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20043620)
- 作品数:1 被引量:25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厚民谢桂青李瑞玲毛景文高建京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东秦岭宝丰盆地大营组火山岩SHRIMP定年及其意义被引量:25
- 2007年
- 宝丰盆地是东秦岭北部的重要火山岩盆地,主要发育早白垩世大营组火山岩,熔岩主体为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为钾玄质火山岩,具有较高Na_2O+K_2O(8.04%~9.37%)、富集大离子亲石和轻稀土而亏损高场强元素特征,同位素(^(87)Sr/^(86)Sr)_i和(^(143)Nd/^(144)Nd)_i分别为0.7067~0.7079和0.5117~0.5118。本文在总结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应用SHRIMP锆石微区U-Pb测年技术对大营组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进行了精确测年,结果表明:玄武质粗面安山岩中锆石粒度较细且较少,阴极发光图像未显示明显环带结构,2个点SHRIMP谐和年龄为148.5~132.4Ma,可能代表残留锆石年龄。粗面安山岩中存在大量的锆石,大多数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明显的环带结构,暗示它们为岩浆成因的锆石,14个点SHRIMP谐和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17±2Ma(MSWD=1.3)。结合区域资料分析表明:东秦岭宝丰盆地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17±2Ma),与A型东沟花岗斑岩和太山庙花岗岩基、新发现的东沟和汤家坪斑岩钼矿的形成时代相当。秦岭造山带及邻区陆内造山深部过程存在俯冲组分,造山结束于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圈伸展有助于下地壳拆沉作用。这些认识将为理解秦岭-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 谢桂青毛景文李瑞玲叶会寿张毅星万渝生李厚民高建京郑熔芬
-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东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