使延滞期延长,并影响了叶绿素正常合成,毒性与浓度成正相关。Pb对不同生长期的细胞的作用强度不同,对生长分裂和叶绿素合成的作用程度呈现差异性。
何学佳彭兴跃
关键词:微藻流式细胞仪PB叶绿素
应用光合色素标记物研究2001年2~6月厦门西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厦门西海域2001年2~6月的浮游植物色素进行了测定,并首次运用CHEMTAX软件对该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分析,同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群落组成的作用.我们首先改进了RP-HPLC分离方案,分离的时间缩短了近1/3,达到了提高分离效率的目的.利用改进后的RP-HPLC方案进行色素分析显示,厦门西海域2001年2~6月期间,主要的特征色素是岩藻黄素(fucoxanthin)、19’-丁酰基氧化岩藻黄素(19’-butanoyloxyfucoxanthin)、19’-己酰基氧化岩藻黄素(19’-hexanoyloxyfucoxanthin)和多甲藻素(peridinin),月平均含量分别在267.824~655.076、20.118~126.764、65.693~214.115、26.955~203.927μg/m3的范围变动.CHEMTAX计算的结果进一步表明:硅藻是主要优势类群,其次是定鞭金藻和甲藻,分别占总生物量的36.14%~79.27%、4.50%~37.40%和4.83%~21.37%.总生物量从2月到6月呈增长趋势,温度是主要的决定因子.硅藻和定鞭金藻所占生物量的份额呈相反趋势变化,表明种间竞争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何学佳高亚辉彭兴跃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厦门西海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