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6-2-6)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明傅玉凡杨春贤张启堂谭文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源库
  • 2篇源库关系
  • 2篇肉色
  • 2篇甘薯
  • 1篇鲜薯
  • 1篇鲜薯产量
  • 1篇块根
  • 1篇胡萝卜素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型
  • 1篇嫁接
  • 1篇Β-胡萝卜素

机构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张启堂
  • 2篇杨春贤
  • 2篇傅玉凡
  • 2篇李明
  • 1篇黄元射
  • 1篇王大一
  • 1篇谭文芳
  • 1篇孙富年

传媒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嫁接对几个不同肉色甘薯品种产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研究了"渝紫263"等5个不同肉色甘薯品种进行交互嫁接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的砧木效应和砧木×接穗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接穗效应不显著;在20个嫁接组合中,以"2-19-99×2-I19-43"嫁接组合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19个嫁接组合.紫肉甘薯各自作砧木或接穗的嫁接组合,块根产量受到砧木和接穗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但砧木自身的遗传特性是影响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的决定性因素,接穗对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的影响比砧木小.
李明孙富年黄元射傅玉凡杨春贤张启堂
关键词:甘薯肉色嫁接鲜薯产量源库关系
不同肉色甘薯交互嫁接后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0
2010年
通过"渝苏162","2-19-99","渝紫263"、"2-I19-43","徐薯18"等5个不同肉色甘薯品种的交互嫁接,设置25个嫁接组合,分析嫁接后65、95、125 d各嫁接组合的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等20个性状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嫁接后,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受到砧木、接穗、生长期及其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②嫁接后,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变化因砧木和接穗的基因型差异而不同,不同接穗对同一砧木和同一接穗对不同砧木的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均是不一致的。嫁接后,砧木β-胡萝卜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变化分为显著变化(类型Ⅰ)和不显著变化(类型Ⅱ)两种类型。③类型Ⅰ砧木在嫁接后β-胡萝卜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变化与其它性状只有很少的显著相关性;类型Ⅱ砧木嫁接后β-胡萝卜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变化与光合产物在叶片、茎及叶柄的分配比例、块根蛋白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最长蔓长、块根鲜重、块根干物质含量、块根干重、光合产物在块根的分配比例、块根淀粉含量显著负相关。
李明傅玉凡王大一谭文芳杨春贤张启堂
关键词:甘薯Β-胡萝卜素肉色基因型源库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