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635020) 作品数:10 被引量:58 H指数:5 相关作者: 林炳承 朱晓峰 常理文 陈义 丁永生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毛细管电泳测定主客分子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 被引量:8 1999年 在25℃下,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了主客体分子(配体和溶质分子)β-环糊精(β-CD)和心得舒(alprenolol)在pH值为2.5,浓度为10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下的结合常数,并对4种求解方法即非线性拟合法,双倒数法,y-倒数法和X-倒数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所得值分别是307.2、408.4、331.4和343.1 L/mol,同时获得了结合物的迁移率.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结合比为1:1的各种类型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 朱晓峰 林炳承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分子相互作用 单糖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衍生物的毛细管电泳研究 被引量:5 1998年 10种单糖,包括氨基糖,中性糖和糖醛酸经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衍生后,用硼砂缓冲液作为电泳介质,获得了全分离。应用β-吲哚乙酸作为内标,建立了10种单糖的定量方法,以葡萄糖为代表,考察了线性范围。在10mg/l~150mg/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浓度在0.1mM的数量级。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测定多糖的单糖组成。 严峰 徐桂云 常理文关键词:单糖 苯甲酸乙酯 毛细管电泳 生物体 反相毛细管电色谱电渗流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998年 在 75 μm(ID)× 20 cm的毛细管 ODS(3 μm)填充柱上实现毛细管反相电色谱(RP-CEC)分离,考察各种分离因素,包括流动相的组成,有机相的种类和比例、电解质缓冲液的种类、浓度和pH值,以及分离电压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对填充毛细管中电渗流的影响,系统研究了反相毛细管电色谱的电渗流变化规律。在优选条件下进行了快速、高效的RP-CEC分离。 关燕华 魏伟 王如骥 罗国安关键词:反相 毛细管电色谱 电渗流 流动相 CEC 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中的二元环糊精体系 被引量:8 2001年 二元环糊精体系常对复杂难分离手性体系表现出很好的拆分能力并对一些手性药物有极好的拆分效果 ,一般情况下它又与一元体系有不尽相同的拆分机理 。 宫守凤 何新亚 林炳承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手性拆分 手性药物 拆分机理 液相预柱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手性药物对映体与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00年 在对碱性药物吡啶茚胺、四氢萘唑啉、去甲肾素茶碱和维拉帕米 (verapamil)等药物手性拆分的基础上 ,运用液相预柱毛细管电泳 (LPC CE)技术 ,建立了对药物对映体与人血清白蛋白 (HSA)相互作用体系中对映体浓度的检测方法 .该技术利用HSA与药物在生理pH下的电泳特性差异 ,使HSA留在预柱内或反向流出 ,不进入手性拆分区域 ,从而消除白蛋白对药物对映体拆分及浓度检测的干扰 .对维拉帕米对映体与HSA结合参数以及多药物组分竞争结合的研究表明 ,该技术为多种药物与蛋白共存的复杂体系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 丁永生 朱晓峰 林炳承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手性药物 相互作用 白蛋白 变性无胶毛细管筛分电泳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 被引量:4 1999年 在分离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ex determining region of the Y chromosome,SRY)、人11号染色体短臂β-珠蛋白基因部分序列(108/B)扩增产物和PBR322/HaeⅢ标准片段的混合样品时,SRY和108/B的迁移时间均产生较大的偏差,在尿素变性剂存在的无胶筛分体系中迁移时,这种迁移时间的偏差得以消除,这意味着尿素变性剂的存在消除了DNA空间结构对迁移的影响,DNA在此筛分介质中的迁移只与其片段长度有关.在变性无胶筛分体系中鉴别PCR产物,其结果的准确度明显提高. 韩富天 许琪 林炳承 沈岩 吴冠芸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聚合酶链反应 无胶筛分 DNA PCR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拆分手性药物萘普生和氟联苯丙酸 被引量:9 2000年 以β环糊精(CD)作为手性选择剂,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成功地拆分了两种弱酸性药物萘普生(naproxen)和氟联苯丙酸(flurbiprofen),并比较了4种环糊精[β环糊精(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三甲基β环糊精(TMβCD)]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同时测定了萘普生对映体在不同环糊精中的出峰次序。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此类化合物拆分的最佳pH值为5左右,即接近于该类化合物的pKa值。该方法适用于酸性手性药物的拆分。 朱晓峰 林炳承关键词:毛细管电泳法 萘普生 Key Conditions 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of Amino Acids with Indirect Ultraviolet Detection 被引量:1 2000年 Key factors fo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of amino acids with indirect ultraviolet detection were illustrated. Buffer compositions and additives were found to be influential as expected, while buffer pH was shown to be particularly critical to the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The effect of pH also depended on the electrophoretic mode used. Ways to obtain recurring and selective were suggested. Zhi Xin WANG超滤-毛细管电泳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的唾液酸 被引量:4 2000年 建立了用超滤 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血清中唾液酸含量的方法 ,并考察其最佳操作条件。该方法分离分析唾液酸可直接用紫外检测 (1 95nm) ,不需要柱前、柱后衍生。方法的回收率为 92 6%,最低检测浓度为 9 6μmol/L ,最低检测量为 39fmol。用该法测定了 30例正常人和 1 1例肺癌患者血清中唾液酸的含量 ,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有显著性增加 (P <0 0 0 1 )。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传统使用的比色法结果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83,n =1 0 )。方法简单、灵敏 ,适合恶性肿瘤防治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董秀玲 戴忠鹏 林炳承 鞠秀君 王晓伟 袁小林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唾液酸 肺癌 血清 尿中微量芳香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用于苯丙酮酸尿症的诊断 被引量:9 2001年 建立了可用于诊断苯丙酮酸尿症的5种尿中微量芳香酸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新方法。应用硼砂-胆酸钠(均为25 mmol/L,pH=10.0)电泳介质体系,可将5种芳香酸在15 min内达到全分离;最低检测限达1.5×10-9 mol;采用Sep-Pak C18微柱进行尿样前处理,有效地除去了尿蛋白对分离的干扰,可作为苯丙酮酸尿症的筛查方法。 郭晴 常理文 陈义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苯丙酮酸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