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3SZ0001-1)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梁宗安王茂筠李春桃刘元明宁加亮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彭州市人民医院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大学生
  • 1篇胸穿
  • 1篇胸穿抽气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社区获得性肺...
  • 1篇生活质量
  • 1篇衰竭
  • 1篇死亡率
  • 1篇特发性
  • 1篇通气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晚期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 1篇吸氧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彭州市人民医...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成都市新都区...

作者

  • 3篇梁宗安
  • 1篇刘元明
  • 1篇李春桃
  • 1篇陈央
  • 1篇王茂筠
  • 1篇高迎春
  • 1篇陈军
  • 1篇宁加亮

传媒

  • 2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种简易量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BAP-65、DECAF、CAPS三种量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采集24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入院时的基本资料及生理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计算BAP-65、DECAF、CAPS评分,利用SPSS软件分析每种量表评估死亡率、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组死亡率及有创通气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并比较。结果 BAP-65、DECAF、CAPS量表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死亡率的AUROC分别为0.731、0.765、0.711,评估机械通气的AUROC分别为0.638、0.702、0.617,评估机械通气组死亡率的AUROC分别为0.672、0.707、0.677,评估机械通气组采用有创通气方式的AUROC分别为0.745、0.732、0.627(BAP-65和CAPS评分比较,P<0.05)。BAP-65或DECAF评分在4分以上的患者中,死亡率约为50%,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占95%以上。结论入院时BAP-65、DECAF、CAPS评分对于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患者的死亡率及有创通气率有一定价值,其中BAP-65、DECAF量表更加简洁实用。
彭夏莹李春桃梁宗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量表死亡率机械通气
高浓度吸氧及胸穿抽气治疗大学生特发性稳定型小量气胸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高浓度间断吸氧方法结合胸穿抽气治疗特发性稳定型小量气胸的疗效。方法 129例大学生特发性稳定型小量气胸患者按先后时间段分为三组,每组给予不同高浓度氧流量间断吸氧,并对肺压缩>30%者入院后立即予胸穿抽气治疗,胸片证实肺压缩<30%后,按相对应时间段分别进入上述三组,比较其疗效。A组:40例,吸氧流量5~6L/min,每次2小时,每天3次;B组:44例,吸氧流量7~8L/min,每次1小时,每天2次;C组:45例,吸氧流量8~10L/min,每次30分钟,每天2次。结果三组高浓度间断吸氧方法联合胸穿抽气治疗前后肺压缩程度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B、C两组在肺压缩程度、肺复张天数和住院天数上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脉搏(P次/分)、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患者的呼吸频率(R次/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比较(根据SAS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特发性稳定型小量气胸,面罩间断吸入7~10L/min的氧流量配合胸穿抽气治疗可达到比较满意的疗效并缩短住院时间。对特发性稳定型小量气胸患者,予以心电监护,有利监测病情,指导治疗;入院后应及时对患者进行病情宣教、心理疏导,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使其配合治疗,加快气胸的愈合。
陈央梁宗安陈军
关键词:胸穿抽气疗效
血清降钙素原鉴别肺结核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价值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肺结核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表达是否有差异,以及在两种疾病临床鉴别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所有拟诊断为肺结核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病例。收集每份病例入院24小时内及治疗好转出院前的PCT、CRP、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值及病原学等指标。治疗随访1~3个月,将纳入研究的确诊病例分为肺结核组与细菌性肺炎组。结果 102例患者明确诊断中肺结核38例,细菌性肺炎64例。肺结核组血清PCT平均值为0.059ng/ml,细菌性肺炎组血清PCT平均值为0.78ng/ml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肺结核血清PCT值明显低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在肺结核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中,血清PCT测定有一定价值。
刘元明王茂筠梁宗安
关键词:降钙素原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结核
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化学治疗,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单纯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给予康莱特治疗。测定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Lymph以及NKT细胞活性;使用QLQ-CCC量表和KPS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CD3、CD4、CD8、CD4/CD8、Lymph以及NKT细胞活性分别为(65.51±2.39)%、(35.35±2.15)%、(30.81±2.37)%、(1.15±0.20)、(10.3±11.5)%以及(8.35±2.18)%,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心理、社会、总体得分以及KPS得分分别为(27.04±2.10)分、(12.58±1.17)分、(8.92±0.59)分、(47.14±3.25)分和(75.59±5.2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宁加亮祝福琼高迎春
关键词:吉非替尼康莱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