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2012BAD21B02) 作品数:5 被引量:42 H指数:3 相关作者: 李慧玉 刘桂丰 杨洋 赵曦阳 宁坤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吉林省临江林业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白桦BpMADS12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究白桦Bp MADS12基因的功能,克隆了Bp MADS12基因上游1 750 bp启动子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对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并利用农杆菌花序浸染法将其遗传转化入拟南芥,然后通过β-葡萄糖苷酸酶(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p MADS12启动子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干旱胁迫应答。结果表明:Bp MADS12启动子序列中含有与开花、激素及干旱响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该启动子在拟南芥中的表达模式呈现为在营养生长阶段不表达,而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在根、花叶、花瓣、雄蕊、雌蕊及种子等各个组织部位中均表达;PEG胁迫后处理组拟南芥中GUS表达量低于未处理组。研究显示Bp MADS12基因参与白桦的开花调节、激素应答、胁迫响应(干旱)等生物学过程,对生殖生长阶段各组织器官的发育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且负调控干旱响应途径。 杨洋 王子佳 李慧玉 张瑞萍关键词:白桦 顺式作用元件 克隆 11条白桦BpSPL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白桦中SPL转录因子的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依据白桦45个转录组测序结果,共获得12条全长SPL基因,依次命名为白桦BpSPL1-BpSPL12,对其中11条BpSPL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及基因表达特征分析。[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11条BpSPL均含有1个高度保守的SBP结构域,且基因长度差异较大,含有2 10个不等数目的外显子,系统进化分析发现11条白桦SPL分属于六大类SPL蛋白;qRT-PCR分析结果显示,白桦BpSPL基因在不同时期的叶、顶芽、茎、雄花序中表达变化显著,多数SPL基因在顶芽中7月5日和8月20日至9月20日时期表达较高,除BpSPL1基因外在雄花序从6月份到9月份的生长阶段中,SPL的表达水平呈现逐渐升高的总体趋势。[结论]BpSPL基因可能参与到了白桦顶芽和雄花序的生长发育过程。 宁坤 杨洋 马述山 李慧玉关键词:白桦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白桦子代遗传变异与纸浆材优良种质选择 被引量:25 2015年 以帽儿山实验林场6年生49个家系白桦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对其生长和材性进行测定,采用生长和材性连续选择及指数选择法,进行白桦优良家系筛选。结果表明:白桦49个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利用4个生长性状的多重比较初次选择出5个优良家系及3个亚优良家系;对这8个优良家系的材性性状进行方差分析,8个优良家系间纤维长度差异不显著,基本密度、木质素含量和综纤维素含量3项指标都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水平。采用选择指数法构建指数方程,选出I2为比较理想的多性状指数方程,并确定适合做纸浆材的家系为655、604和630。 宁坤 刘笑平 林永红 赵曦阳 刘桂丰 杨洋 宋鑫 李慧玉关键词:白桦 纸浆材 白桦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其选育评价指标筛选 被引量:10 2013年 对6个白桦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分析各指标的变异状况,并探讨白桦苗期选育评价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白桦半同胞家系间生长性状(苗高、地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数量、叶片长宽比)和光合指标(Pn、Gs、Ci、Tr、WUE)差异极显著,除Ci外各光合指标的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均超过了10%。(2)白桦半同胞家系间叶绿素荧光参数F0、F0′、Fs、Fv′/Fm′、NPQ和Yield差异显著,除NPQ外所有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均不超过10%,表明白桦半同胞家系叶片光合潜在能力差异不大。(3)白桦半同胞家系叶绿素荧光参数各指标遗传力H2均大于0.4,属中度遗传力,而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遗传力均大于0.7,属于较高遗传力,表明白桦半同胞家系生长和光合变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有利于苗期选择评价。(4)白桦半同胞家系苗高、地径与WUE显著正相关,而与Yield显著负相关;叶片数量和叶片宽度对白桦苗期苗高和地径影响较大,可以作为苗期选择评价的主要因子。 刘宇 徐焕文 边秀艳 刘桂丰 赵曦阳关键词:白桦 半同胞家系 光合指标 叶绿素荧光参数 生长性状 白桦BpCes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从白桦45个转录组数据中分析获得6条白桦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其中2条为该家族的新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实时定量PCR技术探讨白桦Bp Ces A在不同材性白桦中的表达量情况。结果表明,6条白桦Bp Ces A基因的ORF长度在2 958~3 312 bp,编码的氨基酸数目在985~1 103 aa,相对分子量在110.40~124.29 k D,理论等电点为5.90~7.43;6条Bp Ces A均含有D,D,D,QXXRW保守结构域和8个跨膜螺旋,其中2个位于N端,6个位于C端。对来自6个双子叶植物,4个单子叶植物和1个裸子植物的52条Ces A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白桦Bp Ces A与同为木本的杨树Ptr Ces A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Bp Ces A2与Ptr Ces A3同源性达到92%、另外Bp Ces A5与Ptr Ces A6、Bp Ces A1与Ptr Ces A8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89%和82%。Bp Ces A1、Bp Ces A2、Bp Ces A3、Bp Ces A5基因随纤维素含量的增加,表达量也呈现增加趋势,推测这些基因在白桦的纤维素合成中起到促进的作用。本研究为揭示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的功能分析提供了基础。 申婷婷 姜静 刘桂丰 许思佳 李慧玉 袁红梅关键词:白桦 纤维素 木质素 生物信息学 表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