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01L055)

作品数:21 被引量:117H指数:7
相关作者:夏照帆吴祖煌王光毅唐洪泰刘敏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解放军第95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5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烧伤
  • 6篇严重烧伤
  • 6篇烧伤大鼠
  • 6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炎症
  • 3篇皂甙
  • 3篇三七皂甙
  • 3篇烧伤延迟复苏
  • 3篇丝裂原
  • 3篇丝裂原活化蛋...
  • 3篇通透性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活化
  • 3篇活化蛋白激酶
  • 3篇激酶
  • 3篇P38丝裂原...
  • 2篇蛋白激酶

机构

  • 16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解放军第95...
  • 3篇解放军第40...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济南军区联勤...
  • 1篇济南军区青岛...

作者

  • 10篇夏照帆
  • 8篇王光毅
  • 8篇吴祖煌
  • 6篇唐洪泰
  • 5篇刘敏
  • 4篇张春海
  • 4篇占新华
  • 4篇刘世康
  • 3篇刘敏
  • 3篇陈旭林
  • 3篇贲道锋
  • 2篇王广庆
  • 2篇占新华
  • 2篇朱世辉
  • 2篇李华涛
  • 2篇葛绳德
  • 2篇傅廷友
  • 2篇韦多
  • 2篇周美春
  • 2篇蔡莉

传媒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早期综合防治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总结提高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应激性溃疡的早期综合防治经验。方法 将 72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的患者按不同时期治疗措施的不同分成两组 ,即 1990 -0 1~ 1994-12 (第一阶段 ,n =2 6)及 1995-0 1~ 2 0 0 1-12 (第二阶段 ,n =46)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第二阶段烧伤治愈率升高 ,死亡率下降 ,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P <0 .0 1~ 0 .0 5)。结论 综合液体复苏方案 ,细胞保护 ,保护胃肠道黏膜的功能 ,早期切 (削 )痂 ,早期肠道喂养 。
吴祖煌刘敏黄春霞占新华
关键词:烧伤应激性溃疡脓毒症早期肠道喂养出血
尼莫地平对大鼠烫伤后库普弗细胞白介素-1β和白介素-6产生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对烧伤后库普弗细胞 (KC)合成释放白介素 1β(IL 1β)、IL 6的调控作用 ,为寻找一种有效减轻、控制烧伤后过度全身炎症反应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内灌注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正常 SD大鼠 KC,显微荧光分光光度计复合倒置显微镜技术观察烫伤血清作用下单个 KC细胞内钙 (〔 Ca2 +〕i)变化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烫伤血清培养的 KC上清中 IL 1β和IL 6的浓度变化。 SD大鼠行 30 %总体表面积 (TBSA) 度烫伤 ,伤后 6 h分离 KC,RNA酶保护分析法测定KC中两种细胞因子 m RNA的表达量 ,并测定血浆细胞因子水平 ;观察尼莫地平存在时上述结果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烧伤组 KC〔 Ca2 + 〕i峰值及培养上清中 IL 1β、IL 6浓度增加值均显著增加 (P均 <0 .0 1) ,在 1μm ol/L尼莫地平存在时 ,两者均显著减少 (P均 <0 .0 1)。烧伤后 6 h KC中 IL 1β和 IL 6的m RNA表达量及其血浆水平均显著升高 ,静脉予尼莫地平 (40 μg· kg- 1 · h- 1 )后两者均显著减少 (P均 <0 .0 1)。结论 :大鼠严重烧伤后 ,KC合成释放 IL 1β和 IL 6 ,此过程通过细胞内钙离子通道信号传导途径实现。尼莫地平能抑制烧伤后 KC中 IL 1β和 IL 6 m RNA表达 ,使 KC产生 IL 1β、IL
王光毅朱世辉唐洪泰葛绳德夏照帆
关键词:烧伤尼莫地平库普弗细胞白介素-1Β白介素-6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严重烧伤大鼠枯否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产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严重烧伤大鼠枯否细胞(KCs)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的雄性SD大鼠 32只,随机分为:假烫组;假烫 +SB203580组;烧伤对照组;烧伤 +SB203580组,每组 8只。假烫或烧伤 24h后分离出肝脏KCs,培养 18h后加入 50ng/ml的LPS进行刺激, 18h后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TNF- α和IL- 1β的含量,并收集KCs,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KCs内TNF -α和IL- 1βmRNA表达的改变,蛋白印迹 (Westernblot)法检测KCs中p38MAPK和JNK活性的变化。结果 烧伤大鼠分离出的KCs培养上清液中TNF -α和IL- 1β含量、KCs中TNF α和IL -1βmRNA的表达均较假烫组的明显增强,同时KCs中p38MAPK活性和JNK活性升高,SB203580能显著抑制大鼠KCs上清液中TNF -α和IL -1β含量、KCs中TNF- α和IL- 1βmRNA的表达和p38MAPK活性的升高,对JNK活性无影响。结论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了严重烧伤大鼠KCs促炎性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产生。
陈旭林夏照帆韦多贲道锋王永杰
关键词:信号转导通路白细胞介素1Β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三七皂甙在严重烧伤大鼠延迟复苏过程中调控效应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中的抗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调控。方法:实验于2003-12/2005-02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烧伤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36只健康成年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假烫组、烫伤组及治疗组,每组12只。①制备烧伤模型:用恒温水烫仪以100℃水烫背部13s,造成大鼠30%TBSAⅢ度烧伤(病理证实)。②制备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烫伤大鼠均于伤后6h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进行延迟复苏,总量按Parkland公式4mL/(kg·%)计算。③治疗组伤后0.5h腹腔注射三七皂甙(100mg/kg);假烫组大鼠以38℃水模拟烫伤过程。④伤后24h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肺脏、肝脏及肠的含水量,组织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测定各上清液相应的伊文思蓝浓度,以此来表示各脏器血管通透性的大小,伊文思蓝含量(μg/g干重组织)=伊文思蓝浓度(mg/L)×10/[1-组织含水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分别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结果:3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伤后24h治疗组大鼠的肺脏、肝脏及小肠的含水量明显低于烫伤组相应脏器含水量((79.91±1.76)%比(82.04±2.05)%,(71.72±1.75)%比(73.63±1.61)%,(76.52±1.43)%比(80.31±3.69)%,P<0.05)。②治疗组大鼠的肺脏、肝脏及小肠的血管通透性(伊文思蓝μg/g干重组织)明显低于烫伤组大鼠相应脏器血管通透性(313.05±19.30比457.86±43.33,156.72±17.75比243.63±26.74,236.52±26.43比380.31±33.69,P<0.01)。③治疗组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均显著低于烫伤组血浆中各细胞因子水平[(258.91±20.4)ng/L比(612.30±75.03)ng/LQ(101.37±29.86)ng/L比(208.45±49.04)ng/LQ(433.65±31.78)ng/L比(726.46±38.61)ng/L,P<0.01]。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使用三七皂甙,能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
张春海唐洪泰李华涛王光毅夏照帆
关键词:烧伤复苏术三七皂甙细胞因子类
三七皂甙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血管通透性的调控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中的抗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调控。方法:实验于2003-07/2005-05在长海医院烧伤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烫伤组、烫伤组、治疗组,每组12只。烫伤组大鼠采用恒温水烫仪以100℃水烫背部13s,造成大鼠30%TBSAⅢ度烧伤(病理证实)。假烫伤组大鼠以38℃水模拟烫伤过程;治疗组伤后0.5h腹腔注射三七皂甙(100mg/kg);烫伤组及治疗组均于伤后6h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进行延迟复苏。伤后24h采用干湿质量法检测肺脏、心脏及肾脏的组织含水量,采用伊文思蓝比色法测定各脏器血管通透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水平。结果:纳入动物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烫伤后24h,烫伤组大鼠的肺脏、心脏及肾脏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假烫伤组[分别为(82.04±2.05)%,(76.85±2.18)%;(79.09±2.46)%,(73.86±1.49)%;(79.13±1.71)%,(73.39±2.45)%,P<0.01],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组分别为(79.91±1.86)%,(76.54±1.73)%,(75.85±1.63)%,P<0.05];而假烫伤组与治疗组大鼠的肺脏、心脏及肾脏组织含水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烫伤组大鼠脏器的血管通透性显著高于假烫组及治疗组[分别为(457.86±43.33),(49.46±10.16),(313.05±19.30)μg/g;(323.69±56.74),(62.86±19.38),(196.72±27.60)μg/g;(346.51±32.27),(59.14±23.24),(216.52±26.48)μg/g,P<0.01];而假烫组与治疗组间大鼠脏器的血管通透性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烫伤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高于假烫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三者浓度高于假烫伤组,低于烫伤组,差异也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58.91±20.40),(32.68±9.33),(612.30±75.03)ng/L;(101.37±29.86),(15.87±7.46),(208.45±49.04)ng/L;(10
王飞张春海傅廷友蔡莉王光毅
关键词:烧伤三七皂甙炎症趋化因子类
川芎嗪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血管通透性的调控效应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中的抗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调控。方法:实验于2003-07/2005-05在上海长海医院烧伤中心实验室完成。取36只成年健康SD大鼠,体质量200~220g,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假烫组、烫伤组、治疗组,每组12只。①烫伤组大鼠采用恒温水烫仪以100℃水烫背部13s,造成大鼠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假烫组大鼠以38℃水模拟烫伤过程;治疗组伤后半小时腹腔注射川芎嗪(80mg/kg);烫伤组及治疗组均于伤后6h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进行延迟复苏。②各组半数大鼠于伤后24h行腹主静脉取血处死,保留静脉血,留取肺脏、心脏及肾脏标本检测含水量;另半数大鼠于处死前1h颈外静脉注入1%伊文思蓝,留取肺脏、心脏及肾脏标本检测脏器血管通透性。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伤后24h后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水平。结果:纳入大鼠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烫伤后24h,烫伤组大鼠的肺脏、心脏及肾脏的含水量高于假烫组及治疗组[烫伤组(82.24±2.15),(79.69±2.36),(79.31±1.65)%,假烫组(76.35±1.88),(74.16±1.59),(73.29±2.38)%,P<0.01,治疗组(79.71±1.94),(76.51±1.82),(75.82±1.69)%,P<0.05];假烫组与治疗组大鼠的肺脏、心脏及肾脏组织含水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76.35±1.88),(74.16±1.59),(73.29±2.38)%,(79.71±1.94),(76.51±1.82),(75.82±1.69)%,P<0.05]。②烫伤组大鼠脏器的血管通透性显著高于假烫组及治疗组[烫伤组(437.19±39.23),(313.69±46.54),(346.51±32.27)mg/L,假烫组(49.46±10.16),(62.86±19.38),(59.14±23.24)mg/L,治疗组(293.18±18.96),(185.72±25.49),(201.38±21.98)mg/L,P<0.01]。③烫伤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与假烫组差异非常显著[(612.30±75.03),(208.45±49.04),(221.39±33.14)ng/L,(32.68±9.33),(15.87±7.46),(6.99±2.84)ng
张春海傅廷友蔡莉王光毅唐洪泰
关键词:烧伤血管通透性细胞因子类
地塞米松对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的炎症调控作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中的抗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调控。方法选用SD大鼠制备烧伤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随机分为假烫组、烫伤组及治疗组。伤后24h检测肺脏、肝脏及小肠的含水量及血管通透性,血浆中TNF-α、IL-1β及IL-6的浓度。结果与烫伤组相比,治疗组大鼠的肺脏、肝脏及小肠的含水量及血管通透性均显著降低,血浆中TNF-α、IL-1β及IL-6的浓度也显著降低。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使用地塞米松,能下调TNF-α、IL-1β及IL-6在血浆中的总体水平,控制烧伤后过度全身炎症反应,有助于减轻脏器的水肿,从而减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
崔红张春海傅廷友王光毅
关键词:烧伤地塞米松炎性细胞因子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的早期综合液体复苏
2004年
目的 旨在进一步提高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液体复苏的早期综合液体复苏措施。方法 将 72例延迟复苏的严重烧伤患者分成两个阶段 ,即 1990年 1月至 1994年 12月 (第一阶段 )和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第二阶段 )进行比较分析。第二阶段采用包括综合液体复苏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与方法。结果 第二阶段收缩压、脉压差、血 Pa O2 、碱缺失 (BD)明显升高 ,尿量明显增加 ,而血清乳酸却较第一阶段低 (P<0 .0 1~ 0 .0 5 )。结论 早期、快速、有效的液体复苏 ,早期切 (削 )痂、早期胃肠道喂养。
刘敏吴祖煌
关键词:严重烧伤胃肠道喂养紫外线照射充氧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烧伤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研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严重烧伤大鼠肺部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产生及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 4 8只 ,随机分为假烫 (A)组、烫伤对照 (B)组和烫伤 +p38MAPK抑制剂SB2 0 35 80(C)组 ,每组各 16只。观察烫伤 (以下称烧伤 ) 2 4h后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TNF α和IL 1β含量、血浆和肺脏微血管vonWillebrand因子 (vWF)含量、肺脏激活蛋白 1(AP 1)活性等指标的改变。  结果 B组大鼠烧伤后 2 4h血清和BALF中TNF α和IL 1β含量明显增高 ,血浆vWF含量为 (194 .2± 2 8.3) % ,显著高于A组的 (93.2± 14 .3) % (P <0.0 1);肺脏微血管vWF含量的积分值为 1.1± 0 .3,显著低于A组的 3.3± 0 .4 (P <0.0 1);其肺脏AP 1活性上升。C组血清和BALF中TNF α和IL 1β含量、血浆及肺脏微血管vWF含量、肺脏AP 1的活性较B组变化幅度明显偏小。 结论 p38MAPK活化后 ,通过活化转录因子AP 1,介导了严重烧伤后肺脏促炎性细胞因子TNF α和IL
陈旭林夏照帆韦多贲道锋王广庆唐洪泰
关键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烧伤急性肺损伤
1,6-二磷酸果糖保护严重烧伤病人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病人心肌酶谱的变化及 1,6 二磷酸果糖 ( 1 6 FDP)对它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烧伤面积在 3 0 %~ 60 %,Ⅲ度在 10 %~ 3 0 %的 3 8例病人及 2 0例健康志愿者 ,分为三组即 1,6 二磷酸果糖治疗组 (A组 ,n =2 1) ,安慰剂对照组 (B组 ,n =17) ,C组为健康志愿者 (n =2 0 )。A组静滴FDP 5 g( 5 0ml) 1次 /d ,B组静滴相同容量的的生理盐水 ,疗程为 10d。检测A ,B两组入院即时、伤后(PBD)第 1,2 ,5 ,10 ,14天烧伤病人的血清心肌酶谱 (LDH ,CK ,CK MB ,GOT)的变化和入院即时、伤后 (PBD)第 1,2 ,7,14 ,2 1天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A ,B两组各时相点的LDH ,CK ,CK MB ,GOT值与C组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5 ) ,且A组第 5 ,10 ,14天均低于B组 (P <0 0 5 ) ,A组伤后第 10天心肌酶的同功酶 (CK MB)已接近正常水平 ,B组第 14天时才接近正常。结论 烧伤后尽早应用心肌保护药有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 ,减轻烧伤后心肌损害程度 ,可作为严重烧伤病人的常规治疗措施之一。
吴祖煌刘敏占新华刘世康
关键词:1,6-二磷酸果糖严重烧伤心肌损害心肌酶谱心电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