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239102)

作品数:30 被引量:393H指数:12
相关作者:刘惠民滕建彬张守鹏陆永潮杜学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页岩
  • 12篇凹陷
  • 11篇泥页岩
  • 10篇盆地
  • 7篇东营凹陷
  • 6篇岩相
  • 6篇页岩油
  • 6篇渤海湾盆地
  • 5篇孔隙
  • 5篇古近系
  • 4篇储集
  • 3篇油气
  • 3篇层序
  • 2篇地层
  • 2篇东营凹陷古近...
  • 2篇断陷
  • 2篇断陷湖盆
  • 2篇盐度
  • 2篇源岩
  • 2篇沙河街组

机构

  • 1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0篇中国石化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化石油...
  • 4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滁州学院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山东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澳大利亚联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0篇刘惠民
  • 6篇滕建彬
  • 5篇张守鹏
  • 4篇杜学斌
  • 4篇陆永潮
  • 3篇张守鹏
  • 3篇王永诗
  • 3篇姚素平
  • 3篇张顺
  • 3篇方正伟
  • 2篇郝运轻
  • 2篇张文涛
  • 2篇郝雪峰
  • 2篇谢忠怀
  • 2篇郑伦举
  • 2篇张奎华
  • 2篇刘占红
  • 2篇朱丽鹏
  • 2篇彭丽
  • 1篇张彩明

传媒

  • 7篇油气地质与采...
  • 6篇石油实验地质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Journa...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3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粒沉积物层序地层划分方法初探:以东营凹陷樊页1井沙三下-沙四上亚段泥页岩为例被引量:15
2016年
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发育了一套厚层的泥页岩,前人研究认为这一套厚层泥岩是经典层序地层学中的湖进体系域(EST),没有做过进一步的细分。随着近年来页岩油(气)研究的深入开展,地质学家们认识到了泥页岩并非整体一套,而是与砂岩一样也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这就要求针对泥页岩等细粒沉积物的研究要进一步精细化。对于泥页岩的层序研究而言,传统(经典)的划分方法完全不适应(依据经典层序地层接触关系、地震反射特征、岩性组合变化等参数),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泥页岩进行层序精细划分。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T-R旋回理论的GRP层序划分法。该方法以自然伽马曲线(GR)为基础,结合岩相变化分析,充分利用各类地球化学数据以及GR测井在泥页岩层段响应特征和湖平面T-R旋回变化的耦合关系,进行泥页岩中的旋回识别分析。利用该方法,将东营凹陷樊页1井沙三下—沙四上亚段从下至上划分为7个GRP(GR Parasequence)层序,并进一步分析了控制细粒沉积物层序的因素。
杜学斌刘辉刘惠民陆永潮王勇郝雪峰杨万芹丁桔红
关键词:泥页岩
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物质组分对含油性的控制规律被引量:9
2019年
借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下亚段页岩油储层进行原油赋存状态和物质组分分析。荧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束缚型和游离型沥青分别选择性赋存于泥质纹层、碳酸盐纹层和裂缝内,泥质纹层作为生油的母质仓储,易于富集炭质沥青和沥青质沥青;碳酸盐纹层相对于泥质纹层具有更优越的储集空间,易于富集胶质沥青和油质沥青,更易流动的油质沥青则汇集到裂缝内。研究发现,方解石脉本质上是一种接近于完全充填的裂缝表现形式,总结出4个亮晶方解石脉体的识别标志,其中轴愈合线附近的方解石晶间孔和未愈合缝可以作为油质沥青的运移通道。页岩油储集空间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岩石结构与构造及物质组分,矿物组分差异和有机质热演化是页岩油储集空间和含油性的2个主要影响因素。受此影响,泥页岩储集性表现为:(1)纹层状泥页岩储层具有高孔隙度;(2)碳酸盐含量高的泥页岩储层具有高孔隙度;(3)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泥页岩储层具有高孔隙度。
滕建彬滕建彬刘惠民邱隆伟张守鹏张守鹏郝运轻方正伟
关键词:页岩油方解石脉有机质热演化
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泥页岩层理结构特征及储集性控制因素被引量:6
2019年
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泥页岩具有复杂的成分及结构非均质性,对其储集性控制因素尚不明确,制约了页岩油勘探进展。利用岩石薄片分析等资料将研究区以富碳酸盐为特征的泥页岩分为A—J共10种层理结构类型,以B—D类最为发育,所占比例达80%;利用岩石薄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对泥页岩基质孔隙类型进行观察与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孔隙类型主要有刚性颗粒间孔、有机质及黏土矿物收缩孔和碳酸盐晶间孔。从层理结构类型来看,G,H,B和D类储集性较好,其次为E和F类,A和C类较差,其他类型储集性更差。分析不同类型层理结构泥页岩储集性控制因素发现:碳酸盐呈泥晶结构的泥页岩,矿物成分对孔隙发育程度具有主导控制作用;碳酸盐呈晶粒结构(包含柱纤结构)的泥页岩,层理结构对储集性的控制作用较强。根据泥页岩出油井段分析结果,指出下步应以寻找碳酸盐含量为30%~50%的G,H,B和D类层理结构泥页岩为主要勘探方向,优选碳酸盐含量满足上述条件且G和H类层理结构泥页岩层段。
方正伟张守鹏张守鹏张守鹏刘惠民
关键词:泥页岩储集性勘探方向
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成岩事件及其对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以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方法,研究页岩成岩事件及其对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东营凹陷页岩纹层特征显著,矿物岩石类型复杂,碳酸盐矿物尤其是方解石含量普遍较高,有机质含量高,镜质组反射率中等;纹层状泥质灰岩孔隙度相对较高;游离相油主要分布在微孔隙与裂缝中。(2)页岩主体处于中成岩阶段,3 000~3 600 m是孔隙发育演化的关键深度区间,黏土矿物收缩转化、碳酸盐矿物重结晶以及有机质持续生烃、酸性溶蚀等是页岩成岩史中的关键成岩事件,也是页岩成储的重要因素。(3)重结晶可形成解理缝及晶间孔,伴随生排烃过程的溶蚀作用产生碳酸盐矿物内部溶蚀孔,形成有效的储集空间组合,从而增加了储层孔隙度。(4)层理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裂缝,其发育与超压及超压引起的渗流力有关,当埋深大于3 000 m时,单纯靠流体超压无法克服上覆岩层压力将裂缝撑开,酸性溶蚀、有机质生烃超压及黏土矿物脱水收缩等成岩事件的继承与匹配,形成更易于流体流动的储集空间(组合),从而成为有效的渗流通道和储油空间。
张顺刘惠民王永诗张守鹏张奎华王敏王勇傅爱兵包友书
关键词:古近系东营凹陷
页岩油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表征方法被引量:25
2019年
页岩油是非常规油气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赋存于泥页岩不同类型的孔隙和裂缝中。与产生页岩气的高成熟阶段泥页岩不同,处于生油窗的富有机质泥页岩中的油气储集空间往往被早期生烃产物完全或部分充填,影响对页岩油储集空间的结构表征和形态描述。通过镜下观察发现,页岩油储层中发育的孔隙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矿物颗粒间孔隙、矿物颗粒内孔隙和有机质孔隙,其中前两者主要的孔隙类型包括不同矿物颗粒间的粒间孔隙、溶蚀孔隙和黏土矿物片层间孔隙等,有机质孔隙包括有机质颗粒边缘收缩孔(缝)和少量的热解孔隙。从页岩油储层孔隙表征方法的要求出发,对页岩油储层样品进行溶剂抽提处理,探讨分别适用于碎状样品和块状样品的孔隙表征方法。不同页岩油储层孔隙表征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具有差异性,也存在局限性,可以综合多种表征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和统一量纲的方式提高页岩油储层孔隙表征结果的准确性。
孙超姚素平
关键词:页岩油储集空间
不同模拟实验条件下烃源岩生油气能力对比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对比研究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与高压釜生烃模拟实验中油气产率及其演化过程与产物地化参数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模拟实验设置的边界条件不同,同样热解温度条件下地层孔隙模拟实验已生成的油气产率是高压釜模拟实验的两倍多,但地层孔隙模拟实验残余固态产物的岩石热解自由烃、生烃潜力、氢指数仍然大于高压釜模拟实验的。分析认为,高压釜模拟实验所设置的热解实验条件加速了干酪根的过度裂解,生成了更多的"焦炭"、二氧化碳和氢气,偏离了烃源岩的自然演化过程;而在地层孔隙模拟实验的实验条件,有效阻止了干酪根的过度裂解,使干酪根向油气的转化率较高,所得油气产率较高压釜大。实验数据表明,地层孔隙模拟的已生成的油气产率不仅大于原始样品的氢指数,且生油后残余固态产物仍具有较高的氢指数。因此,烃源岩的氢指数和模拟实验的油气产率均不能正确评价烃源岩的真正生油气潜量,提出采用油气指数来评价烃源岩的最大生油气潜量。
张彩明郑伦举许锦
关键词:岩石热解
页岩气储层孔隙系统表征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96
2014年
页岩气是以游离、吸附和溶解状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中的天然气,页岩的孔隙特征是决定页岩储层含气性的关键因素。页岩孔隙结构复杂,一般以纳米孔隙占优势,用常规储层孔隙的表征方法难以解释美国的高产页岩气系统。因此,页岩纳米孔隙的表征成为制约页岩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因素。在综述目前国际上对页岩气储层孔隙表征方法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页岩储层孔隙的主要表征方法有3种:(1)以微区分析为主的图像分析技术;(2)以压汞法和气体等温吸附为主的流体注入技术;(3)以核磁共振、中子小角散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为代表的非流体注入技术。图像分析能够直观、方便、快捷地获取孔隙形态等方面的特征;流体注入法在表征微孔隙的孔径分布、比表面积等方面具有独到优势;非流体注入技术由于其原位、无损分析及粒子高穿透力的特点,使研究多种地质条件下的孔隙特性成为可能。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应明确各种表征技术的优势与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建立孔隙研究流程,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能在不同的尺度下有效表征页岩气储层孔隙。
焦堃姚素平吴浩李苗春汤中一
关键词:页岩气孔隙结构
烃源岩孔隙流体介质对石油初次运移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自主研制的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仪,系统开展了氮气—水蒸气、水蒸气—液态水体系、液态水和无水体系系列生排烃模拟实验,通过对排油效率的分析对比,探讨了烃源岩孔隙流体介质对石油初次运移的影响。在生油气阶段,烃源岩孔隙空间是保持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多组分(烃气、非烃气、石油、地层水)流体共存的一种相态。液态地层水是石油初次运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运移载体。水可能是首先吸附在岩石矿物的表面,起到了一种"润滑剂"的作用,阻止了石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从而有利于石油的运移。同时,生油气过程中伴生的大量的CO2,由于其独特的超临界特性,易于溶解孔隙流体中的石油,降低了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和石油的黏度,减小了石油运移阻力,促进了石油的初次运移。
马中良郑伦举赵中熙葛颖徐勤
关键词:烃源岩液态水CO2
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的矿物组成与微观储集特征研究被引量:28
2015年
通过岩石学特征、矿物组成、微观孔隙和力学性质等分析,对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的矿物组成与微观储集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主要由石英和黏土矿物组成,平均含量分别为36.07%和41.55%,碳酸盐岩含量较低,平均9.92%,底部石英含量最高,向上含量降低,黏土含量增加;页岩中硅质含有丰富的生物碎屑,表明主要为生物成因。页岩主要发育有机质孔隙和无机矿物孔隙,后者的粒缘微裂缝较发育,而粒内和粒间孔隙相对较少。页岩中石英含量与页岩孔容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生物来源硅质的孔隙对页岩总孔隙有重要贡献,生物来源硅质的存在也提高了页岩脆性,有利于储层的后期压裂改造。
刘友祥俞凌杰张庆珍鲍芳卢龙飞
关键词:微观孔隙矿物组成页岩龙马溪组川东南
A Discussion on the Origin of Shale Reservoir Inter-Laminar Fractures in the Shahejie Formation of Paleogene, Dongying Depression被引量:12
2017年
This paper was conducted on the shale reservoir in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in the Shahejie Formation of Paleogene. Based on detailed core description, rock thin sections, argon ion polish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alysis, CT scanning and carbon-oxygen isotopic tes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inter-laminar fractures(or seams) and their development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b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iagenetic evolution features and the reservoir spac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minated composite pattern in Dongying depression was dominated by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laminated calcite and clay minerals. Contrasted to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degree of inter-laminar fractures was much lower. Pure fluid between layers cannot exist without framework minerals, and the pre-existing well connected pore or horizontal overpressure micro seam was favorable paths of fluid migration. From the points of inter-laminar fractures origin mechanism and its evolution, the so called seams, were much more complex than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that hydrocarbon generation raised the pore pressure and led to the parallel microfractures. But the inter-laminar fractures had little relationship with that whether the lamination was developed or bedding boundary was clear or not. In fact, the shale reservoir inter-laminar fractures were not rigorous fracture. They were controlled by pre-existing inter-granular pore(or seam) or dissolved pore, which distributed along carbonate laminae boundary and were connected by later super pressure, dissolution and the seepage force. And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were burial depth(bigger than 3 000 m) and the Ro value(〉0.6%). Discussion on its origin and evolution has important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n optimizing reservoir segment and favorable target areas selection.
Huimin LiuShun ZhangGuoqi SongShoupeng ZhangXuefeng HaoZhonghuai XieNingning XuPeng Liu
关键词:PALEOGENE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