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7JJD770099)

作品数:1 被引量:17H指数:1
相关作者:陈粟裕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菩萨

机构

  • 1篇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

  • 1篇陈粟裕

传媒

  • 1篇故宫博物院院...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榆林25窟一佛八菩萨图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所开凿的洞窟中,榆林25窟是相对较特殊的一个,窟内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经变与弥勒经变延续了盛唐洞窟中经变画的构图、风格,而正壁残存的一佛八菩萨图在造像样式上与窟内其他图像则有一定的差别。从正壁残存的主尊、菩萨名号题记中可以发现,唐代不空译《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能够与之相对应,但是该经对八大菩萨身形的描述与榆林25窟的图像有一定差别。此图像与藏经洞中的部分绢画具有类似的风格特征,其中一部分有藏文题记,表明它们与居住在敦煌的吐蕃信众有密切的关系,而藏经洞中发现的藏文抄写的《八大菩萨曼拏罗经》可以证明此地的吐蕃信众确实信奉这一经典。一佛八菩萨的图像在吐蕃本土拉萨及青海地区屡有发现,其中西藏昌都与青海玉树的两处摩崖石刻由高僧益西央开凿,年代均在九世纪初,这些遗迹说明一佛八菩萨图像在吐蕃本土的流传情况。在这几处图像与榆林25窟的一佛八菩萨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吐蕃流行的八大菩萨图样并不十分固定,但其构图和风格是基本接近的,而榆林25窟所采用的图像可能来源于吐蕃地区。
陈粟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