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001038)

作品数:13 被引量:475H指数:9
相关作者:蔡运龙许月卿黄秋昊王秀春彭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土壤
  • 4篇土壤侵蚀
  • 3篇生态
  • 3篇GIS
  • 2篇土壤侵蚀量
  • 2篇贫困
  • 2篇侵蚀量
  • 2篇基于GIS
  • 1篇中国西南部
  • 1篇溶蚀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态补偿
  • 1篇生态建设
  • 1篇生态旅游
  • 1篇石漠化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壤流失
  • 1篇土壤流失方程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土地勘测...

作者

  • 11篇蔡运龙
  • 4篇许月卿
  • 4篇黄秋昊
  • 3篇王秀春
  • 2篇彭建
  • 2篇李军
  • 1篇后立胜
  • 1篇邵晓梅
  • 1篇李双成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几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述评被引量:69
2005年
研究目的:增进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和原因的理解;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支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在土地利用驱动力的模型化、土地利用数据的融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反馈机制模型化等方面存在不足。研究结论:人文、尺度及地域因素是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模型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黄秋昊蔡运龙
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脆弱生态区作为人地系统的一种地域类型,是自然特质较为敏感的不稳定区域,因区域环境生态退化导致的资源性贫困,使地区社会长期陷入了PPE怪圈的桎梏当中。如何使脆弱生态区走出发展困顿,迈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社会反贫困研究和生态综合治理研究的中心所在。文章通过对脆弱生态区人地关系矛盾的机理研究,在综合分析脆弱生态自然与社会经济现状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了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并依据产业经济学及产业生态的理论,运用结构对应分析方法,构建了生态产业化的结构框架与组织路线。在此基础上,依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探讨了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模式推广的技术路线及其保障体系。
李军蔡运龙
关键词:环境变化脆弱生态区
土壤侵蚀经济损失分析及价值估算——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被引量:28
2006年
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土壤侵蚀的经济损失内在机制,估算土壤侵蚀的经济损失,揭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分布的空间格局,为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每年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为36 602.44×104元,其中土壤养分损失占总损失的89.46%,土地废弃损失占总损失的4.64%,土壤水分损失占总损失的1.05%,泥沙损失占总损失的4.85%。旱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最大,占土壤侵蚀经济损失的61.94%。从各县来看,清镇市土壤侵蚀经济损失最大,占总经济损失的32.87%。研究区平均单位面积经济损失为1 174.86元/hm2,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土壤侵蚀单位面积经济损失价值较大。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实行生态补偿制度势在必行。
许月卿蔡运龙
关键词:土壤侵蚀经济损失生态补偿
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研究——长株潭案例被引量:7
2005年
随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急需对资源利用及其生态影响进行重新审视并做出调整。以长株潭地区为案例,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作指导,借鉴前人研究经验,对区域景观生态进行了规划研究。通过地区景观生态功能格局范型构建,以期寻求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空间模式。
李军蔡运龙后立胜
关键词:景观生态区域规划长株潭
我国西南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研究进展被引量:98
2007年
我国西南部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是西部生态建设中面临的十分突出的地域环境问题,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参考国内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比较分析法,从喀斯特石漠化的概念、分布、评价指标、生态效应、成因分析及综合治理等六方面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研究的进展情况。研究结果认为,目前研究中还存在基础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活动、定量分析不足、基础数据采集工作欠缺和现有治理模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等不足,并建议从研究重点区域、探究喀斯特石漠化演变机理、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展生态综合整治工作及建设相关的信息系统等方面开展先行研究工作。
黄秋昊蔡运龙王秀春
关键词:中国西南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态建设
基于GIS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贫困化空间模拟分析——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被引量:50
2006年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生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典型的极贫困代表区域之一。本文选择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作为研究区,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应用GIS和ANN技术,模拟区域自然致贫因子和消贫因子的空间分布,计算各乡镇的贫困度,揭示区域贫困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指导研究区早日脱贫及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形、土壤侵蚀等自然要素是主要的致贫因子,而社会经济要素是缓解贫困的因子。贫困度较小的乡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和东部,贫困度较大的乡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南部和北部边缘。可见,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区域贫困化简便、实用,避免了传统的单纯依靠统计数据进行贫困化研究的做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与技术途径。
许月卿李双成蔡运龙
关键词:区域贫困人工神经网络
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量计算及其背景空间分析被引量:46
2006年
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撑下,应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研究区的土壤侵蚀量,分析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格局,对土壤侵蚀与其环境背景因子包括海拔高程、坡度、坡向和土地利用类型等进行叠加和空间统计分析,揭示土壤侵蚀与其环境背景等因子的空间关系,为土壤侵蚀的有效防治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8.6t/(hm^2·a),1200~1400m的海拔高程带、6°~25°坡度带和南坡是发生土壤侵蚀的主要区域,也是水土流失防治及治理的重点区域。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旱地发生土壤侵蚀面积和侵蚀量最大,其次是灌草地,水田最小。在县域中。清镇市土壤侵蚀面积和土壤侵蚀量最大,其次是平坝县和修文县,息烽县土壤侵蚀面积和土壤侵蚀量最小。
许月卿蔡运龙
关键词:GIS土壤流失方程土壤侵蚀
贵州省石阡县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模拟被引量:4
2008年
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是理解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Markov转化过程组成的随机模型因其能用少量的数据而实现对土地利用格局的模拟,是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研究中较合适的一个选择。本文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随机变化模型,以自然条件约束较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的贵州省石阡县为例,应用1988年、2001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其他辅助数据模拟其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文章采用选取样点方式,计算包含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影响因子(如海拔、坡度、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等)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再运用该矩阵,以1988年土地利用为基础,模拟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并与2001年实际土地利用比较,模拟结果较为理想,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模拟了在未来3种不同约束条件下(现状发展、经济优先和生态优先发展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景,该研究结果能更好的服务于地方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政策分析,也为摆脱土地利用变化复杂系统,仅利用少量数据就进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王秀春黄秋昊蔡运龙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GIS
基于GIS和RUSLE的土壤侵蚀量计算——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被引量:114
2006年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该文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撑下,应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估算了研究区2002年现实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得到了研究区现实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保持能力,并对研究区土壤侵蚀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现实土壤侵蚀模数为28.70t(hm2·a),年均土壤流失量875.65×104ta,年均土壤保持量25095.73×104ta.旱地的土壤保持能力最小,研究区进行水土流失防治除对25°以上的旱地实行退耕还林、裸岩荒地植树造林外,还应加强对6°~25°的旱地进行治理如坡改梯等.
许月卿邵晓梅
关键词:GISRUSLE土壤侵蚀
喀斯特石林发育的土壤学视角被引量:2
2005年
在对云南路南石林的实地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文章对喀斯特地区的成土过程和土壤侵蚀对石林发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土壤是石林向深性发育的原动力。土壤CO2和土壤水组合形成的土下强溶蚀带的存在使得石林通过土下溶蚀不断增长拔高,但溶蚀下限一般在土下10m以内。表土的剥蚀使土壤趋于减少,一旦其速率大大快于成土速率,将导致土壤变薄,石林的向深性发育也将因此而停滞并走向消亡。
彭建蔡运龙王尚彦戴传固
关键词:土壤土壤侵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