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8C126)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梁军李青芳姜健姚如永宋珊爱更多>>
-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期胃癌病人血清XRCC1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化疗效果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XRCCIArg399Gln(G→A)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胃癌对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晚期胃癌病人94例(Ⅲ期34例,Ⅳ期60例),应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方案化疗,对60例Ⅳ期病人化疗2~3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全部病人统计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应用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4.26%病人基因型为G/G,8.50%为A/A,37.24%为G/A。Ⅳ期60例病人化疗后临床获益率(CR+PR+SD)为70%,G/G、G/A+A/A在化疗敏感组(CR+PR+SD)与不敏感组(PD)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6.747,P〈0.05;OR=4.680,95%CI=1.397~15.682,P=0.009)。94例病人中位TTP为9.0个月,G/O基因型为10.5个月,G/A+A/A基因型为7.o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113,P〈0.01)。结论XRCCI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晚期胃癌病人对奥沙利铂化疗的敏感性及生存时间相关。
- 姜健梁军李青芳宋珊爱孙莹莹
- 关键词:基因奥沙利铂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 胃癌病人ERCC1和XPD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化疗预后关系
- 2011年
- 目的了解DNA损伤修复基因ERCC1 Asn118Asn和XPD Lys751Gln多态性与接受以奥沙利铂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胃癌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90例晚期胃癌病人接受奥沙利铂化疗前抽取静脉血并提取DNA,应用real-ti me PCR法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病人不同基因型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晚期胃癌病人ERCC1Asn118Asn基因型频率为C/C 47.78%,C/T42.22%,T/T10.00%;XP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A80.00%,A/C16.67%,C/C 3.33%。90例胃癌病人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TTP)6.4个月,总生存期(OS)9.5个月。ERCC1C/C基因型病人中位TTP为6.6个月,OS为9.7个月;C/T+T/T型病人中位TTP为6.1个月,OS为9.1个月,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PD A/A基因型病人中位TTP为6.7个月,OS为9.7个月;A/C+C/C基因型病人中位TTP为4.8个月,OS为7.8个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44、17.113,P<0.05)。同时携带ERCC1 C/C及XPD A/A基因型、ERCC1 C/C及XPD A/C+C/C基因型、ERCC1 C/T+T/T及XPD A/A基因型、ERCC1 C/T+T/T及XPD A/C+C/C基因型的病人中位TTP分别为6.9、4.7、6.3和5.0个月,OS为9.9、7.7、9.3、8.0个月,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31、12.742,P<0.05)。结论 XPD Lys751Gln基因多态性与以接受奥沙利铂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胃癌病人的生存期有关,ERCC1 Asn118Asn基因多态性与接受奥沙利铂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胃癌病人的生存期无关。
- 李昕姜韬纪玉芝贾晓锋梁军
- 关键词:ERCC1XPD奥沙利铂
- 晚期胃癌XPG及GSTP1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化疗效果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着色性干皮病G组(XPG)及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胃癌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80例Ⅳ期胃癌病人化疗前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XPG C46T及GSTP1 A105G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80例病人XPG C46T基因C/C与T/T+C/T及GSTP1 A105G基因A/A与A/G+G/G基因型化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χ2=5.459、5.291,P<0.05)。同时携带XPG C46T C/C和GSTP1 A105G A/G+G/G基因型病人化疗敏感性是同时携带XPG C46T C/T+T/T和GSTP1 A105G A/A基因型病人的4.886倍(OR=4.886,P<0.05)。结论 XPG C46T、GSTP1 A105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晚期胃癌病人接受以奥沙利铂为主一线化疗药物化疗后的效果有关。
- 纪玉芝梁军姚如永李昕
-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移酶奥沙利铂
-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及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 1多态性与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1(GSTP1)多态性与中国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一线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85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化疗,并在化疗前抽取患者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85例患者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为5.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0个月.ERCC1-118 C/C、XRCC1-399 G/G和GSTP1-105 A/G+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携带3个、2个、1个、0个优势基因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5、10.0,6.5和4.5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4,P〈0.01).结论 ERCC1-118、XRCC1-399和GSTP1-105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一线化疗后的生存期相关,可预测患者的预后.
- 梁军李青芳姚如永吕红英姜健孙莹莹宋珊爱姜韬
- 关键词:胃肿瘤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