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7JJD770100)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明生董颖鑫黄佳邓亦武更多>>
- 相关机构:巢湖学院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政治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了解决严重的经济困难,采取了很多方法,诸种方法中影响较大且别具特色的是劳模运动。劳模运动的基本目的是为边区政权的存续提供经济支持,其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是政治推动。劳模运动还寄托了远大的政治期待,其发展方向是组织起来,其政治追求是平等和合法性。陕甘宁边区开展劳模运动的做法是建国后通过政治典型进行政治动员的肇端。总结这场运动的经验教训至今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王明生董颖鑫
- 关键词:发展经济意识形态化
- “红宝书”受宠之群众心理解析
- 2008年
- "文革"期间,几乎人手一册"红宝书"——《毛主席语录》,人们随时随地或朗诵之或背诵之,整个中国几乎成了红色的"海洋"。"红宝书"受宠既有外在原因,又有群众内在的心理因素。群众是崇拜"红宝书"的主体,要了解"红宝书"热销的内在的具体而微的原因,要了解外部因素是如何通过群众心理起作用,应从心理尤其是群体心理着手去剖析人们对"红宝书"非理性化的崇拜。以心理学特别是群众心理学来解析"红宝书"受宠的作用机制,不难发现,外在因素对"红宝书"崇拜主体——群众的心理产生的作用是"红宝书"受宠的内在原因:在心理上,它通过自恋机制让人们保持着热情,通过逃避机制给人以安全和正义,通过催眠机制让人欣然地麻痹,使群众看不到实质。
- 邓亦武黄佳
- 关键词:政治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