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11318365600)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杨三强谭忆秋纪伦仲小玲张帅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荒漠
  • 2篇沥青
  • 2篇荒漠区
  • 2篇干旱荒漠
  • 2篇干旱荒漠区
  • 1篇大温差
  • 1篇地区公路
  • 1篇砂砾
  • 1篇砂砾基层
  • 1篇试验分析
  • 1篇水泥稳定
  • 1篇水泥稳定砂
  • 1篇水泥稳定砂砾
  • 1篇水泥稳定砂砾...
  • 1篇水稳基层
  • 1篇评价指标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区
  • 1篇气候区划
  • 1篇区划研究

机构

  • 3篇学研究院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杨三强
  • 2篇谭忆秋
  • 1篇纪伦
  • 1篇仲小玲
  • 1篇张帅

传媒

  • 1篇交通科技与经...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某干旱及大温差地区公路温差气候区划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旱大温差的气候特点,利用气象年极端最低气温、7月平均最高气温、年降水量及潮湿系数对新疆地区100多个观测点数据进行分析,将干旱温差强度分为轻度、一般、重度及特大4个等级,这一分区对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有据可依,具有实用价值。
仲小玲刘涛杨三强
关键词:大温差气候区划
荒漠地区橡胶改性沥青老化性能试验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沥青老化性能试验是评价沥青路面材料使用寿命的重要方法.通过采用旋转薄膜烘箱实验(RTFOT)后残留针入度、延度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方法,得到了荒漠地区橡胶改性沥青短期、长期老化规律.结果表明:RTFOT短期老化残留针入度:橡胶改性沥青>苯乙烯一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克拉玛依(克)90号基质沥青;相位角δ:橡胶改性沥青DSR试验SBS改性沥青>克90号基质沥青.研究得出掺入橡胶粉可明显提高沥青的抗变形、抗老化性能,可为废旧橡胶粉掺入路用沥青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
杨三强张帅
关键词:橡胶粉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
干旱荒漠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干缩、温缩特性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针对新疆干旱荒漠区年降水量少,日蒸发强烈,日温差与年温差变化大等特殊气象因素加剧诱发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干缩、温缩裂缝病害现状,以G3012阿克苏至喀什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通过对该工程所用筑路材料进行EDTA滴定实验、电阻应变片测试干缩、温缩应变试验,研究最终提出了借助标准砂分析水泥稳定砂砾的水泥剂量测试方法。电阻应变片测试结果表明,水泥剂量越大,干缩应变就越大,随着失水率的增加,干缩应变逐渐增大,当失水率达到2.4%时,干缩应变增长变缓;温缩应变随水泥剂量和环境温度的降低,逐渐增大,呈线性关系。研究成果对揭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干缩、温缩裂缝诱发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杨三强刘涛谭忆秋纪伦
关键词:干旱荒漠区水稳基层干缩特性温缩特性
干旱荒漠区路面覆盖效应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为解决路面覆盖效应引起的气态水汇聚而导致的沥青路面翻浆病害,文中利用新疆公路沿线103个气象站点近50年的自动气象站资料和四要素5层梯度风监测站资料,分别建立了10m与2m高度平均风速换算模型:U1天山以北公路沿线=0.79u10+0.32与U2天山以南公路沿线=0.77u10+0.25。结合信息论中离散变量熵理论,把新疆公路划分了五个等概分布区,研究确定了地下水位、土质参数为路面覆盖效应评价指标,并绘制了基于地下水与土质参数的公路覆盖性分区表。
杨三强刘涛马淑红谭忆秋
关键词:沥青路面评价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